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理论探讨|档案微视频应用存在问题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

文摘   2024-11-05 22:10   河南  

摘 要


●     档案微视频是微时代档案宣传方式的一种创新,凭借其交互性、门槛低、“档”性强、简短性等特点逐渐引起国内档案工作者的关注。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对档案微视频的类别和特点作以梳理、总结,分析各类档案微视频典型案例,指出当前档案微视频应用发展过程中存在制作主体分散、内容广而不深、质量良莠不齐、传播渠道涣散、宣传力度不强、监控管理不严等问题,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档案微视频应用存在问题

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



1

引言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微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迅速兴起,并在各个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档案微视频也应运而生。它以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依托,不断地探索挖掘档案素材,以更好地实现档案的利用和价值传播。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笔者以“篇名”为检索项,以“档案微视频”为检索词进行精确检索,检索时间为2023年8月17日,共获得13篇文献,筛选后获得有效文献5篇。其中杨靖和余心怡将数字叙事方式引入档案微视频研究中,提出了档案微视频传播六项优化策略。张雅颉和赵宇对档案微视频的服务内容做了归类和分析,并从档案知识、档案利用认知、档案历史文化、档案社会需求四个角度对档案微视频服务内容的改进作出了具体阐述。李宏明、李智彦和葛新分别在两篇文献中论述了NAS技术在档案微视频数字化建设的运用与作用。同时,笔者通过档案信息网、档案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平台、视频网站等共搜寻20部档案微视频。从承办单位看:档案局(馆)11个、企事业单位4个、高校3个、纪念馆2个、行政机关2个、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1个。从时长来看:平均时长5分11秒。从发布来源来看:视频网站11个、短视频平台4个、档案信息网3个,档案微信公众号1个、微博1个。本文拟通过分析以上各类档案微视频的典型案列,指出当前档案微视频制作和传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档案微视频的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2

档案微视频类型与特点


      2.1 档案微视频类型

      档案微视频是社会各主体以档案为主题或以档案资源为素材,以现代视频终端为工具,以传播信息和知识、宣传档案和文化,普及档案意识、实现档案价值为目的所制作的内容广泛、形态多样的微视频。当前档案微视频数量众多,类型不一,为梳理档案微视频的发展及应用现状,笔者将档案微视频分为两大类,具体如下。

      (1)知识传播类。①宣传教育类,向社会公众介绍与档案相关的基本常识或通过档案向社会公众介绍其他方面的知识。如,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选送“新中国70年,镇馆之宝70件”作品《渡江第一船—京电号》,利用档案讲述了京电号“渡江第一船”的名称由来及其前尘往事。再如,浙江省档案局和普法办联合制作了《档案就在你身边》,通过介绍三起篡改、涂抹档案的违法案例来警醒公众,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增强公众的法制观念。②培训类档案微视频主要受众为档案工作人员,通过介绍档案业务工作技巧,解读档案行业标准等,提高档案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如天津市档案网发布的《数字档案馆网络建设探讨》,通过解读国家档案局印发的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中与网络建设的相关内容,帮助档案人员进一步理解数字档案馆建设。

      (2)节日主题类。①节日文化类。指在重大节日文化影响下,以节日主题为背景,以档案资源为素材,旨在烘托节日氛围,弘扬节日文化。如,2018年国际档案日南京市档案局和江苏省档案局联合制作的《档案见证改革开放》,利用档案回顾了南京的城市建设、乡村建设、文化建设等,生动展示了南京改革开放的过程[1];2015年受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影响,南京市档案局制作的纪录片《档案里的南京大屠杀记忆》,用大量素材展示了档案工作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能。[2]②主题征集类。指在特定主题引导下,以特定档案资源为素材,向特定主体报送,旨在积极响应号召。如2018年司法部、国家网信办、全国普法办联合开展的“我与宪法”优秀微视频征集活动,四川省档案局制作的“我与宪法”微视频《传承》以集与藏、故换新、研而传三个章节展示了《档案法》对《宪法》的传承,档案工作对历史的传承,档案人对档案事业的传承。

      2.2 档案微视频特点

      (1)互动性强。档案微视频的转发、点赞、评论、弹幕等功能使其具有极强的交互性,并且互动的范围广,速度快。档案微视频的互动功能不仅可以在受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促进档案知识和档案文化的传播,而且其制作主体也可以通过后台数据对档案微视频的传播效果进行实时的监测和评估,根据受众喜好对档案微视频的质量进行优化;结合受众意见提供档案微视频量身定制服务。

      (2)简短性。同其他档案网络视频相比,档案微视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微”,不仅表现为时长较短,也表现在其制作周期较短。[3]如陕西省档案局制作的《档案连着你我他》用两分五十八秒介绍了陕西省档案馆馆藏、服务项目、毕业大学生档案的去向、个人档案的作用等,受众利用吃饭、上下班等碎片化时间就可以将其“消费”掉。

      (3)门槛低。档案微视频除具有短小精悍特点以外,另一突出特点就是制作门槛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档案微视频的制作和传播不像电影和电视剧一样必须经过资质审核,只要其内容符合社群规范就可以与公众见面。第二,档案微视频制作与传播的投入是非常小的,[4]现代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成为档案微视频的主角。

      (4)“档”性强。与其他微视频相比,档案微视频具有鲜明的档案色彩。档案微视频要么以档案为主题,要么以档案资源为素材,其“档”性是毋庸置疑且显而易见的。但也有微视频打着档案的旗号,其内容却与档案领域完全没有交集,如《人生档案》从开场到结局都未提及“档案”二字,也未利用档案资源,只与青春迷茫相关。



4

档案利用研究的基本问题

3

档案微视频的应用和发展现状


     3.1 制作主体分散

      当前档案微视频的制作主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包括档案局(馆)、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业性档案服务机构和高校等。但在众多制作主体中没有领头羊,这就好比某一学界内没有学术共同体,起不到引领示范的作用。档案微视频缺乏核心领导,其应用和发展会呈现出杂乱无章,纵横交错的复杂局面,这对档案微视频的管控以及构建档案微视频的品牌效应都会造成阻碍。

      3.2 内容广而不深

      内容是档案微视频的核心。从上述对档案微视频的分类中可以看出当前档案微视频主题内容宽泛,有科普类、培训类、节日文化类、主题征集类、宣传推广类、爱国法制教育类等,涵盖面广泛。事实上,绝大部分档案微视频只满足了“快餐消费”中的“快”,而没有对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挖掘,导致观众难以持续关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提出过“高峰体验理论”,即人在实现基本的自我需求之后,伴随而来的一种短暂的,豁达的,极乐的体验。优秀的档案微视频也应当使受众获得高峰体验,这就要求档案微视频具有牢固且深厚的内容基础。

      3.3 技术策划欠佳

      优质档案微视频的成型,不仅需要深入的内容挖掘,还需要有先进技术的辅助策划。技术的良好策划及运用能使视频更具吸引力,有助于大众对档案内容的理解。目前的档案微视频大多视频元素运用单一,媒介(文本、声音、图形、静态图像、动画、视频等)选择丰富度不足,后期处理又缺乏有效的前期回顾和场景润色,以致微视频表现力不足,画面吸引力欠佳,难以让人产生共鸣,以至失去留住受众的机会。

      3.4 传播渠道涣散

      从当前档案微视频的传播渠道来看,虽然遍布档案网站、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视频网站、视频App,但主要是以视频网站和视频App为核心,没有形成平衡的,立体的传播渠道。一旦视频网站或视频App出现维护更新或通道不畅等问题,将直接影响档案微视频的传播效果。同时,现有的传播渠道大多可归类为新媒体,档案微视频在传统媒体上的“现身”次数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这对扩大档案微视频的传播范围,提高档案微视频的知名度是不利的。

      3.5 宣传力度不够

      当前档案微视频的制作与发布多为自上而下的命令型模式,自主创作作品相对较少。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发布方对档案微视频宣传推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各制作主体采用单一的宣传渠道,生硬的宣传方式进行短暂的、零星的宣传和推广,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此外,这种模式也造成了只有“圈内”的人能够预知微视频的背景与主题,而社会公众往往是档案微视频发布以后才有所了解,受众的后知后觉对于档案微视频的传播效果及可持续传播都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3.6 监控管理不严

      监控管理是档案微视频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的最后一道防线,相当于把关人的角色。现阶段,档案微视频方兴未艾,有关部门还未建立完善的规范和管理体系,刚性监控管理的涣散和缺失是档案微视频应用和发展的一大隐患。随着档案微视频的制作主体向公众转移,制作模式向自发型转变,必然会产生更加棘手的问题,如档案微视频的版权与知识产权和内容的高雅与低俗控制以及传播过程中的使用权和传播权界定等问题。




4

档案微视频的应用与发展对策


      档案微视频作为一种新型的档案记录形式,比传统的纸质档案更加直观和生动,可以更快速、更广泛地传达给社会公众,提高其对档案内容的关注度。如,中科院制作的关于中国科技历史的百部档案微视频,用视频方式记录和展示了科学家的故事和科技成就,有效传达了科学知识和档案信息[5];“极目一号”浮空艇的发展记录,[6]通过微视频展示之后,不仅让公众了解了国家的重大科技成就,也激发了大众的民族自豪感和科技热情。档案微视频不仅用于科技领域,还将广泛应用于经济建设、社会变迁、人民生活等诸多领域,档案微视频的发展需要更加普及化、专业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探索。

      4.1 加强联动,确立核心

      档案微视频要想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在档案领域中开拓出一片疆土,首先要确立核心领导,对档案微视频的应用发展做出表率作用。笔者认为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关作为档案微视频的制作主体之一,应主动承担起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角色。在宏观层面,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应当确立档案微视频的发展方向,将档案微视频的相关内容列入档案事业的发展和建设中,制定档案微视频的发布标准和应用规范等。在微观层面,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在制作档案微视频时必须严格要求自身,不论是在选材的创新还是现代技术的运用都应起到带头作用。同时,也应在各主体间架起一座沟通和联动的桥梁,分享制作档案微视频的技巧和经验,以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档案微视频。

      4.2 注重原创,突出特色

      档案微视频的制作包含了内容筛选与组织、视频拍摄、美工等程序,涵盖档案学、影视学、传播学、营销学等学科领域,因此微视频的制作需要复合型人才团队,打造出原创产品。首先,团队要加大对档案内容深度和广度的挖掘,创作出各具特色的视频作品。如湖北工业大学档案馆制作的《档案去哪了》从学生角度详细介绍了档案的作用、档案包含的材料、毕业后档案的去向、档案丢失的后果以及档案流转情况的查询途径,解决了毕业大学生一系列有关档案的问题,实现了一站式服务,深受毕业生喜爱。其次,找准视频定位,突出档案特色。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制作的《档案那些小事》定位于档案资料员的坚守、平凡和质朴,介绍了日常档案工作,探月工程项目档案的突出贡献以及项目档案管理过程,激起了档案业务人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坚定了他们在档案职业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使受众对档案工作和档案职业的赞叹油然而生。

      4.3 扎根创新,活用技术

      档案微视频要进步要发展必须深深植根于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可口可乐首席营销官在哈弗商业评论中指出“网络同质化的核心问题就是能否创造出让消费者主动讨论和传播的东西。从内容来源上看,微视频节目的原创性元素更丰富,不管是个人制作还是视频网站请专业团队来操作,追求的无非是原创性”。[7]因此档案微视频无论是传播档案知识还是传播其他知识,都应在表现形式和视频制作技术上实现创新。如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制作的《我为档案库房代言》采用动漫的表现手法,将模拟人像口型技术与古代皇帝的头像完美结合,以充满年代感的歌曲《蓝精灵》为蓝本进行歌词改编,让受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古代档案库房知识的洗礼,凭借其内容丰富的歌词、耳熟能详的旋律、独具匠心的表现形式斩获ICA档案电影节“最佳新人奖”。

      4.4 广泛传播,互补优势

      各类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如B站等新兴平台的兴起,为档案微视频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然而,档案微视频的发布与传播不能仅依靠新媒体平台,传统媒体平台的影响力仍不能小觑。如央视的公益广告《Family》,作者利用一分半钟的时间以动画形式反映出家的温馨以及对父母的情感关照,引起社会强烈反响。[8]因此档案微视频的发布和传播要以新媒体平台为主,以传统媒体平台为辅,形成多方联动,互援互助的格局。其次,微视频发布方应认真分析各媒体的优势、劣势以及不同媒体相应的粉丝群,结合档案微视频的内容和形式特点,选择恰当的发布平台和传播渠道。另外,打造专属的档案微视频应用平台,如档案微视频App,档案微视频网站,档案微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既能为发布方带来便利,也能为潜在受众的查找和观看提供专门渠道,同时还可以把档案微视频的粉丝集聚起来,这对于构建档案微视频的品牌效应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4.5 精准推送,扩大宣传

      在自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观看微视频群体的年龄及社会层次呈现多样化,不再是由年轻人占据主流。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就需要视频产品按需分类制作。首先视频策划就必须进行一定细化分类,根据受众群体选择展示手段。其次要选准推送时机,在合适的时间节点发布合适主题的档案微视频,通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2011年为纪念建档90周年,国家档案局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建档初期档案》[9];2019年中央档案馆为纪念建国70周年公布的《开国大典》均选取了恰达的投放时间,获得较高的关注和反响。另外,档案微视频的宣传应是长期和系统的。长期的宣传包括档案微视频发布前与发布后两个阶段。发布前对其背景、主题和发布来源等进行宣传和推广,以便受众提前对其有所了解;发布后对其播放量、转发量、点赞数、评论数等进行实时跟踪和报道,进一步扩大档案微视频传播的深度和广度。系统的宣传包括全方位的宣传渠道和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全方位的宣传渠道包括新媒体的微博、微信、档案信息网、政府门户网站、档案论坛等和传统媒体的电视、广播、报刊等。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包括线上的海报展览、片段放映等和线下的新闻发布会、微视频比赛等。

      4.6 注重监管,加强管理

      伴随着档案微视频的制作主体由组织机构向个人转移,制作模式由命令型向自发型转变,有关部门必须加强规范和管理,做好“把关人”的角色。具体内容包括三方面:第一,网监部门和发布平台要加强对档案微视频内容的审核和过滤,不仅要对那些低俗的,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予以警告和惩罚,也要对那些粗制滥造、条理混乱、毫无看点的进行“大扫除”,给档案微视频的发展营造一个山清水秀的网络生态环境。第二,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应在广泛征集各方意见的基础之上,结合档案微视频的实际状况和未来走向,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实现对档案微视频的管理和监控。并以切身行动和正确思想引导网络舆论,提高档案微视频质量。第三,完善法律法规,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档案微视频也是一种智力成果,为防止其在传播和转让过程中发生纠纷,应提前从法律层面做好相关规定,厘清权力和责任,为档案微视频的发展保驾护航。

      档案微视频视听结合的方式使得档案内容的理解和接受更为容易,不仅可以增强公众的档案意识,还能提升档案知识的普及效果,尤其是对于年轻一代,微视频的形式更加符合他们的信息消费习惯,可以有效传播档案信息并培养年轻人的档案意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数字化水平的提高,档案微视频将在记录历史、传播知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档案传播工作的重要手段。




作者:耿德炎

《档案管理》2024年6期

《档案管理》 | 杂志社编辑部

《档案管理》 杂志社官方公众号


档案管理杂志社编辑部
《档案管理》创刊于1986年,档案专业刊物,连续数届入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为中国档案学、档案事业类核心期刊。《档案管理》主管主办河南省档案局,定位是以业务指导为主,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旨在传播档案学知识,交流工作经验,推动理论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