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夏至已至,健脾祛湿

文摘   2024-06-20 16:25   浙江  

  古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中医认为,夏至以后、立秋之前这段时间气温高、雨水多,自然界中热气和湿气混杂,湿热之邪当令。

  明日夏至,一年中湿气最旺的15天要来了。



  湿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之一,是中医最重要的一个常识。湿就是身体的垃圾,是粘滞的脏东西,体内有垃圾,必然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湿有两种,一个是自然界的湿邪,例如多雨的气候和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外湿);另一个是人体的气机运行过慢过缓,形成了壅滞而产生的湿邪(内湿)。

  如果一个人身体内的湿气太重就会导致湿邪进入到关节部位,身体内留有寒气,会导致寒湿在关节部位相遇形成湿寒,损伤关节部位的健康,


  长时间下去就会形成四肢僵硬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影响到正常的活动。

  湿气重的人粪便很难成形,还会粘连在马桶上,想要用水冲干净也是非常困难的。


  这种症状多数是由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引起的,经常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就会导致寒气入侵到身体内,出现大便粘连的现象。

  如果早上起床之后总觉得嘴巴粘粘的,舌苔厚重,口腔内的异味即便通过刷牙也没有很好地改善,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很有可能是因为湿气重导致的。

  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腿窝的中心点上,走的是膀胱经。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腰痛等疾病的发生。


  所以平时可以按揉此穴位,每次拨动或者敲打不少于49下。


  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


  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或者肩周炎)、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等。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分钟左右,以感觉到酸胀为宜。


  薏米,又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赤小豆,可以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

  这两味食材可以起到养血、祛湿的作用。推荐食疗山楂茯苓膏。新配方:冰糖、麦芽糖、薏仁、茯苓、山药、白扁豆、山楂、低聚异麦芽糖、红枣、芡实、生姜、莲子、陈皮、赤小豆、甘草、人参(五年及五年以下 人工种植)、佛手。

  在湿气如此重的环境中不要吃伤脾胃的食物。喜欢吃甜食的人也需要注意,因为“甜腻化湿”。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无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姚姥爷食疗
用产品铸就姚姥爷的护城河。现共研发姚姥爷系列柠檬膏、雪梨膏、山楂茯苓膏、山楂茯苓膏(代糖型)、小山楂茯苓膏、山楂麦芽膏、三红怀姜膏、蓝莓青柑膏、紫苏桔红膏、人参精葚膏、蒲公英葛根膏、小蓝莓叶黄素酯等十二款养生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