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1782字,预计阅读5分钟
﹀
﹀
﹀
今日复盘与热点聚焦:
前阵子各家财经媒体纷纷报道了一个现象:不少银行的大额存单年化利率已经跌破2%,以四大行为例,不同期限的具体利率范围已经来到1.15%至1.90%(资料来源:中证报、证券日报、财经网等,20241101~20241112)。从理财的视角来看,传统的银行储蓄似乎已经较难跑赢通胀。这恰是低利率时代的一个缩影,也意味着投资者需要寻找其他渠道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及增值。
自然而然地,金融改革下积极向“投资市”转变的股票市场成为了大家考虑的对象(相关阅读:《为什么我们看好A股市场?》)。这也是红利策略近年来备受欢迎的原因之一,股息收入作为资本回报中相较价格变动更显稳定的部分,不仅能够吸引理财市场向权益市场溢出的资金,也令高股息股票或组合有望成为长期资金的重要底仓。
不过,我们也能够发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例如市场情绪显著改善或流动性显著松动,投资者似乎难免对高成长性资产更加青睐。尤其在科创产业由发展的辅助角色向核心角色转变后,科技创新不仅仅是为了突破外围封锁、实现关键领域的自主可控,更将承担起“畅通国内大循环”、带动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使命,市场对于科技成长的中长期上行共识因此日益夯实。
量化而言,据民生金工资产比较框架,当前市场成长性资产优势逐步抬升,体现为:1)已经有成功商业模式的实际成长型公司业绩开始回升,2)还未完全验证的预期成长型公司分析师预期保持扩张,因此无论偏大盘还是偏小盘,两者作为改善较为显著的成长资产都具有持续的吸引力,市场边际资金有望集中大量配置。
◎资料来源:民生证券
如果说我们认可科技成长是当前一条明确的投资主线,那么具体该看什么方向呢?
话接前文,科技创新要起到“畅通国内大循环”、带动传统产业升级的作用,一条具体的路径可以是这样:以产业链中的大型核心企业为主体,打造覆盖上下游中小企业的一体化数字平台,以各家企业的产能、产品等数据为驱动,构建更加牢固,可替代性更强的网状供应链体系,那么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协同效率和抗风险能力就可能得到本质提升。
——正由于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起到乘数作用,依托于数据要素的经济循环新模式,我们得以在人口红利消退和土地升值潜力下降的历史新时期盘活生产力、找到“第二增长曲线”。说白了,大家津津乐道的AI也好、自动驾驶也罢,核心都是数据要素,都属于数字经济的范畴。
◎资料来源:华泰柏瑞基金绘制
如图所示,通信、电子、互联网、计算机这四个板块本就存在产业链传导规律,在数据量爆发式增长的5G/6G周期,这个大科技集合或也将遵循“底层科技→上游应用”的路径进行轮动,例如AI便是算力与互联网的结晶,自动驾驶又可以视为AI在汽车这一终端上的应用。当技术革新与国产替代两条逻辑产生共振,这些互相咬合的齿轮转起来,都可能牵动千亿以上体量的更新重塑。
又或者将这些板块按照各自在数据产业中的位置再拉出一条投资链条,我们还是能得出“一荣俱荣”的结论:
◎资料来源:华泰柏瑞基金绘制
——尤其在数字基础设施日益搭建完善、数据产业政策逐渐落地的当下,数据要素加快流通,游戏、出版、影视、广告营销、金融科技等更多关于应用端的线索逐渐生成,从数字基建到这些被AI赋能的场景,如此也就不难理解前文量化模型中资金对于成长资产业绩改善的认可。(相关政策:20241129《关于完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更好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20241123《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20241012《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实施规范(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稿)》等,以上均来自国家数据局)
◎资料来源:华泰柏瑞基金绘制
说到底,投资者参与科技投资时,很难将这个内涵丰富的大集合拆开来看,哪怕从即时性出发,一旦消息面上有了什么动静,以上这些板块往往是交织上涨的。也就是说,宽基式的指数投资可能是更适合科技投资的方式。看一看今日单一行业主题指数与科创板及创业板指数各自的表现,大家无疑会有更直观的感受。(资料来源:WIND)
至此,通过这几天的论述,我们已经较为完整地拼接出科创投资的逻辑:
外部博弈加剧+内部增量需求共同推动数据要素主导的经济循环新模式加快生成,这一轮从“底层科技→上游应用”的大变革赋予了科创相关板块难得的投资机遇,随着这些板块走向盈利兑现,低利率时代更具性价比的投资选择或也正在浮出水面;
而无论是出于降低投资难度的目的,还是尽可能把握全产业链机会的目的,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等指数可能都是较为理想的投资工具,我们可以用指数组合的方式实现对板块的系统性配置,也可以适当择时调整不同风格科创指数的阶段性权重,例如在当下的经济复苏初期或就可对小盘风格的科创200指数多一些关注。
END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