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的时候,眼前有历史的影子,也有太史公的影子。细想一下,也许是这样的:太史公通过《史记》把自己的正知、正觉、正念、正解、正能无微不至地传递到善知者的每根毛细血管,以此明理、悟道、助学、资治,正所谓“读史明智”。
先秦诸子散文日渐式微,司马迁《史记》另起滥觞,开辟了先秦以来最优秀的散文体式,对大画卷、大场景的取舍、描摹、处理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直至后来中国第三代导演张艺谋的出现。
当读史感觉无知的时候,其实就是明智的时候。不错,最好的导演就是最好的读者,就是最好的学者,就是最好的智者。
《史记》是文武兼备的。由于冷兵器时代因乱治乱、以战止战的缘故,所以《史记》大量篇幅着墨于武的多些。但是,太史公将文一以贯之,通部闪耀着文的光芒——读《儒林列传》,可窥一斑。
在太史公看来,即使历史造成礼崩乐坏,但齐地文化长盛不衰。难怪身在陈的孔子艳羡不已:“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以至于孔子到了齐,三月不知肉味。
司马迁说:“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言下之意,如果谈论《诗经》,在鲁国应该首推申培公,在齐国则是辕固生,在燕国非韩太傅莫属。
秦始皇焚书以后,许多典籍尤其是儒家典籍失传,而《诗经》以口耳相传、易于记诵特点,得以保存,在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鲁、齐、韩三家诗。
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兴盛一时,如刘向父子皆治鲁诗,班固家族世治齐诗。齐诗亡于三国魏时,鲁诗亡于西晋,韩诗亡于南宋之后。
辕固生,今山东桓台县田庄镇辕固村人,治学严谨,敢于坚持真理,汉景帝时以治《诗》为博士,西汉《诗》学四大流派之一《齐诗》创始人。桓台地方志有载:桓台县辕文、辕北、辕南三个自然村因汉朝辕固生而得名。
辕固生《齐诗》学说自成一派,名家辈出,对于后世的文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史称“诸齐以《诗》显贵,皆固之弟子也”。
辕固生的弟子鲁人夏侯始昌最为知名,始昌后来传授后仓。后仓传授翼奉、肖望之、匡衡;匡衡传授琅邪师丹、伏理斿君、颍川满昌、君都;满昌传授九江张邯、琅邪皮容。因此,《齐诗》有翼、匡、师、伏之学。
以《齐诗》为基础,辕固和他的历代传人一脉相承,为齐文化乃至于整个国学领域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齐地儒林之中,辕固生是非常有名的。窦太后喜欢《老子》这本书,她召来辕固生问这本书怎么样,辕固生说这不过是平常人家读的书。窦太后大怒道:“它怎么能比得上像管制犯人一样的儒家的诗书呢!”
窦太后让辕固生进兽圈刺杀野猪——想通过野猪除掉辕固生。景帝知道辕固生直言无罪,就给辕固生利器。辕固生进圈杀了野猪,窦太后无语,没理由治辕固生的罪,只好作罢。
不久,景帝因为辕固生正直廉洁,拜他为清河王刘承的太傅。之后,辕固生因病免官。
后来,新皇帝刚即位,因为辕固生品德贤良而征召他入朝。那些阿谀逢迎的儒生们于是嫉妒诋毁辕固生:“辕固生老了。”于是,辕固生被罢官遣归。
这时,辕固生已经九十多岁了。他被征召时,薛邑人公孙弘也被征召了,但公孙弘不敢正视辕固生。辕固生语重心长地说:“公孙弘先生,您要以正学来论事,不要以曲学去迎合世俗。”
从此以后,齐人研究学问都依据辕固生的见解。一些齐人因为研究《诗经》而声名显赫、仕途显贵——他们都是辕固生的弟子。
这段史实,有四处非常有意思:一是窦太后为什么厚此薄彼,独爱其欢?二是辕固生都九十高龄了,为什么深受两朝帝王器重?三是公孙弘为什么不敢正眼看辕固生?四是齐地文化的繁荣昌盛为什么受辕固生的影响如此之深?
太史公惜墨如金,但对传道者、体道者、殉道者不惜笔墨,甚而至于浓墨重彩,动用大量篇幅,前后穿插,用心刻画历史人物,感人至深。从这个意义上出发,《史记》岂是一部史书,更是一部道学。
“缇萦救父”,便是一例。西汉山东名医淳于意被人诬陷押入囚车,正欲解往长安受刑,五个女儿跟着囚车痛哭流涕,他骂道:“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他最小的女儿缇萦听后伤心不已,毅然决然随父西去长安。
到长安之后,缇萦上书汉孝文帝,大意是“我父亲身为朝廷官员,齐国上下都称赞他清正廉洁,如今他触犯了刑律,应当受到处罚。对此我感到非常悲痛,正如死者不可复生,受到肉刑处罚的人再也不能恢复到原来完整的躯体,即使想改过自新也没有机会了。我愿意去做官婢,代父亲赎罪,请给我父亲改过自新的机会吧!”
汉孝文帝本来就是一个孝子,为母亲薄太后“亲尝汤药”,看了缇萦的上书之后,被这个小女子的真诚孝心和恳切言辞深深打动了,于是下令改革国家刑罚制度,废除部分残害身体的肉刑,改为鞭笞或罚作劳役。
透过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纵观文学史,太史公以正史传正道,影响逾千年。譬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脱胎于陈寿的《三国志》,他“抑曹扬刘”,取材舍料,谋篇布局,恢宏正道;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无不按照正道说话。
拨开神话时代、传说时代、半信史时代、信史时代的浩渺烟云,太史公始终如一全神贯注地捕捉历史正气、弘扬人间正道,其人其作如日月高悬,朗照乾坤。
史称“孝文帝”者有两人,一个是北魏的,一个是汉朝的。汉朝孝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四子。他贤德仁慈,未即位之前,他日夜伺候病中的母亲薄太后,亲手为母亲熬汤药,亲口为母亲尝汤药,以“亲尝汤药”之孝道列入二十四孝。
纵观他在位的二十三年,以农为本,以民为本,勤政爱民,体恤民生,还亲自率民农耕,从未加强宫室设施及皇家配备。当有人打算建设露台,他义正辞严地一口回绝:“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这位时刻牵挂着百姓、时刻怕扰民的皇帝自己衣着简陋,并要求后宫“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即使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侵,孝文帝“不发兵深入,恶烦苦百姓”,他以平常不过的不扰民之心将汉朝带向空前繁荣盛世。他始终把自己看的很小,把百姓看的很大;与其说他是一代贤主、一代明君,不如说他是一个修行者、一个体道者。
在汉朝与匈奴之间亦战亦和而形成的被动防御格局之中涌现了一批民族英雄,苏武持节守节,在北海(贝加尔湖)牧羊二十年之久,他出使匈奴的时候才四十余岁,回到汉朝已六十余岁,两千年来,他忠于国家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彪炳史册。
老实人干老实事,仿佛心安理得许多。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李广责无旁贷地抵御匈奴。
汉景帝初年,公孙昆邪哭着在刘恒身边嚼舌根,造谣中伤李广,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李广责无旁贷地戍守边疆;随后,“匈奴大入上郡”,李广责无旁贷地奇兵据敌,“胡皆引兵而去”。
对于匈奴发起的这两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太史公只用了两个“大”字,一指气势规模,二指攻势规模。“萧关”,在今宁夏固原瓦亭一带,这段史实,拙文《牛邯与牛营》有述,在此不再赘述。“上郡”,在今陕西榆林一带。
尽管李广身陷重重包围,但他凭借过人胆略和超强勇气成功突围。毋论如何得骁勇善战,令匈奴闻风丧胆,李广一生只知以军人为天职,抵御外敌,保家卫国,落得战多胜少之名,在随大将军卫青出征的最后一次对匈奴作战之后,“引刀自刭”(李广不怕死在敌人的刀下,只怕死在幕府的笔下),“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由此可见,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为此,李广的三儿子李敢对大将军卫青怀恨在心,并击伤了卫青,卫青的亲戚霍去病射死了李敢。相形而下,李广长子李当户之子李陵就那么决绝。
有人曾一度质疑过介子推、屈原等历史人物,认为他们是“愚忠”,当你质疑自己民族英雄的时候,韩国当年不是把屈原向联合国申遗他们国家的吗?当自信失却的时候,只有他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