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文化记忆传承的视阈下,档案资源的开发对思政育人具有重要价值。档案记录了历史的进程和文化的传承,是文化记忆的载体。通过深入挖掘档案资源,可以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责任感。同时,档案资源也为思政育人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实践场景,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沧桑变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因此,加强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有助于深化思政育人工作,培养更加具有文化自觉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公民。本研究旨在为深入挖掘档案资源潜在价值、促进思政育人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人们对历史和文化的关注日益增加。文化记忆研究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文化记忆以探讨个体和群体对历史事件、文化符号和集体经验的记忆、诠释和传承为主要目标,有助于保护和传承社会的文化认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档案作为文化记忆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价值理念,将档案资源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扩展思政育人的形式。
(一)文化记忆传承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
文化记忆理论的起源可以溯源于学者们对人类记忆的探索,研究从最初的个体记忆逐步扩展到集体记忆、社会记忆和文化记忆。最初,记忆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领域,为后续的集体、社会和文化记忆研究奠定了基础。在20世纪90年代,扬·阿斯曼提出了文化记忆理论,探讨了记忆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联。他指出,文化记忆是集体的,涵盖了通过社会互动框架指导的行为和经验知识,这些知识通过反复的社会实践代际相传。文化记忆理论不仅仅是文化理论,也是记忆理论。因为文化具有记忆功能,而记忆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阿莱达·阿斯曼把历史文化的记忆载体等同于文化记忆支撑。中国历史社会文化记忆研究是一个文化理论,同样还是一个文化记忆研究。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泱泱大国,历久弥新,中华民族经历五千年的兴衰更迭,一路走来,沉淀下无数的文化瑰宝。行云流水间的诗词歌赋,巧夺天工的座座古老建筑,还有一卷卷诗情画意般的古文,宗卷等等,留下了不计其数的文化瑰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这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只有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才能让中华文脉绵延赓续,薪火相传。
(二)档案资源开发与思政育人的紧密关联
档案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传承,是社会的记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历史记录。档案资源开发是指利用档案资源进行整理、保护、利用和传播的过程。档案资源包括各种形式的记录和资料,如文件、图片、录音、视频等,是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档案资源的充分开发,有助于促进历史文化的传承、科学研究的发展、社会治理的完善等方面。档案资源在文化传承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我们传承和弘扬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载体。通过档案,我们可以了解到国家文化传承的历程,为我们认识社会,理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档案馆里珍藏着我们党和国家最原始、最真实的成长足迹、奋斗历程和重要的履历,档案资源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大学里的档案馆在思政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学肩负着为祖国培养具有良好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做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键在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里的红色档案进行充分的发掘,把它们和思政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将它们与实践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融合,这样可以使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善于利用档案等优秀资源能够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听党话、跟党走,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和责任感,培养出积极进取、勇于担当、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学生。
2 文化记忆视域下档案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3 档案资源开发释放思政育人价值的困境挑战
档案资源在思政育人中具有重要的潜力和价值,但同时也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的档案工作观念亟待进步
高校档案工作观念的提高对于有效管理和利用档案资源至关重要。首先,许多高校在档案工作上存在着重视不够的问题。档案资源是高校的重要资产,但是在一些高校中,档案工作常常被边缘化或者忽视,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投入。这导致了档案管理制度的混乱和档案资源的浪费,影响了高校对历史资料的保护和利用。不完整的档案可能导致历史事实的扭曲和失真。历史是思政育人的基石,而不完整的档案可能无法完整地呈现历史事件的全貌,使得人们对历史的理解产生偏差。其次,一些高校在档案工作上存在着观念陈旧的问题。传统的档案管理观念往往局限于对纸质档案的管理,而忽视了数字化档案的重要性和价值。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而且容易造成档案信息的遗漏、错乱或者丢失。管理人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处理纸质档案,导致管理效率低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档案已经成为了档案管理的重要趋势,但是一些高校对于数字化档案的认识和应用仍然较为滞后,许多机构的档案管理系统过于陈旧,无法满足现代档案管理的需求。档案馆缺乏高效的档案管理系统导致了档案信息的检索、存储和传递都变得困难和耗时,导致了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和信息化建设的不足。此外,一些高校在档案工作上存在着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档案管理需要严格的制度和规范来指导和管理,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存储、借阅、销毁等方面。
(二)高校的档案资源建设亟待加强
档案资源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支撑和依托,然而部分高校的档案资源建设仍然存在着些许问题。首先,部分高校档案资源建设投入不足。高校档案资源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档案设施建设、数字化档案技术引进、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然而投入不足,会导致档案资源的建设水平不高,无法满足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需求。其次,部分高校档案资源建设缺乏规划和组织。档案资源建设需要有系统的规划和组织,包括档案资源的收集整理、存储管理、开放利用等方面。在没有明确的规划指导下,各个部门或个人往往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习惯进行档案管理,导致了档案资源的分散、重复和混乱,使得档案资源的整体管理水平较低,致使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推进缓慢和效果不佳。另外,部分高校档案资源建设缺乏创新和前瞻性。档案资源建设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档案资源的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益。缺乏前瞻性意味着高校档案资源建设往往缺乏长远规划和未来发展方向。对于档案资源的建设,应该考虑到未来的需求和发展趋势,而不仅仅是解决眼前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档案资源建设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影响了档案资源的价值和作用。
(三)高校的档案利用水平亟待提高
档案资源利用是档案价值和档案工作价值实现的必经之路。因此,档案的价值体现归根结底是对馆藏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高校馆藏资源长期得不到利用,就不能体现档案的价值,甚至会浪费国家资源,阻碍社会的发展。首先,一些高校的档案资源的开放程度不够,缺乏开放共享的意识。高校档案资源的开发渠道相对封闭,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机制不够完善,对外界的利用开放程度较低,外部资源无法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限制了档案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其次,档案资源的利用方式较为单一。一些高校在档案利用方面主要采用传统的纸质档案检索方式,利用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档案资源开发活动主要以线下形式为主,如展览、讲座、研讨会等,而缺乏线上开发的形式。这种单一的开发形式使得档案资源的开发范围受到限制,无法充分覆盖师生的需求。部分高校档案资源的开发主要通过学校内部的渠道进行,如学校官网、校园内展览等,而缺乏与外界合作、共享的渠道和平台,影响了档案资源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此外,档案工作缺乏对应的人才队伍。档案资源的管理、整理、保存和利用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目前高校档案馆缺乏专业的档案人才,档案工作往往由非专业人员负责,资源的利用率低。档案资源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需要跨学科的人才进行整合和利用,但是目前高校档案馆缺乏跨学科的人才队伍,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往往局限于某一学科领域,难以发挥档案资源的综合效益。
4 档案资源开发释放思政育人价值的路径探讨
(一)实现跨界合作,推动档案资源融入思政育人体系
将档案资源融入思政体系是为了通过档案资料的研究和探索,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被列为国民教育的首要任务,体现了我国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高校肩负着传播知识、理念、真理的重任,同时也肩负着铸魂、育人的重任,这样才能造就一批拥护党、忠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青年学子。档案资源可以用来讲述历史事件、人物及其影响,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进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和民族自豪感。通过档案的呈现,学生能够感受到历史的丰富内涵,从而形成对于国家、社会、民族发展的全面认识。档案资源中记录了各个时期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可以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念的引导和教育。学生通过研究档案,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的价值取向和社会风貌,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我们应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深入推进档案资源跨界合作,持续寻找档案文化发展的突破点和创新点,提炼出具有优良品质、体现民族精神、拥有时代气息的文化元素,将档案中的文化元素进行转化与展现,并把它们创造性地转换成档案文创产品、档案书籍、叙事绘本、档案展览等。将档案资源与当前社会热点、重大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档案资料,深入思考和分析,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和价值判断。加强对档案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开发与网络化展示,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发档案资源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数字展览、虚拟实验室等,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强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其纳入到思政教育体系中,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思想教育资源,推动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
(二)提升综合素质,打造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利用档案资源打造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一项创新而有效的举措,它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拓展教学手段,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水平。“为党管档、为国家守史、为人民服务”是档案工作的使命,只有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的档案工作者,才能够确保档案工作一直在正确的政治方向上不断前行。通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教师可以掌握档案资源的利用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组织档案资源相关的培训课程、研讨会等活动,引导教师深入研究和利用档案资源,将其运用到日常的教学课程中,不断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利用档案资源进行思政教育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资源的多样性。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授课时,教师不能只是“机械”地给学生灌输知识,更要关注对学生的动向,引导他们提出问题,让他们边听边想,使他们感受到历史的洗礼、时代的风采、人物的精神。
教师可以结合档案资源设计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讲座、展览、虚拟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利用档案资源进行思政教育可以拓展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档案资源设计多媒体课件、互动教学平台等,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对档案资源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者对档案资源的认识和利用能力,推动档案资源在思政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和深度发展。
(三)融入社会课堂,拓宽多元化实践育人渠道
档案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可以为多元化实践育人渠道的拓宽提供宝贵的支持和资源。通过充分利用档案资源,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其全面发展。组织档案展览和展示活动是一种常见的实践育人方式。大学档案馆和校史馆是高校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又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学校和社会机构可以利用档案馆资源,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和展示活动,如历史档案展览、文化遗产展示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和文化的底蕴,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和文化素养。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文化体验活动是一种生动的实践育人方式。利用档案资源,可以组织学生到历史文化遗址、博物馆、图书馆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和文化体验,让他们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远,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开展档案文化创作和艺术表演活动是一种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实践育人方式。利用档案资源,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档案文化创作和艺术表演,如历史文化书法、绘画作品、舞蹈表演等,让学生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实践育人体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5 结语
在文化记忆的视阈下,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思政育人具有重要意义。档案记录了历史的脉络,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和文化的沉淀,在思政育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深入挖掘档案资源,我们可以唤起民众对历史的思考与认识,培养他们的历史使命感与文化自信心。同时,档案资源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平台,帮助他们理解和感悟历史的厚重,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因此,我们应当充分重视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强档案教育与思政育人的融合,为培养具有民族情怀、文化自觉和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孟繁欣
《档案管理》2024年5期
《档案管理》
杂志社编辑部
《档案管理》
杂志社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