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导体制造的工艺流程中,半导体设备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零部件是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的重要载体,半导体设备的迭代升级很大程度上依赖精密零部件的技术突破。
江苏先锋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锋精科”)主要从事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于2023年6月申报科创板上市,2024年9月完成证监会注册程序,近日已正式启动发行。
《华财》分析研究公开资料后发现,先锋精科仍潜存一些问题和风险。2021年,公司刚扭亏为盈便慷慨分红,分红金额近乎当年净利润的八成。并且,2023年净利润和毛利率下降幅度较大,引发交易所关于成长性的连番问询。此外,先锋精科近80%收入仰赖前五大客户,其中四位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份,重要供应商同样存在持有公司股份或协助转贷等密切关系,使得先锋精科业绩真实性和经营独立性备受交易所质疑。
撰稿/朱之焱
编辑/刘铭泉
刚见盈利就分红,毛利率波动较大连遭质问
先锋精科生产销售的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主要包括腔体、内衬、加热器、匀气盘、工艺部件及结构部件等。
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3月(以下简称“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24亿元、4.70亿元、5.58亿元和 2.1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518.74万元、10479.03 万元、8027.50万元和 4678.48万元。
与2020年营业收入仅有2.02亿元相比,先锋精科2021年营业收入翻倍有余,并且2020年净利润尚且亏损3844.93万元,2021年不仅扭亏为盈还一举突破亿元大关。
然而,账上稍有盈余,先锋精科2021年就迫不及待的现金分红8267.50万元,占当年净利润的78.60%;紧接着的2022年,再次分红2500.00万元。2023年,监管部门阶段性收紧IPO,上市审核趋严,先锋精科也未再分红。
但这种刚见盈利就全用于分红而不是投入生产经营的行为,无异于“杀鸡取卵”。尤其是,先锋精科分红总额过亿,且报告期各期末的货币资金一直超过2亿元,却意图通过上市募集2.08亿元补充流动资金,明显缺乏合理性。面对交易所的质疑,公司最终将募资补流金额削减大半至9494.94万元,这才成功过关。
需要注意的是,与营收持续上升截然不同的是,先锋精科2021年的净利润已是巅峰,之后就一路下滑,即便2023年收入超出2021年1.34亿,也仍未挽救净利润下降颓势,已连续两年“增收不增利”。
毛利率方面,2023年更是下滑超9个百分点,至29.13%。
对此,先锋精科解释称,主要是以下两大原因:1)受半导体行业周期性及外部科技封锁影响,2023 年上半年国内主要晶圆厂资本开支暂时减少,公司产能利用率降低(下图);2)公司产品结构变化,光伏产品收入占比上升而其毛利率相对较低,进一步拉低综合毛利率。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但是上述解释并未得到交易所的认可,并且指出,报告期内公司存在部分产品毛利率为负,主要产品之间毛利率差异较大,以及部分产品不同年度毛利率变化较大的情况。例如2023 年上半年,光伏设备零部件毛利率由 36.38%降至 6.60%,医疗设备零部件毛利率由-27.52%下探至-75.18%。
在首轮审核问询、二轮审核问询及上市委审议会议中,先锋精科的毛利率问题被持续追问,分别要求公司“分析主要产品毛利率变动原因及对综合毛利率的量化影响”、“量化分析公司 2023 年上半年同比净利润大幅下降的原因”、“说明公司主要产品2023年毛利率大幅下滑的原因”。
尽管先锋精科始终坚持上述立场和理由,但交易所担忧的远不止这些问题的合理性,更多的还有这些事项对公司未来生产经营的影响,以及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上市后能否展现出强大的成长潜力。
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进一步整合资源,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无论是先锋精科还是与其主要产品类型较为接近的富创精密,在半导体设备机械类零部件的市场占有率均较低。
而且,伴随半导体领域国产替代进程的不断加速,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加入竞争。
先锋精科只有持续提升研发实力、产品性能和客户拓展能力,才能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否则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或降价促销,会再度出现盈利能力被削弱的状况。
大客户、供应商都是“自家人”,内控规范性受质疑
本文所有内容、数据均来自交易所公开披露的招股说明书和问询回复,文章仅供参考,不作投资建议。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我司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提供线索、转载或合作可联系《华财信息》助理,微信ID:huacai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