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与行 | 柳钧读《史记》 本期人物:老子 庄子 孔子 孟子 荀子

文摘   2024-08-12 20:13   宁夏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是道家哲学理论基本要义,老子强调“不争之德”、“无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认为人应该不敢为天下先,用现代流行且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低调”。


      “慈”,是“不敢为天下先”的必要条件;“俭”,是不敢为天下先”的外在表现。老子认为“木强则折”,强调“贵柔守慈”,因为柔弱的东西是最强的,并以自然界事物加以类比论证。


      老子最喜爱的物象是水、风、婴,他认为这些物象是真正强者的存在,柔弱的东西因为不喜欢逞强、不喜欢争斗,才能长久常保、天长地久;他强调“人须柔弱”,需知不争,即“不敢为天下先”、“用于敢则杀,用于不敢则活”。


      老子以水释道,他认为柔顺之人虽难以给人以英雄气质,但不会因为莽撞而丧命,也不会因为和别人争抢而被别人暗算;客观上性格仁慈柔顺之人少一些外在损害;主观上,性格仁慈柔顺之人效法自然,心态平和,内心波澜不惊、宠辱皆忘,正是修身养性妙处所在。


      庄子不但强调“不争之德”,而且强调“不为天下先”,更有过而无不及推崇貌似病态不为世俗人所看好之人及其状态,《庄子·大宗师》就此表述尤为突出,正是那些“大宗师”具有先天各种不足和生理缺陷,没有“敢为天下先”的生理条件,才能颐享天年,才能为人敬重,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宗师”。


      孔子说“当仁不让”、“学而优则仕”,强调“敢为天下先”。儒家强调自我完善,并在自我完善之后做到“推己及人”、“修齐治平”。尤其到了孟子,这一观点有过而无不及。孟子是一个激情四射、自信爆棚之人,这点在其著作及其论辩之中可窥一斑。

 


       有考证认为,孔子诞生于周灵王廿一年八月廿七日,依西历为西元前551年9月28日。孔子被尊称为“文圣”,他曾求教于中国教育先驱者、“和圣”——柳下惠。之后,“武圣”有关云长,“书圣”有王羲之。


      太史公在《史记》中将孔子列入“世家”,在结束语中借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感慨“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而“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在白宫前草坪上演讲时,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对孔子推崇备至,盛赞有加。如今,孔子学院遍及世界。这是中国文明的国际化,这更是人格魅力的升华。孔子思想体系可谓泱泱,涉及政治、文化、教育、伦理等,孔子的很多思想,对后世影响至深。“和谐”一词,最早由孔子提出,出自“生生和谐”。对于“和”,孔子认为“和而不同”,与现代哲学的矛盾统一论不谋而合。


      孔子当年最担心的是“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意即“成也春秋,败也春秋”,岂知他在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去世后,流芳百世的岂止《春秋》?周游列国之旅,是孔子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孔子思想具有开放性,孔子精神具有开放性。前者体现在因材施教上,后者体现在自信自嘲中。


       当孔子到达郑国时,和弟子失联,他独自一人立于东门。郑国人对子贡说,东门有个人“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具实告诉了孔子,孔子笑着说:“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自信,需要精神和力量。自嘲,需要胸襟和气度。一个人最难的不是自信,而是自嘲。如果一个人会自嘲了、能自嘲了、敢自嘲了,说明一个人“看清了、想开了、放下了”,那么,自信就如影随形了。


      从现存史料来看,对孔子周游列国初衷的佐证似乎捉襟见肘。孔子为什么要开启人类有史以来浩浩荡荡的思想传播之旅?之前,是否有过周游列国心迹的流露?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中的几句话,耐人寻味。鲁国接受了齐国的乐女和文马,子路就说:“夫子可以行矣。”孔子似乎迟疑过。当季桓子照单全收了齐国送来的乐女等糖衣炮弹后,“三日不听政”,“孔子遂行”。此处,“三”是概数,非确数。就像孔子听了音乐,“三月不知肉味”。


       第一站,夜宿屯这个地方。第二站,到达卫国。曾在子路的妻兄颜浊邹的家里逗留过。第三站,师徒在匡这个地方“写过”历险记。因为孔子长得像阳虎,匡人拘捕了他和颜回。师生有段感人的对话。孔子说:“吾以汝为死矣。”颜回说:“子在,回何敢死!”后来,在宁武子的护航下,才得以脱身。


       第四站,二返卫国。曾在蘧伯玉的家里逗留过,曾与卫灵公和夫人“招摇市过之”。第五站,到达宋国。师徒在大树下习礼,桓魋想杀孔子, “拔其树”——出手很另类。第六站,到达郑国。师徒走散。郑国有人对子贡说,“东门有人”“累累若丧家之狗”。


       第七站,到达陈国。在司城贞子的家里逗留过。其间,吴国夫差攻打陈国,在会稽打败了越国勾践。师徒在陈国待了三年。第八站,到达蒲这个地方。得力弟子公良孺“为人长贤,有勇力”,曾发誓“苟毋适卫,吾去子”(如果到不了卫国,我离开您)。于是,三返卫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史料并无记载。在卫国的日子里,孔子不仅击磬,而且向师襄子学习鼓琴,始发音乐初衷。


       第九站,到达赵国。面对黄河,孔子第一次感叹命运:“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第十站,四返卫国。孔子辛苦遭逢,时年六十。第十一站,到达陈国。第十二站,到达蔡国。第十三站,到达叶国。叶公先问政于孔子,后问子路。


      第十四站,二返蔡国。子路问路时,长沮、桀溺对师徒进行了一番羞辱。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其间,子路又被“荷蓧丈人”羞辱一通。师徒在蔡国待了三年,但“讲诵弦歌不衰”。孔子知道弟子们心中窝火,先后与子贡、子路、颜回谈心。颜回的“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的一句话,再次点燃了师徒周游列国之炬。


      第十五站,到达楚国。孔子和楚狂人接與的“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也”对话未果,实属历史憾事。第十六站,五返卫国。孔子已六十三岁。第十七站,重返鲁国。


       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孔子周游列国之旅,得益于颜回、子路、公良孺等弟子们的坚强后盾,得益于蘧伯玉、颜浊邹、司城贞子等好心人的热情留宿。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孔子学术的传播,得益于特定的文化土壤,得益于向善的人类文明。如今,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正将生生不息的至善之溪灌溉于生生和谐的文明之壤,足以说明了一切。


       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这是何等激情和自信,他不但“敢为天下先”,而且更强调“舍我其谁”,可谓“当仁不让”。



       孟子“舍我其谁”的豪言壮语激励了多少仁人君子以经世济民为己任,以一己之躯赴天下苍生使命,这种勇气和激情不但是一种“敢”,更是一种“大敢”,英雄气概摄人心魄,“匹夫有责”扣人心弦,“浩然之气”充溢其间,使人为之奋发向上,诚如陆九渊所说“为天地正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荀子和司马迁对于音乐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这个可以在《荀子·乐论》和《史记·乐书》中得到答案。荀子善于展开意象的翅膀,遨游于音乐的至高境界:“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磐管。故其清明象天,其广大象地,其俯仰周旋有似于四时。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荀子的“乐象说”经《礼记·乐记》得到发扬:“乐者,所以象德也。”由此可见,“乐”约等于“德”。司马迁认为:“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由此可见,“乐”大于“德”。在《礼记·乐象》中,荀子有一段非常感性的话:“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



       在《史记·乐书》中,司马迁有一段非常理性的话:“乐,天地之和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古代音乐所赋予的意义、承载的使命、扮演的角色、开化的境界,远远超过今天的音乐。


      儒家早期就已产生了《乐经》之类的经典音乐理论,传说为孔子弟子公孙尼子所创,是中国最早的音乐理论。荀子吸收别家之长,自成一派,开儒家万千气象。


      荀子的音乐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主张音乐表现的音响必须中和不乱。二、抨击墨子“非乐”思想,注重音乐的社会功能。三、提出音乐“中和”的审美标准,反对“夷俗邪音”“郑卫之音”,发展前人的“中和”思想。荀子的音乐理论体系突出中正平和。《荀子·乐论》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熬字社
传播优秀文化,享受诗意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