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创业板50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文摘   财经   2025-01-08 17:58   上海  


正文共1586字,预计阅读4分钟


今日复盘与热点聚焦:

📌A股三大指数今日探底回升,截至收盘,沪指涨0.02%,深成指跌0.54%,创业板指跌0.98%,北证50指数涨1.27%。全市场成交额12576亿元,较上日放量1685亿元。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飘绿。板块题材上,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零售、互联网电商板块涨幅居前;农业、有色金属、稀土板块跌幅居前。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跌0.86%报19279.84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09%报4307.4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0.84%报6990.65点,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跌0.54%报3611.07点,大市成交1683.97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额为148.73亿港元。苹果概念股跌幅居前,医药、地产股走低。


👉两部门: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国家发改委:购买空调产品最多补贴增至3件 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产品增至12类

👉国家发改委: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

👉商务部: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中,购换新能源汽车比例超过60%

👉国新办1月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有关举措

👉上海:允许在上海市设立外商独资医院


*以上资料来源:iFinD,截至2025/01/08





在昨天的《创业板50在成长资产中的定位是什么?》一文中,我们提到,在2025年可能会出现的成长主导的结构性行情中,诸如创业板50指数此类的创业板核心资产,代表了科创板企业、港股科技龙头之外,较好平衡了稳健性与成长性的那一类标的,与前两者结合互补或令投资者的配置方式更加丰富和灵活。


作为一条近5年维度上最大回撤达到59%的指数,创业板50自然有着比较充分的修复空间。这种弹性在宏观政策转向或流动性充裕的环境中又有望被进一步放大——自“924”一行一会一局于国新办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布会宣布降准降息和支持股市后,由货币政策牵头、财政罕见协同的国内经济刺激逐渐铺开(详见《2025年A股投资怎么看?》),增量利好纷至沓来的情况下,A股市场闻风而动,创业板50指数“924”以来更是上涨35.82%,几乎倍于同期沪深300指数(18.16%)。(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50107;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或承诺,请投资者关注指数波动风险)


不过,与上一次在2021年出现的阶段性高点相较,创业板50的修复之路仍然有的要走。也就是说,虽然当前的流动性宽松预期或能对市场交投形成有效托底,令成长板块有望持续受益,但要使一个板块持续走强,最终还是得回到基本面的景气周期上


如我们昨天所拆分,新能源与医药产业在创业板中举足轻重,也因此,在2019~2021年间,受益于这些领域创新和发展势头的迅猛,创业板、尤其创业板50指数的表现相当亮眼:


◎资料来源:WIND,20180102~20250107;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或承诺,请投资者关注指数波动风险


然而,在市场化的环境中,产能过剩始终是制造业的一大隐忧,即使是存在技术加持的先进制造,快速的商业化推广也可能带来供过于求的局面,并导致厂家陷入“价格战”的内卷式竞争,最终迎来行业落后产能的大范围出清——类似的故事在锂电池、光伏等新能源领域屡见不鲜。尤其在2021年后,逆全球化思潮的涌现令全球供应链出现堵点甚至部分断裂,进一步加剧了制造业需求端的萎缩。伴随着包括先进制造在内、中国制造业产能进入去库出清模式,以之为权重的创业板也迎来了一波大调整


也就是说,在流动性不构成重大挑战之后,困扰创业板50的核心问题或许就是新能源、半导体、工程机械等先进制造产能周期何时回升,并带来相关上市公司的盈利修复


国泰君安指出,从产业周期规律来看,我国先进制造行业产能周期约5~6年,从2019年开始的上行周期计算,当前主要过剩的先进制造行业均处于周期低位区间。考虑到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综合整治‘内卷’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在此之前已有不少行业开始进行自律性约束(如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频频发声引导组件价格,详见《光伏的回归说明了什么?》),市场层面特朗普关税政策和国内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所带来的需求压力又可能加速落后产能出清,企业、政府、市场的合力之下,新能源、半导体、工程机械等先进制造业产能周期有望更快在2025年见到拐点(*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24年11月15日发布公告,宣布自2024年12月1日起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具体包括取消铝材、铜材等59类产品的出口退税,并将成品油、光伏和电池等209类产品的退税率从13%下调至9%。)


◎资料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20241227


至于什么样的公司更可能在这一轮洗牌中迎来估值重塑,同样如我们在《光伏的回归说明了什么?》中所述,仍然是头部企业有望凭借规模优势、成本优势、销售渠道优势以及资金实力渡过行业低谷,通过技术革新和资源整合实现持续成长,即大盘龙头不仅在资金面上更占优势(风险偏好匹配、机构化审美),基本面同样存在共振:1)出海机遇显现叠加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打开需求空间天花板,并购重组加速提高市场集中度,打造国际化平台型企业;2)无论技术“赛马”还是供给出清,大型企业资金储备充裕,有利于更快速完成效率提升,构建面向全球竞争的综合实力。


◎资料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20241227;注:龙头指总市值30%以上的公司,中尾指总市值50%以下的公司,数值为样本公司现金流为截至2024年Q3近4个季度的均值


而通过我们昨日对创业板50指数的详细拆分,对于其大盘成长这一特征,想必大家都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如果说市场正在震荡中企稳,那么低估值龙头的价值回归或能成为活跃资金的重要抓手。在这一层面上,我们或可持续关注创业板50。



END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华泰柏瑞指数投资
做有趣的ETF知识分享👀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