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围绕着婆婆的我们,被来回折腾的一年。今早5点多从家里跑出来,借由书写理清过去12个月的心情。
2022年底,婆婆来北京正式确诊阿尔兹海默症时,我像过去一样主动和她交流,想尽量推动她多动脑多动手。
传输门《我的婆婆得了阿尔兹海默症》
2023年,发现除了她儿子,别人话根本不会听,我渐渐减少了说话频次。2024年从偶尔说几句她爱听的,到后期根本不想对话,不想看见,也不觉得这个人应该出现在我的生活里。
因为她挤进了家里,为了减少被负面影响,减少听见吃饭吧唧嘴和睡觉打呼噜的声音,我每天要想办法躲出去,或躲到其他房间去。出门之后到了傍晚,也一点都不想回去。
曾经隐忍着勉强共同一日三餐,后期我会拿碗盛了饭菜到其他房间去吃。
总之,居住空间被压缩,身心能量大幅下降,家庭语言系统十分贫瘠。
老公为了婆婆的病情退出职场,为了带她复查,治病和办理各种手续,处理各种她前半生积攒的杂物。
好几年了,我才意识到老公从一开始就把婆婆得病这件事当成了一件工作,也间接让我跟着兼职了。我父母搬来一起生活后,他们俩也跟着一起无偿兼职。
所有人直接和间接的,被一个病人折腾的团团转。
如何最大化解决这个问题?
说白了,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钱能解决许多问题。可以给婆婆安排单独住房,请保姆,请康复员,关键是没人掏这个钱。
很多人看到我发的文章,推荐来了各类养老院链接,不用看就知道是每周至少一万起的。可谁来出钱呢?
过了42岁,我只是混到了不需要上班,给老公缴清了房贷,给自己积攒了养老金和孩子的教育费。嗯,我只是一个穷中产,至于给婆婆额外支付疗养院费用,没有意愿。
老公也感叹过,许多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病人已经70岁以上,他们的子女也过了50岁即将退休。一方并没有阻碍另一方在年轻时段的发展。
而婆婆56岁刚一退休就得病了,老公又属于晚熟,目前依然在寻找有意义的职业方向。也就是作为子女,个人职业还没落停,就得开始做护理员了。
我如今已经接纳了老公在世俗层面,就是不赚钱的。他自己也承认了,抛开面子问题,现在有许多问题就是卡在钱上。
为什么不马上送去养老院?
AD病人确诊后,通常能维持10年左右。包括前3年轻度到中度,中间4年中度到重度,比如需要人喂食,最后3年彻底卧床。
婆婆和我们一起生活的3年,属于中度痴呆,现在有转向重度的苗头。
前期不直接送入养老院,一是病人自己不情愿;二是从血缘角度,老公不舍得让他妈太早去养老院;三是从道德角度,从最开始就放下病人不管,于心不忍。
为什么不能像对亲妈一样照顾婆婆?
首先,和老公婚后只回去探访过6次,每次10天左右。没有深入的接触,或者那些年婆婆已经处于疾病潜伏期,对话通常是车轱辘话来回说。与一个无法精神交流的人,我产生不了感情基础。
其次,没有血缘关系。有网友留言说,自己的父亲刚确诊了阿尔兹海默症,一想到即将早逝的注定结局,就感觉自己的一部分好像也要随之消失一样。
没有感情基础,也没有血缘关系,很难感受到关系内在的牵连感。
每当老公对我说,虽然婆婆病情是向下走的,但依然保持着倒立的能力,能连续跳绳100多个不断,体能甚至比许多年轻人都强。他拍视频给大夫看后,也被当成是一种医学奇迹。
而我的内心声音是:倒立和跳绳,又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就像你已经被一个人剥削和抢劫了,你还要说虽然被掠夺了,但是很佩服那个加害人特别聪明?
与病人共同生活最大的痛苦?
是隐忍。
面对讲道理的正常人,你至少能跟对方交涉,谈不谈的明白再说。但是,面对病人,你除了忍耐,什么都做不了。
遇到难以忍受的情况时,你不能说出来,因为说了也改变不了,只能激发病人的情绪。
因此这些年,老公和我表达过许多次:“你再忍忍,你再忍一段时间。”这么忍着,对我的健康影响太大了。
从远古时代,人类遇到困境时,大脑会冒出两种战术。一是打过去,二是马上逃。
和AD病人一起生活的痛苦之一是,老公可以大声嚷嚷说话,也能呵斥婆婆,但我不能发泄情绪或呵斥。因为这会让你显得没礼貌,没有同情心,不孝顺和不尊重长辈,而且婆婆依然还把自己摆在长辈层面。
怎么说呢,多少有些道德绑架的味道。
同时,我也不能从家里退出去,因为是婆婆住进了我家,而不是我搬进了婆婆家。
不仅如此,老公这些年,一直把我当成了情绪抒发口,每当婆婆哪儿又退化了,马上揪着我讲起一大套故事。相当于我被动承接了许多老公消化不完的负能量。
我需要花费巨大心力,把精神污染一层层的处理掉,每次旧的没处理完,新的一层又啪唧一下糊了上来。
当你不能反击,又必须隐忍时,情绪就会积压在身体的淋巴系统中,成为一种自我攻击。积攒的多了,就会积淀成体内毒素。这和吃了一大堆含添加剂的垃圾食品没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