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富龙IPO:议价乏力盈利能力遭质疑,内控不力五年被行政处罚五次

文摘   财经   2024-12-12 09:11   江苏  

涤纶根据纺丝加工后的产品长度,分为涤纶长丝和涤纶短纤维。作为全球主要的涤纶短纤维生产国家,根据 《中国化纤蓝皮书》,我国2022涤纶短纤维产量占全球涤纶短纤维产量的61.62%。


扬州天富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富龙”)主要从事差别化涤纶短纤维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业务,产品包括差别化复合纤维、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两大类,终端应用领域覆盖了商务、出行、家居、健康护理、衣着等多个与居民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场景。


2023年6月9日,天富龙向上交所递交的主板上市申请获得了受理,同年12月1日首轮审核问询回复得以挂网。然而,2024年8月27日,因委聘的会计师事务所天职国际被证监会暂停证券服务业务六个月,公司被迫中止了发行上市审核。两个月后,天富龙携手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火速归来,披露了最新的财务资料,并于11月25日回复了交易所二轮审核问询。


两轮审核问询中,天富龙的盈利能力始终被交易所重点关注。主营业务毛利率持续下降,以及关键产品销售价格易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使得公司在经营稳定性上存在较大争议。此外,公司目前资产、经营规模是依靠一系列资本运作才得以实现,且申报期内还存在诸多内控不规范事项,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撰稿/刘予鹿

编辑/刘铭泉


毛利率持续下滑难抬头,行业竞争激烈难以脱颖而出



招股说明书显示,天富龙主营产品包括两类——差别化复合纤维、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差别化复合纤维产品又分为低熔点短纤维、聚烯烃复合短纤维、热熔长丝和中空聚酯短纤维。其中,低熔点短纤维产品是公司的核心单品。

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1-6月(以下简称“报告期”),低熔点短纤维销售收入分别为16.95亿元、13.50亿元、16.23亿元、10.10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60.18%、53.70%、49.61%、57.82%下图),起伏较大。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资料显示,近年来,国内市场对涤纶短纤维的需求持续增长,众多同行企业纷纷投资建设新产线以积极扩大产能,使得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常规类低熔点短纤维的竞争格局,趋向于以价格竞争为主,这也导致天富龙在此产品的销售情况上出现了较大波动。

报告期各期,天富龙低熔点短纤的销售单价分别为7316.50元/吨、7562.18元/吨、7603.89元/吨、7490.85元/吨。伴随2022年每吨涨价245.68元,当年销售数量却较2021年下降近23%,核心产品销售收入下滑,经营业绩也遭受牵连。

据披露,报告期各期,天富龙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8.57亿元、25.76亿元、33.36亿元和17.8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4亿元、3.38亿元、4.20亿元和2.23亿元。

对于2022年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下滑,公司总结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就是受常规类产品(低熔点短纤维)市场竞争加剧影响,以低熔点短纤维为代表的差别化复合短纤维产量及销量有所降低;另一方面,低熔点短纤维上游原料主要为PTA、MEG和 IPA,均属于石油化工产品,原油价格的持续走高,使得公司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压缩了产品利润空间。

进一步分析发现,低熔点短纤维2022年销售单价虽然上调245.68元/吨,但单位成本其实上涨了822.89/吨,涨价幅度远远无法覆盖上升的成本,因而该类产品的毛利率腰斩过半,仅为6.80%,低于2021年的14.92%毛利率8.12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原材料价格上涨无法传导至下游,是公司低熔点短纤维利润空间被压缩的重要原因,而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市场竞争白热化,以及行业产能充沛甚至过剩。

2023年,天富龙优化了产品结构,新开发了改性低熔点短纤维,相较原生低熔点短纤维,该产品更符合低碳循环理念且具有成本优势。

2021年至2023年,改性低熔点短纤维销售收入分别为0.20亿元、1.32亿元和3.90亿元,快速增长。并且,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也不断提高,分别为0.73%、5.24%和11.91%(下图)。

图片来源:公司对审核问询的回复

然而,改性低熔点短纤维销售收入的迅速增加,虽有效提升了公司整体收入规模,但对整体盈利能力并未产生多少积极影响。虽然天富龙未进一步披露改性低熔点短纤维毛利率情况,但其在招股说明书明确表示“2023 年,低熔点短纤维毛利率上升,主要原因为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及自产蒸汽成本下降使得单位成本下降”,并非源于改性低熔点短纤维毛利率较高

具体来看,2023年,低熔点短纤维销售单价每吨上调了41.71元,为7603.89元/吨,与2022年相差不大,但单位成本每吨下降502.21元。综合两者影响,低熔点短纤维2023年毛利率为13.92%,上升了7.12个百分点。

但是2024 年 1-6 月,受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低熔点短纤维毛利率再次下降至10.95% 。

低熔点短纤维不断上下波动的毛利率表现相比,天富龙主营业务毛利率更逊一筹,报告期内分别为21.77%、18.67%、17.83%和16.87%,持续下滑。毛利率作为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财务指标,每年更低一点的节奏,难道是经营管理或外部环境出现了重大不利因素?

据披露,天富龙75%-80%主营业务成本为直接材料2022 年受俄乌冲突等影响,原油价格进一步走高,公司原材料PTA和IPA市场价格进一步提升;2023年以来,随着原油价格下降,PTA 和IPA 的市场价格整体下降。测算,直接材料单位成本的变动使得2022年和2023年的毛利率分别下降1.52和3.40个百分点。 

原材料价格与原油价格呈正相关变动,这是无法撼动的事实,更让人焦心的是,下游客户不接受产品的同幅涨价。

行业竞争者众多、价格战激烈的红海局势下,天富龙未来盈利能力恐怕很难有提升空间。

在招股说明书的重大事项提示部分,公司也坦诚“若原材料价格短期内大幅上涨,并且无法及时传导至公司产品价格,将会提高原材料采购成本,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意味着,毛利率或进一步下探。

除此之外,天富龙对税收优惠存在较大依赖。

报告期各期,公司税收优惠金额分别为1.11亿元、1.14亿元、1.27亿元和7,520.38 万元,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9.48%、29.34%、27.37%和30.95%。

近三成的税收优惠占比着实不低,从长远来看,天富龙应该逐步减少对税收优惠的依赖,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以实现健康、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拟上市企业,不仅关系到公司的市场形象,还影响投资者对公司长期价值的信心。


应收款项高企七成营收都来源于子公司


   
据招股说明书披露,天富龙应收款项由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款项融资构成,2021年至2024年1-6月,三者合计金额分别为6.85亿元、5.33亿元、6.75亿元、6.0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3.98%、20.68%、20.23%、33.87%。

对此,交易所在二轮审核问询函中,要求公司说明“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以及应收款项融资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与可比公司是否一致及合理性。”

回复显示,天富龙列举了华西股份、江南高纤、优彩资源三家同行业可比公司,三家企业剔除未终止确认应收票据后应收款项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值分别为9.92%、7.82%、7.93%、21.82%,该统计口径下,天富龙各期数值分别为19.70%、17.93%、18.74%、30.48%,仍然远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对于近10个百分点的差距,天富龙表示是略高,并解释是主营业务构成和结算模式不同所致。但是《华财》发现,根本原因其实在于,公司对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业务主要采取赊销方式。

报告期内,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销售收入占富龙主营业务收入35%左右,用赊销的方式扩大收入规模,富龙在价格战中属实卷出了“新高度”,但长期使用这种策略对经营来说是不利的,应收款项坏账风险和损失将日益攀升,并且存在利用应收账款来虚增收入的嫌疑。

此外,天富龙目前的资产及经营规模并非通过自身实力逐步积累而成,而是经过一系列资本运作才得以迅速壮大。在首轮审核问询中,交易所就要求其说明“相关资产重组的背景、原因以及对报告期内发行人经营业绩的影响。”

2020年12月,天富龙内饰(天富龙前身)以2.43亿元现金收购了实际控制人朱大庆、陈慧夫妇控制的威英化纤100%股权,构成同一控制下的重大资产重组。收购完成后,威英化纤对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作出了巨大贡献,2021年至2023年,天富龙超七成营收都来源于该子公司(下图)。

图片来源:公司对审核问询的回复

2021年7月,天富龙增资换股收购富威尔、天富龙科技的少数股东股权。本次收购少数股东股权使发天富龙2021年8-12月、2022年度和2023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2841.22万元、7085.31万元和1.09亿元。

可见,天富龙能拥有如今的业绩规模,自身“底子”并不浑厚,主要就是靠资本运作装进来很多优质项目公司。

并且,早在2019年12月,天富龙内饰(天富龙前身)收购了上海拓盈100%股权;2021年6月,子公司上海拓盈收购上海又威100%股权,同年10月,上海拓盈收购香港泰富100%股权、新加坡凯泰100%股权。

虽说以上收购对天富龙的经营业绩影响不大,但其收购境外公司后又注销,其合理性还是引起了交易所的关注。天富龙对此回应称,为了精简集团组织架构、降低运营成本,公司决定注销境外子公司香港泰富和新加坡凯泰。

但《华财》发现,新加坡凯泰在注销前,曾向上海拓盈和富威尔采购产品后开展销售,以及向富威尔销售原材料。而富威尔的董事为朱兴荣,是天富龙实际控制人朱大庆的侄子,朱兴荣目前持有天富龙14.60%的股份。天富龙与子公司,以及子公司之间互相的各种交易,这之中是否存在利益输送问题?

图片来源:公司对审核问询的回复

毕竟,天富龙在财务内控上曾存在诸多不规范的情形,包括转贷、不规范使用票据、个人卡收付款、通过员工及高管个人银行账户代发年终奖、资金拆借等。

再加之,2020年3月至今,天富龙还受到5次行政处罚(下图),也更让人怀疑其内控是否健全和有效执行。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今年以来,沪深交易所对IPO的审核标准显著提高,企业不仅要符合上市规则中的硬性财务指标,还要在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结构及财务透明度等方面经得起更加严苛的考验。天富龙此次冲刺沪主板IPO,除了毛利率连续三年下滑,利润依赖税收优惠外,在经营策略、内控规范等方面还存在问题,这些都将为其IPO审核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本文所有内容、数据均来自交易所公开披露的招股说明书和问询回复,文章仅供参考,不作投资建议。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我司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提供线索、转载或合作可联系《华财信息》助理,微信ID:huacai1518

赛分科技IPO:不停减持实控人有多不看好,即将上市诸多“顽疾”仍未改善
天和磁材IPO:废料暴增生产技术或存弊端,实控人曾涉嫌行贿被调查
中淳高科IPO:毛利率连升三年有悖同行,赊销金额高企财务真实性再添疑云
凯普林IPO:‌主营产品市占率仅2.9%,单价逐年降毛利率为何诡异升
技源集团IPO:拳头产品HMB占比不高或是噱头,丢失汤臣倍健境内收入严重萎缩












华财信息
头部华财,专注IPO / 辨伪求真,挖掘价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