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营养是人类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类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日益关注,消费者的健康意识迅速提升,健康消费被进一步催热,膳食营养补充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从产业链环节来看,膳食营养补充行业主要由营养原料供应商、制剂生产商、终端品牌商等组成。技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技源集团”)主要为全球膳食营养补充行业提供营养原料及制剂产品,属于营养原料供应商和制剂生产商的角色定位。
2023年全面注册制落地后,技源集团的上市申请于3月份平移至上交所主板。截止目前,公司已完成两轮审核问询,或于近日被安排接受上市委审议。
《华财》注意到,技源集团境外收入占到九成之高,尤其美国是其重要销售市场,鉴于中美关系日趋紧张,技源集团境外收入受全球贸易政策波动影响的风险将显著增加。并且,公司境内业务逐步萎缩、大客户汤臣倍健跌出前五客户榜单,令人担忧其业绩稳定性。此外,公司营业收入不及同行中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拳头产品HMB全球市场规模偏低,使得其行业代表性和主板适格性存在一定争议。
撰稿/朱之焱
编辑/杨墨含
收入规模不及创业板上市公司,拳头产品HMB存在“天花板”瓶颈
技源集团主要产品包括HMB、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等营养原料,以及片剂、硬胶囊、软胶囊和粉剂等定制化制剂产品,目前已覆盖中国及亚洲、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南美等主要市场。
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1-6月(以下简称“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01亿元、9.47亿元、8.92亿元、4.8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0亿元、1.44亿元、1.61亿元、0.94亿元。
技源集团以境外销售为主。报告期内,来自境外的销售收入分别为 6.91亿元、8.64亿元、8.48亿元和 4.6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86.29%、91.40%、95.25%和95.07%,其中来自美国的收入占二到四成。
2018年6月以来,美国对中国连续出台了较为严苛的贸易政策,发布了对中国进口商品多轮次的加征关税清单,技源集团HMB 产品也在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范围内,目前税率为25%(下图)。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HMB学名为β-羟基-β-甲基丁酸,是人体必需的支链氨基酸亮氨酸的活性代谢产物,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并减少其分解,从而增加人的机体力量,延缓肌肉疲劳,也有助于防止老年人的肌肉萎缩。
最近三年,技源集团HMB业务前十大客户名单的十余家企业中,9家来自美国!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贸易政策发生较大变化,公司的HMB业务或将受到直接冲击,进而影响到公司业绩稳定性。
回溯到成立之初,技源集团最早从事的是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银杏叶提取物等营养原料的生产、销售,直到2009年,公司HMB业务实现了产业化推广,逐渐奠定了其在HMB领域的市场地位。2021年至2023年,技源集团HMB的全球市场份额分别约69.85%、65.80%和 52.27%,为全球最大的HMB供应商。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辰宇信息咨询发布的市场调研报告,2023年全球HMB市场规模约0.66亿美元,到2030年预计增长到1.37亿美元。
招股说明书中,技源集团引用的庶正康讯《2022 泛骨关节营养健康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2 年中国 HMB 出口量为1427 吨。而QY Research 发布的《2024 全球 HMB 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3 年全球 HMB 产量约为 1662.43 吨。
可见,相对整个膳食营养补充行业数千亿元的市场规模,HMB赛道的市场空间显然较小。
众所周知,主板突出“大盘蓝筹”特色,重点支持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拟上市公司的行业代表性、业绩稳定性都是监管层重点关注的问题。
仙乐健康、华恒生物、嘉必优,作为技源集团选定的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2023年,三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5.82亿元、19.38亿元、4.44亿元。
但是,三家企业均非主板板块,仙乐健康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华恒生物和嘉必优是科创板上市公司。
拟登陆主板的技源集团,2023年8.92亿元的营收数据,仅高于科创板的嘉必优,远低于创业板的仙乐健康和华恒生物,这与主板要求的“规模较大”显然不够匹配。
此外,尽管技源集团在HMB领域拥有较高的市场地位,但HMB收入仅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30%左右,并且不仅国内,全球范围内的市场需求也不高。从整个膳食营养补充行业来看,以公司现今的收入总额和拳头产品HMB的预期市场规模,很难说明其具有较高行业代表性。
境内丢失汤臣倍健,境外依赖美国雅培
偿债能力弱于同行,财务内控不能忽视
在首轮审核问询过程中,上交所曾四次追问技源集团相关交易是否存在承担成本、调节收入、资金往来或其他利益输送的情形。如果公司的解释未能得到监管认可,这一问题将可能构成影响公司上市的障碍之一。
本文所有内容、数据均来自交易所公开披露的招股说明书和问询回复,文章仅供参考,不作投资建议。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我司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提供线索、转载或合作可联系《华财信息》助理,微信ID:huacai1518
豪钢重工IPO:第三方回款奇高遭连番质疑,或存虚假交易资金体外循环
宏海科技IPO:监管层问询业绩持续性快一年,三名本科人员撑起研发也有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