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拍
十五拍兮节调促,气填胸兮谁识曲?处穹庐兮偶殊俗。愿得归来兮天从欲,再还汉国兮欢心足。心有怀兮愁转深,日月无私兮曾不照临。子母分离兮意难怪,同天隔越兮如商参,生死不相知兮何处寻!
第一句,采用设问形式,外延愤懑心情。在表达上,设问句比陈述句更游刃有余。就全诗而言,“……拍兮……”句式一般置于拍尾,而此句前置。“调促”,胡笳曲调急促。“气”,此处指愤懑心情。“识”,懂得,理解。诗人将悲愤心情浸注胡笳,以曲调之急促,反衬心情之悲愤。第十五拍节奏急促,心中充满愤懑,谁能理解这曲子?
第二句,分句独立成句。回忆匈奴生活。“处”,居住。“穹庐”,最早见于《诗经·大雅·荡》,指匈奴人帐篷。中央部分隆起,四周下垂,形状类似天空,因此得名,又名“蒙古包”。“殊俗”,不同风俗习惯。身在匈奴人的帐篷之中,面对着荒蛮之地的异类风俗。
第三句,感念上苍,感叹新生。“从”,顺随。“欲”,心中所想。“足”,满足。此句插入,暂时中断悲愤心情。诗人感激上苍眷顾,重回故土,心满意足,这比沦落天涯、远在匈奴要好得多。天随人愿,得以归来;回到汉朝,心满意足。
第四句,发起日月之问,控诉母子分离。“怀”,怀念,所思所想。“转”,转入,渐次,更加。“照”,照耀。“临”,面对。“照”与“临”组合,可理解为“照到”。
诗人归汉如愿以偿,随之而来的是,对远在天涯孩子的思念,并将思念转为日月之问。诗人在赞美“日月”普照天地大公无私的同时,质问它们不曾照到自己。这是她无法排解心中愤懑情绪的无奈之举。因此,“日月”成了诗人发泄心中愤慨的对象。
纵观全诗,类似这种“之问”随处可见,诸如前几拍中天地之问、万物之问、天眼之问、神灵之问,这句的日月之问,还有接下来的星宿之问。蔡文姬文学借问手法,继承和发展了屈原天问诗风,写意、写实完美结合,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交相辉映,抽象意象具象化,意境更具张力,作品臻入境界,对中国“苦难”文学具有拓荒性。
面对归汉后的现实,诗人不得不承认,回到汉朝的喜悦是暂时的;而真正长久的,是无时无刻不面对思念孩子的残酷现实。心中思念越来越多,愁苦愈来愈深;日月无私,普照众生,但不曾照到我。
第五句,三个分句构成。叩问星宿,控诉战乱。“怪”,此处为“承受”之意。“隔”,分隔。“越”,穿越。“商参”,星宿名,商星和参星。古人认为这两颗星永不相遇,此处借喻人之间永不相见。
此句似写母子分离,实则控诉战乱造成的人间悲剧。母子分离,天各一方,让我心中难以承受;同一天地,跟参商星宿一样永远隔绝,再也不能相见;从此生死两茫茫,不知到哪里去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