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泌尿》大家谈 I 申吉泓教授:盆底应力性损伤及手术策略

健康   2025-01-27 18:04   陕西  



前言:

2025年1月23日,“《现代泌尿》大家谈”优秀论文分享会成功举办(线上),会议邀请到了《现代泌尿外科杂志》优秀论文作者进行学术成果分享,优秀审稿专家讨论,形式新颖、内容充实,并吸引众多泌尿同仁在线观看和交流。

分享会上,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申吉泓教授结合该团队提出的“大盆底”理念分析了女性盆底应力性损伤,详细阐述了“盆底的四把锁”及女性盆底疾病的治疗选择,并总结道盆底的奥妙就在于自锁、互锁、功能解锁,以及力矩转移,创新观念引发了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值得反复观看和学习。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讲课视频

👇


盆底功能障碍与生物应力的关系

从生物应力角度谈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分类
1. 盆底应力性障碍疾病
  • 盆腔脏器脱垂
  • 压力性尿失禁
  • 阴道松弛
  • 部分女性性功能障碍
  • 部分排便功能异常(粪失禁、便秘)

2. 盆底非应力性功能障碍
  • 急迫性尿失禁
  • 伪激综合征
  • 盆腔疼痛综合征
  • 部分性功能障碍
  • 子宫颈延长症
  • 夜尿症


盆底功能应力实质

盆底的功能应力实质是“榫卯”和“锁扣”——盆底应力的自锁、互锁与功能解锁(盆底的四把锁)。

第一把锁:膀胱、子宫与提肌板互锁

直立或者腹压增加的情况下盆腔器官最高位的子宫发生子宫底向下移位,子宫体水平后移,提肌板收缩向前移动,向前推动处于第二水平位置膀胱底部向前移动,同时带动盆隔以上阴道处于水平位,子宫体与盆隔上阴道部分呈现近似水平关系,保证膀胱、子宫整体应力落在提肌板上,形成自锁锁扣关系。

意义:防止盆腔脏器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

第二把锁:肛提肌裂孔与会阴体自锁提肌板上段阴道后壁

直立或者腹压增加的情况下提肌板保持紧张状态,缩小了肛提肌裂孔并延长了会阴体长度,缩小并封闭了子宫颈到盆隔间的潜在腔隙。

意义:防止了直肠阴道前凸(直肠疝、直肠脱垂),自锁了直肠阴道间隙。

第三把锁:提肌板、会阴体自锁膀胱颈、尿道中后段

腹压突然增高,提肌板二类纤维收缩、会阴体同步收缩,向前顶住膀胱颈、后尿道,防止膀胱颈后壁下移开放,功能尿道长度变短,自锁膀胱颈后尿道。

意义:防止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

第四把锁:子宫颈横向移动落入肛提肌裂孔“陷阱”,完成自锁

子宫后穹窿后方缺乏提肌板支撑,下方有提肌板支撑,当子宫受压,将发生向后移动,将把子宫颈锁在水平位置。

意义:防止子宫纵向脱垂。

盆底生物力学"互锁"、"自锁"证据


盆底应力性障碍疾病手术策略与未来展望


手术策略
  • 建立盆底应力性损伤为复合性损伤的概念;

  • 以生理性修复为目标的治疗分类;

  • 力矩修复;

  • 三水平、三维重建。
临床应用

①在盆底应力性功能障碍疾病SHEN-PFSD量表上,增加核心数值——阴道肛提肌平面宽度。

②盆底应力性功能障碍疾病力学重建对应手术量表。

③盆底应力性功能障碍疾病合并子宫颈延长症力学重建对应手术量表

④临床病例结果(见图1)

图1

展望
真理源自逻辑元起点的正确、证据的自治与它恰。

盆底的奥秘:自锁、互锁、功能解锁、力矩转移。

讲者介绍

申吉泓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一科主任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女性盆底组副组长

CUA女性下尿路疾病及盆底功能障碍联盟副组长

云南省医院协会泌尿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性学会私密整形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康复学会产后康复泌尿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病学会泌尿肾脏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全国委员

CUA女性盆底最高奖-女娲奖获得者

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女性盆底疾病云南培训中心主任

中国整复外科协会云南盆底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西南微创培训中心云南负责人

云南省妇幼保健协会女性盆底疾病学组副主任委员

 ”吴阶平泌尿外科“”尿失禁“”尿道狭窄“主笔、”功能泌尿外科”

(人卫社)副主编、近两版CUA泌尿男科三个指南编者

”产后盆底康复与修复“ 专家共识主笔,”中国功能泌尿外科杂志“

”现代泌尿外科“ 杂志编委等近三十项兼职         


声明: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任何实际治疗建议。转载后台请联系授权,侵权必究!


大家泌尿
泌尿医师大家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