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师按:
以下这位网友的回答我觉得非常实在,
分享给广大学员。
我当年还在上学的时候,就是你所说的上课睡觉,但考130多140的人。
我觉得你赢不了这类人。
我分享一下当时的体验感受。第一,老师讲课,肯定是按着照顾大部分学生的速度进度去讲,对于班里前5%的学生来说,讲的太慢了。单位时间内,认真听课的收益远不如自己去学更深的内容。第二,我会非常看重学习效率,而不是学习总时长。我研究了自己的体质,在晚上学习效率非常高,但白天很困。所以我会选择白天上课睡觉,但晚自修,还有放学回家以后疯狂学。
所以,认真听课,就还停留在老师的进度,也就是大部分学生的进度。
当老师在讲《荷塘月色》的时候,我晚上回家已经在看《资治通鉴》,为议论文的例证素材做积累;
当老师还在讲数学定理的时候,我晚上回家就已经在总结数学方法,例如幂函数的题取对数,一堆根号相加减求最值的题用数形结合等等。
后来,我还去研究了一下,那些看起来特别努力,成绩还是比较一般的同学。我发现,差距远不止所谓的领悟能力,也就是“看一遍就懂”的能力。
更多的是规划学习方法的能力。咱们的参考书,每一章开始,都是有知识架构图的,就是本章的知识的浓缩总结。同学们都是跳过这一部分,直接去后面做题。而我会优先把这些总结默写下来,最后能把整本书的知识点像目录一样,放到脑子里,然后再在每一小节里加入常见的做题方法,和错题集。以后做题刷题,目的就是丰富这些方法和错题集。
这样,考试每一道题下来,我一眼看出来,是这题考察哪几个考点,该用什么方法,哪里容易挖坑,一目了然。
另外,每次考试,我都有个目的分数,然后拆分这些目标。再在这些目标的达成情况,去规划后续的学习计划。举个例子,我目标考650分,拆分下去,语文目标120(语文不太好,所以目标分数定低一点),数学140,英语130,。。。。。等等。然后语文再拆分,古诗词背诵只能扣多少分,阅读只能扣多少分,作文只能扣多少分。最后考试成绩出来,看看哪里没达成,没达成的部分,就是接下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反观那些“努力”的同学,可能刷题的数量和时间是我的几倍,但他们几乎都没有规划过,也没总结过。有同学来问我题,我反问一句,你先回答我这题考察什么考点,他们都支支吾吾说半天。我又问他们,这次考试目标考几分,没有一个回答我具体分数的。
所以,比你厉害的人,他们有可能脑子里有你从来没有意识到过的一套知识体系。
插一个故事。最近我在组乐队,然后原主唱因为怀孕退出了乐队,我去问她,最近好多人来面试主唱的位置,我应该怎么选。她居然讲出了一套理论,令我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候选人唱中文歌和英文歌都要考察,因为中文歌和英文歌的共鸣位置不一样。我当时震惊了,wtf,平时只觉得她唱歌好听,没想到居然要看气息,共鸣,支撑,音程等等。。。
最后分享一个干货,如果你成绩已经很好了,已经99分,想达到100分(其实99分到100分差距是很大的,因为卷面只有100分),你可以参考以下学习方法:
教别人,可以百度一下学习金字塔。教别人,是学习效率最高的方法。学习效率最低的方法是听课。其次是自己做题,再其次是讨论,等等。教别人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有些地方卡住了,不知道咋讲,其实恭喜你,你已经发现了自己那里没有100%搞懂;
用出题者的思维去做题。甚至,自己去出题。你能出一套数学卷子(可以找资料,也可以是你曾经做过的题),那你一定数学能考140以上。能出题,能出一套卷子,说明知识点在你脑子里已经滚瓜烂熟了。这题考什么知识点,这30题考50个知识点,那我得出复合的,考多个知识点的题,啊对了,以前做过一道类似的,就考这几个,但记不太清了,就按着这个出一道题试试。你会发现,一开始根本出不出来,然后也知道,哪里没有烂熟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