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早晚已经有了丝丝凉意,“忽冷忽热”的天气容易让疾病钻空子,腹泻的孩子也多了起来。
秋季腹泻,病情初期大多数会发热,低热为主。有些孩子会先呕吐,下一步才开始腹泻,腹泻每日一般10次左右,大便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大便。
秋季腹泻因高发于每年9月至次年1月而得名,(虽然被称为“秋季腹泻”,但是并不代表它只发生在秋天哦!)
虽然秋的时令已到,但此时暑热仍盛,秋凉并不明显,因此很多人都没有及时做出防范,更容易受凉。
再加上今年夏天天气炎热,生冷寒凉冷饮及食物没少吃,很多孩子容易伤及脾胃阳气,运化水湿无力,就容易出现腹泻。
1、起病急,发烧、咳嗽、流鼻涕“感冒”症状。
2、发病当日即频繁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和奶汁。
3、24小时内腹泻,少则一天五六次至十多次次,大便稀薄,呈清水样或蛋花汤样,有时呈白色米汤样,多无特殊腥臭味。
1、寒湿型腹泻
寒湿型腹泻,多为清稀的粪便,甚至水样便,味道不是很臭。伴随肚子痛,能听到咕噜咕噜的肠鸣音。如果还兼有外感风寒的,还会有怕冷、发烧、头痛、身体酸痛等感觉。舌淡,苔白。
一般腹泻前,有受寒或吃生冷寒凉食物的经历。
寒湿型的处理方式:
①可以喝点生姜红糖茶,帮助温阳止泻、止痛。
②可以给孩子揉腹。将双手搓热,用手掌的大小鱼际均匀发力,顺时针/逆时针揉腹。
③艾灸贴给孩子贴中脘、神阙、天枢穴等穴位,帮助孩子温阳驱寒。
中医贴敷疗法是根据人体经络原理,将药物贴在对应的穴位上,持久给药,让药效直达病灶,药物不经过消化道,避免了胃酸对药效的破坏作用,也减轻了对肝肾等脏器的毒素损害,是一种安全、绿色、纯天然、且不损伤消化道的治疗方法。
2、湿热型腹泻
湿热型腹泻,腹泻频繁,便量多或泻下如注,便色深黄而臭,腹部时有疼痛,食欲不振,伴有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舌苔黄腻。
湿热型处理方式:
此时孩子脾胃是被湿热困住了,可以用清热利湿的食材熬制粥汤,来帮助身体把湿气赶走。
3、伤食型腹泻
伤食型腹泻,肚子胀,肚子有疼痛,或腹响肠鸣,有的会出现泻前哭闹,泻后痛减。粪便酸臭,多有食物残渣,水样便。打饱嗝,有酸馊味,食欲不好。舌苔白厚腻或黄厚腻。
伤食泻,四季常见,主要是积食引起的。
焦三仙加鸡内金煮水。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鸡内金各取6g(3岁以下各取3g),放入适量水开锅后转小火煮20分钟即可服用。
秋季腹泻,大多还是因为小儿脾常不足,脾胃虚弱所导致的。
想要预防秋季腹泻,一定是围绕脾胃养护为重点的。孩子日常调养脾胃可以选择的姚姥爷食养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