蔡琰(177?-239?)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郡圉县(今河南省开封市圉镇)人,精于天文数理,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音律。
据范晔《董祀妻传》记载:“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中国第一位杰出女书法家,文学家,音乐家,四大才女之一。
《隋书·经籍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失传,现在能看到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历史上记载蔡琰的事迹并不多,但“文姬归汉”的故事却在历朝历代广为流传。
蔡邕(133年—192年),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今河南省开封市圉镇)人,精通天文学、数学、音律、书法,东汉名臣、文学家、书法家、书法理论家、著名学者,创造了八分字体。蔡邕在文人中地位颇高,与曹操交往甚厚。因感慨董卓之死,被王允关入监狱,含恨而终。
蔡琰初嫁卫仲道,丈夫死后回到娘家。“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范晔《董祀妻传》)汉末兴平二年(195年),董卓、李傕等人关中作乱,南匈奴入侵中原、趁机劫掠,蔡琰被南匈奴左贤王掳入匈奴,并被左贤王纳为妃子,在南匈奴生活十二年之久,并生下两个儿子。
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得知蔡琰遭遇后,派使者到匈奴面见单于,以金璧赎回蔡琰。临行前,蔡琰托付侍女侍琴留下照顾其二子,孤身一人毅然归汉。
曹操向来喜爱文学、书法,常与蔡琰的父亲蔡邕有文学、书法上的交往。曹操见蔡邕没有子嗣,于是将蔡琰嫁给董祀。“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范晔《董祀妻传》)
后来,董祀犯了死罪,蔡琰去找曹操给董祀求情。当时曹操正在宴请公卿名士,对满堂宾客说:“蔡邕的女儿在外面,今天让大家见一见。”
蔡琰披散着头发光着脚,叩头请罪,说话条理清晰,表情酸楚悲伤,满堂宾客都为之动容。曹操说:“降罪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怎么办?”蔡琰说:“你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
曹操被蔡琰感动,赦免了董祀。当时天气寒冷,曹操赐给蔡琰头巾、鞋子和袜子。“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之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时且寒,赐以头巾履袜。”(范晔《董祀妻传》)
曹操与蔡琰的父亲蔡邕交往很好,知道蔡琰颇有文才,就问蔡琰,你家里有很多古籍,还能不能记得?蔡琰说,父亲生前藏书四千多卷,现已全部失散,现在能回忆起来的,还有四百多篇。
曹操说派十个人帮蔡琰记录下来,但蔡琰婉言谢绝了。蔡琰从小博览群书,才华出众,不需要别人帮忙,只要了笔和纸,在曹操的要求下默写古籍,并说自己不管是真书还是草书都可以写。“操因问曰:‘闻夫人家先多坟籍,犹能忆识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操曰:‘今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文姬曰:‘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草唯命。’于是缮书送之,文无遗误。”(范晔《董祀妻传》)
就这样,蔡琰凭借超强大脑记忆默写的四百多篇古籍换回了丈夫董祀的性命。曹操喜笑颜开,当即下令赦免董祀死罪。回家后,蔡琰伤感悲愤之余,作《悲愤诗》二首。此后再无蔡琰相关记载,卒年不详。
蔡琰,这位古代四大才女,命运多舛,一生三嫁,皆非心中所爱。16岁出嫁,丈夫早亡,父亲入狱;17岁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在匈奴当了12年的妃子,在痛苦中挣扎12年,生下了两个可怜的孩子。
后来,曹操花重金将她赎回,而她抛下两个亲骨肉,毅然决然回到了中原。蔡琰从南匈奴被重金赎回中原,除了董祀差点被杀,她想办法救他之外,其余时间两人过得也还算安稳。
蔡琰,一个弱女子为何能有如此魄力,敢和曹操谈起条件?一代枭雄曹操,为何对蔡琰如此好脾气?究其原因,一是曹操与蔡琰的父亲蔡邕交往深厚;二是曹操四处征战,杀了不少文人,声名扫地,为了挽回形象,他就注意到了在匈奴生活的蔡琰。
因此,曹操肯赎回蔡琰,当然不是因为顾念与蔡邕的旧情,而是为了名声。曹操统一北方后,如想继续扩张,必须得天下人之心。蔡家在文人心目中是非常有影响力的,虽然蔡邕已死,但他的女儿蔡琰得到了他的真传,影响力也非常大。
此时,蔡琰已在匈奴生活了12年,生下两个孩子,却一点儿都不喜欢匈奴,还写下《悲愤诗》,怒骂匈奴“人似禽兮食臭腥”“少义礼”。
《悲愤诗》是中国诗史上第一首文人自传体五言长篇叙事诗。全诗一百零八句,共五百四十字,真实地还原了诗人在汉末大动乱中的悲惨遭遇,生动地再现了被掠人民的血和泪,是汉末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生活的历史实录,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悲剧的色彩。字字是血,句句是泪。
蔡琰离开南匈奴时,两个孩子在身后嚎啕大哭,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母亲要离开。蔡琰虽然舍不得孩子,但她还是头也不回地上了马车。回首几千年,蔡琰在眼前。
历代文人对蔡琰怀有敬意与咏赞。宋代蒲寿宬《咏史八首·蔡文姬》写道:“琴弹十八拍,听此双泪流。一死固已难,万言复谁尤。九原见卫子,何语可以酬。”明人谢榛《四溟诗话》(卷三)写道:“能于古调中突出几句律调,自不减文姬笔力。”
如今,在陕西省蓝田县三里镇乡蔡王庄村西北约100米处有一高约8米的墓冢——蔡文姬墓,属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90年代,蓝田县又在此建文姬展览馆一座,将文姬轶事及境内出土文物陈列展出,用四体书法镌刻《胡笳十八拍》于18块青色大理石上,墓前有蔡文姬雕像。
蔡文姬纪念馆依蔡文姬墓冢而建,1957年8月被陕西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收藏了有关蔡文姬文物130多件,其中拥有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50件;馆内有《蔡文姬生平展》,详细介绍了蔡文姬的生平事迹和东汉末年社会的风土人情;还有《蓝田文物精品展》及现代著名书法家书丹的《胡笳十八拍》石刻。
在史书中,至今尚未发现有关蔡琰归宿的记载,此墓很可能是后人根据《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情节所建。《三国演义》这一回显然是罗贯中托蔡琰、曹操之名虚构而成,其中把蔡琰两个丈夫的名字改为“卫道玠”、“董纪”。
《胡笳十八拍》是古乐府琴曲歌辞,长达一千二百九十七字,是一首由十八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一章为一拍,共十八章,故有此名,反映主题为“文姬归汉”,传为蔡琰所作,原载于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五十九及朱熹《楚辞后语》卷三,两本文字有出入。
《胡笳十八拍》最早见于宋⼈朱熹《楚辞集注•后语》,题为蔡琰(字⽂姬)所作,因为未载于《后汉书》,且在⽂体上与原作有较⼤距离,是否为蔡⽂姬所作,长期以来多有争议。
“胡笳”,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管乐器,其音悲凉,后代制为木管三孔。为什么“胡笳”又是“琴曲”呢?唐代诗人刘商在《胡笳曲序》中说:“胡虏犯中原,为胡人所掠,入番为王后,王甚重之。武帝与邕有旧,救大将军赎以归汉。胡人思慕文姬,乃卷芦叶为吹笳,奏哀怨之音。后董生以琴写胡笳声为十八拍,今之《胡笳弄》是也。”
此诗最后一拍也说:“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由此可知,《胡笳十八拍》原为笳曲,后经董生之手翻成了琴曲。“十八拍”,乐曲即十八乐章,在歌辞也就是十八段辞。第一拍中所谓“笳一会兮琴一拍”,当指胡笳吹到一个段落响起合奏声时,正好是琴曲的一个乐章。
《胡笳十八拍》兼有骚体(句中用“兮”字)与柏梁体(七字句且每句押韵)特征,可称为准骚体与准柏梁体。全篇分为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逐层倾诉被虏、思乡、别子、归汉等一系列坎坷遭遇,曲调哀婉凄切感人,反映出战乱年代一个弱女子悲剧性遭遇。
历代对《胡笳十八拍》赞赏有加,唐代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一诗写道:“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诗骨陈子昂《居延海树闻莺同作》一诗写道:“明妃失汉宠,蔡女没胡尘。”明朝陆时雍《诗镜总论》写道:“东京风格颓下,蔡文姬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真是激烈人怀抱。”
《胡笳十八拍》既体现了蔡文姬的命薄,也反映了她的才高。《胡笳十八拍》在主人公即蔡琰自己的艺术形象塑造上带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即使在叙事上也是如此。被掳西去,在胡地育有二子,别子归汉,重入长安,无不深情唱叹。
《胡笳十八拍》是千古绝唱,感人肺腑,艺术价值极高。欣赏《胡笳十八拍》,不要作为一般文学作品,应想到是蔡琰这位不幸女子在自弹自唱,我们似乎看见她正行走在一条由屈辱与痛苦铺成的漫长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