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的夏天,疱疹性咽峡炎又来了!

文摘   2024-05-27 16:52   浙江  

  夏天来了,雨水增多,天气湿热,病毒也开始猖狂了,疱疹性咽峡炎也进入了高发期。


  夏天的流行病通常是手足口病,但还有跟手足口病“异父异母”的兄弟,疱疹性咽峡炎。


  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疱疹性咽颊炎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在南方,尤其是华南,夏天是高发期,6月前后多发,另一个小高峰是秋季。这种流行的特点,可能和这个病毒在湿热环境中生存能力更强有关。


  疱疹性咽峡炎这个疾病症状比较明显:典型症状出现在咽部。潜伏期通常为2~4天。常急剧发热,热多为低度或中度,偶见高达40℃以上,甚至引起惊厥。热程大多持续2~4天。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诉咽痛,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婴幼儿则表现为流涎、拒食、烦躁不安。有时伴头痛、腹痛或肌痛,5岁以下小儿有1/4可伴发呕吐。


  需要注意的是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若了解不多,容易被当作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如果是比较小的孩子因为不会说话,所以会日夜哭闹,不能睡眠。


  很多爸爸妈妈们分不清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可以根据疱疹出现的部位来区分。

  疱疹性咽峡炎一般只发病在口腔,先是咽部发红,然后整个口腔出现米白色疱疹,周围伴随红肿,2—3天后疱疹破溃成黄色溃疡。


  手足口,虽然也会有口腔内疱疹和咽喉痛的症状,但疱疹分散在手部、足部、臀部、躯干的情况比较多。


  夏季湿气重再加上儿童脾常不足的特点,所以脾胃的状态是比较差的,因此夏季孩子会更频繁的出现积食的情况。


  孩子如果积食,脾胃运化食物和水湿的能力会进一步减弱,加上气候特点就很容易有湿。湿和滞没有及时消除,就会蕴热化火。因此,夏季孩子一积就容易生湿,而且会生成湿热。


  中医认为,疱疹性咽峡炎是时行温病,属于外感的一种,主要跟脾胃湿热有关。湿热郁闭,这种湿热的病邪闷在身体里,身体需要将邪气排出,在咽喉处攻击,就会出现疱疹或溃疡。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帮助打开身体的排邪渠道,把湿和热排出去。


  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可以大大缓解孩子的症状,但是可能对孩子的阳气有所损伤,所以一般情况下,对于孩子来说,轻度症状尽可能的用温和的方式来解决最好。


  1.疱疹性咽峡炎口腔疼痛明显,患儿大多都有拒食现象。应该注意给患儿补充营养,食物不宜过热,应该清淡一些,不油腻,并富有营养。


  2.为防止继发感染,局部使用止痛剂和抗病毒药物,一定注意口腔卫生。患儿用过的食具一定要进行沸水消毒处理,避免造成染。


  3.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咸、热、硬等,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


  疱疹性咽峡炎属于肠道感染性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所以,尽量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家长不要亲吻孩子,不和孩子共用餐具,不要用嘴吹凉孩子的食物。

  孩子和大人在外出游玩回家后、饭前便后、打喷嚏后,一定要用香皂或洗手液好好地洗手,更换衣物。

  日常饮食上,要让孩子少积食。


  很多孩子生病前都摄入了很多肉蛋奶、海鲜、水果、冰淇淋冷饮、生冷寒凉食物,这些食物,如果没有经过很好的消化和代谢,就会形成垃圾,导致积食。


  孩子一旦积食了,就会困住脾胃,脾胃吸收运化能力下降,水湿内停,就会形成湿气,进一步影响到脾胃功能,导致恶性循环。


  这些垃圾堆积在体内,郁久化热,湿热带来的虚火上浮,熏灼咽喉,就会爆发疱疹性咽峡炎。


  因此,这段时间,爸爸妈妈们要坚持每天观察孩子的舌苔、口气、大便、睡眠等情况,如果孩子出现舌苔厚腻、口臭、大便不正常、睡眠不安稳等积食表现,就要及时帮助清理孩子体内的湿热,消积导滞。


  待孩子舌苔情况好转,就要坚持给孩子健脾。孩子脾胃状态好,运化和代谢水湿的能力就会比较强,抵抗力也能提高,感染疱疹性咽峡炎的概率也就降低了。

  孩子体质好了,抵抗力强了,各种病毒侵袭也就少了。


姚姥爷食疗
用产品铸就姚姥爷的护城河。现共研发姚姥爷系列柠檬膏、雪梨膏、山楂茯苓膏、山楂茯苓膏(代糖型)、小山楂茯苓膏、山楂麦芽膏、三红怀姜膏、蓝莓青柑膏、紫苏桔红膏、人参精葚膏、蒲公英葛根膏、小蓝莓叶黄素酯等十二款养生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