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教书的人本质上是一类人------
具有很强的表达欲以及敏感的内心。
表达是一个需求,也是一个耗能的动作,
得到好的表达机会,能够酣畅淋漓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就相当于一个心理按摩。
我常常认为,好的老师事实上是天生的,
天生的表达欲,以及天生的表现和表演天赋。
有时候在课堂上,信手拈来,随口说点什么,
能够让学员非常开心,能够让课堂有非常好的氛围,
这时候老师内心一定是充满成就感的。
很多时候,老师去上课,一方面是赚钱的动力驱动,
另一方面,是成就感的动力驱动。
应该说,这是我喜欢教书的第一个理由,
我需要并且喜欢有个平台,可以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事实上,你会发现,
现实世界里面,你想找到特别好的倾听者,
听你表达你所有的观点,见解,情感。。。。。绝非易事。
第二个理由,
本质上来讲,我更喜欢一件能够确定结果的事情,时间地点人物,details。。。。
而不喜欢一个盲盒。
指导学生考试,本质上是一件具备相当强确定性的事情。
一个学生能在某场考试中取得多少成绩,
这个结果其实作为老师是可以事先就知道的。
你知道你要让某位学生考到多少分,
你应该有动作ABC , 应该有练习一二三。。。。。
当然,学生不见得能够百分百地按照你的要求做到位,
但是你总是可以通过检测和观察,知道学生做到的程度,
由学生做到的程度,再来推算,他们能够达到的进展。。。。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一件高度确定的事情。
很多事情上,付出其实不一定有回报,
或者说你很难用一个函数表达,付出多少,能够收获多少。
而考试这件事情,其实是高度符合函数模型,具备一定的规律,
平时练习到什么程度,准备到什么程度,能够达到什么程度的结果。。。。
就这个特点,就让人心里充满安全感。
有一个点,是很多补习老师都认同的。
---------- 个体补习老师内心会有孤独感。
补习老师的工作时间是和大部分职业都相反的,
而因为是个体,所以也没有所谓的同事关系,
所以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与社会有所脱节。
有的人会问,那为什么个体补习老师会采用个体的模式呢?
因为以前是存在机构模式的。
我个人的感觉是这样的,
一旦个体补习老师做了一段时间的个体,
ta就会发现一个模型,
就是当你的单位时间价值越来越高的时候,
你就会觉得做其他的事情带来的收益远不如精进自己带来的收益。。。。
老师会发现,同样的时间,你用来备课,刷题,总结,精进自己,
你得到的收益会远大于你开个机构,招人,培训,管理。。。。。
精进自己带来收益是一件高度确定的事情,
而其他动作则具备高度的不确定性,而且应该往往最后发现,
这些动作变成一种消费,满足自己其他的需要------作为社会属性的需求。
所以一个个体老师做其他的动作,
其实是一项奢侈的消费------消费自己的时间。
我想,真正有做过超过两年并有所小成的老师一定能够理解以上的表达。
所以说,个体补习老师这种角色,
具备某种矛盾性。
首先,你能做得好,说明你是具备较强表达欲望的一个人。
但是你的单位时间成本模型又会让你倾向于把更多的时间投入自我的精进,
而不是社会交往。。。。
最近需要上一些网课,
网课的两个字的核心不是网,
而是课。
网课所需要准备的程度远远大于线下课。
作为线下课来讲,
老实讲,备课并不是非要不可的一个工作。
因为数学的属性,作为老师,你只要脑子里面有个框架,
有个解题思想(翻译,盯住目标,特殊化) ,
基本上中学的数学题目都手里,都可以用这个框架去解题,去讲解,
有个统一的思考体系就ok,
再加上课上有个好的精神状态,
好的心情,
你就具备上一节好课的要素。
网课不一样,网课中对于学员的即时反馈的把握是比较弱的,
所以你要备一定的课,
需要把握难度,把握节奏。。。。。
这是具有一定难度的。
所以,我中间其实停课一周,
因为我既需要备课,又需要备心情,体力。。。。。
其实,外界,行业外人士,对补习老师存在某种程度的误解,
他们不太理解补习老师的生活状态,或者这个职业的价值。
但是我一直是比较自豪作为一个补习老师的,
我非常清楚,作为一个补习老师能给学生带来的转变。
我前两天和一位老师聊天,
用到一个词,叫做“局部社会地位” 。
非在读学员,没有子女在外学习的人中,
他们往往对补习老师存在某种“轻视” ,觉得不过就是家教,和家政服务一个性质。。。。。
但是对于你真的改变了孩子的学习状态的家长来说,
他们是比较尊重和看重你的。
这是“局部”的含义。
好久没写,因为行业有点“过街老鼠” 。
偶尔写一写,说白了,还是“表达欲” 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