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拍
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余兮思无穷。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应不容!
曲终思续,千古绝唱。诗人遭遇了被掳西去、羁居匈奴、重金赎身归汉、骨肉分离念子,经历了大灾大难、大痛大苦、大悲大喜,情感如大河奔流、一泻千里,用血与泪完成了胡笳十八拍,谱写了一部人生悲剧乐章。
在全诗首句,似乎应该将胡笳介绍前置,但诗人却将其后置。在最后一拍,诗人才开始介绍胡笳出处与渊源,貌似漫不经心、轻描淡写地介绍胡笳音乐,实则暗含对孩子的思念和对战乱的控诉。
第一句,首次揭开胡笳神秘面纱,开始介绍胡笳音乐旋律。“胡”,中国古代称北方少数民族或西域匈奴,多次出现于诗中,譬如“胡风”“羌胡”“胡儿”等。“音律”,并非诗词音韵格律,此处指曲调音乐旋律。胡笳原本出自匈奴,换成琴曲而音律相同。
第二句,曲终人散,天各一方。“终”,弹完。“响”,声响,此处指音乐旋律。“余”,此处指胡笳声音袅袅不绝。“穷”,尽。十八拍已接近尾声,但余音不绝,思念不尽。
就全诗整体来看,蔡文姬《胡笳十八拍》前半部分诉说被掳入胡、生有二子,后半部分诉说赎身归汉、骨肉分离,造成诗人痛不欲生、生不如死遭遇的罪魁祸首,是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战乱。因此,控诉战乱是全诗主旨。
第三句,诗人似乎心情大好,开始表达自己音乐见解。“是知”,由此知道。“丝竹”,汉族传统民族弦乐器和竹制管乐器的统称,泛指音乐。《礼记·乐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造化”,指自然界、大自然。《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鑪,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哀乐”,忧伤,欢乐。
这一句,反映了千古第一才女、第一女书法家、伟大女诗人蔡文姬在音乐方面的深厚造诣。蔡文姬提出的乐理及音乐观,与其说是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倒不如说是对痛的领悟。由此知道,音乐的奥妙都是大自然的功劳,忧伤和欢乐都是随着人心的变化而变化。
第四句,“异”“殊”,不同,有别。“风”,风俗,习惯。匈奴与汉朝地域不同、风俗有别,天与地相隔万里、母子远隔。诗人将自己和孩子的命运放大到天地之间,使这人间悲剧上演于天地之间,不啻于前几拍之天问。匈奴与汉朝地域不同,风俗有别;天地相隔,母子永别,孩子在西母在东。
第五句,结句雄浑,气贯长虹。“苦”,“使......苦”,形容词使动用法,此处引申为可叹。“浩”,盛大,巨大。“六合”,即上、下、东、西、南、北,泛指天地或宇宙。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海外南经》:“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广”,广大。“受”,接受,容纳。
值得注意的是,全诗即将结束,诗人将原本抽象的怨意象进行量化,使怨意象由质到量,置于宇宙之间,再将怨意象推向文学制高点。“长空”虽“浩”,大不过诗人怨气;“六合”虽“广”,容不下诗人怨气。可叹我心中怨气,长空虽大,也大不过我的怨气;天地虽广,也容不下我的怨气。
全诗尾声,夸张手法。如椽大笔,写尽怨气,伸张怨气,为中国长篇叙事诗树起丰碑,读来使人荡气回肠,潸然泪下,悲痛欲绝,扼腕叹息!一曲胡笳十八拍,写尽千古愁苦悲。蔡文姬尽管身处逆境,但依然保持着对家国的忠诚和对亲人的深情,即使在人生至暗时刻,也展现着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