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易经实解》(老刘说易经)——儒家和《周易》

文化   文化   2024-08-19 19:01   辽宁  

儒家和《周易》


中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从伏羲时代到现在一直如此,儒家治世的基本思路是“礼乐治天下,政刑辅之”,即先以礼乐导正人心,之后才是具体的政令和刑罚等。
《中庸》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讲的就是导正人心的原理。人类社会是由众多个体组成,每个个体都由各自的心主宰,每个心的运作都基于“天命之性”。所以,人世间的万般变化,皆以此作为根本之处。天下人虽然各有不同,应对人情事变都应当依循此理;世间无论古今圣愚,用世想要通达顺畅,都必须通过“和”这个途径来实现;治世想要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也必须通过“和”这个途径来实现。
从个人修身正心角度来说,能致自身“中和”,就是“修己安己”;能致一家“中和”,就是“修己安家人”;能致天下“中和”,就是“修己安天下”。这就是“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道理所在。
人皆顺天命之性而生,应该尽性知命而生,君子能做到俯仰无愧,对天能尽天命之性而没有丝毫愧疚之处,对人能尽己性之诚而没有丝毫惭愧之处,内省无恶于志,外感不疚于心,覆载之内,皆旷然顺达,以一腔浩然之气坦坦荡荡行于世间。这是儒家的人生观。
儒家用世行事强调“穷则独善其身(志向),达则兼济天下(事功)”,先明道后行道,即先志于道,以道存心,之后才是建功立业和自身的安富尊荣。
儒家根本典籍是六经:即《周易》、《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春秋》。
《礼记》和《乐经》讲的是礼乐教化天下之事;《尚书》和《春秋》是以史为鉴讲治世之事,《尚书》以千年为尺度说镜鉴得失,《春秋》以百年为尺度说镜鉴得失;《诗经》是说立教的根本是出自情性之正,《诗经》中歌颂的美好都可以效仿,抨击的丑恶都要引以为戒,一切修身和社会的问题都是思想问题,思想正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周易》是六经之首,上经讲天道,下经讲人道,通篇是说宇宙间的大道真理,“道”是天地万物所依循的法则和秩序。皇天无亲,惟德是与,人能洞悉大道,才能真正“与天地准”,看明白活明白,在用世中才能“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人偏离“道”必然会受到上天的惩罚,“天刑其身”就是对有形之体的各种损害;“天刑其神”就是对无形之神的各种损害。


注:关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理解。“天地不仁”指天地以道为本,所以才能造化万物。天地的运转只是按照大道运行,对待万物都是一样的,能法天则地的就生生不息,不能法天则地的就予以惩罚。如果天地有仁爱之心,为什么要创造人类的生命,又让这个生命走向死亡呢?如果天地以物为本,就必然会害道,有人的念虑在,也就不能造化万物了。

天地既没有仁慈之心,也没有冷酷之心,只是以道为本。正是因为天地无恩无亲,才能无任何偏私地泽被万物,化育万物,衣养万物。圣人居天道治人道,也是以道为本的法天则地而行,不夹杂任何自己的性情念虑,所思所想所行所言的标准都是天地之道,所以说“不仁”二字。


吾辈学《周易》,目的就是洞悉天地万物所依循的法则和秩序,并在这个基础上顺应天命之性。以一腔浩然之气坦坦荡荡行于世间,做到真正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附录:治世的常识

中华文明演进的源头
志向的实现需要具体的载体,用世必须具备融入人群和社会的能力,能通晓人性,明白事理,才能谈到治世之事。能通达易理,必然能义理通达;如果义理不清,谈兼济天下就是笑话了。
人类之所以能走出蒙昧蛮荒,就是因为人能开启灵智,依循大道裁成辅相,建立规则体系和秩序,人之所以为人,文明演进的源头就在此处,没有这种规则体系就不可能形成社会文明体系。
规则的作用绝不仅是约束人们的行为,更重要的是保证秩序,使文明社会体系能够更好的存在与发展下去。规则须符合这种内在的无形规律,这就是圣人说的大道。圣人治世只是依循天理大道,否则所治迟早会被推翻与改变;而另一方面,规则的崩溃也意味着秩序的崩溃。
礼法和文字
从三皇五帝时代开始,中华天子册封各部、治理天下时,都要统一祭祀、颁布历法、实行礼法,并制定各部公认的盟约。这就是天子推行教化的一部分,教化的形式与内容就是礼法。礼法并不完全等同于现在的礼仪和法律,但它同样是一种行事的规则,违反这个规则就会受到指责或处罚。对什么样的行为施以什么样的处罚或评价,也属于这种规则体系。
因此,礼法是历代/人所自觉的行为/以及社会规范总结,在太昊(即伏羲)开创中华时,已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而朴素的体系。
后世天子,不论是青帝、炎帝还黄帝世系,一直到帝尧时代,大体都遵循一种朴素的原则。比如出了什么事情该怎么处理,应召集各部君首共商,处理的依据往往来自于古代贤君被共同认可的处置经验。比如在轩辕为天子时,曾出了什么事情、轩辕是怎么处置的,到了颛顼为天子时又出了类似的事情,那么就遵循同样的处置原则,或者以之为参考,根据实情稍加变化。那么此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事情呢?那就由颛顼帝与各部君首共同商讨出一个处置方法,这种处置方法又成了后世所参照的原则。
颛顼帝处理了这样的事情,到了后世帝尧为天子时又碰到了,就可参见颛顼帝的处置方式。而这种参照是否恰当,需要帝尧天子与各部君首共商。依前人之判例而断,在朝之君首共决,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一套礼法体系。
礼法本身也是一种传承积累,无书无典之时,或口口相传,或依靠某种神通[神念心印]相传。但很显然,神通是不可能推广的,口口相传难免有讹误,甚至也不可能记述得完备真切。到了帝尧的年代,这种方式已经很难适应需要了,其弊端越来越明显。于是仓颉(史皇氏)造字为文,并以文字为载体,记录上古以来所能搜集到各种史料。上古无书,先民结绳记事,伏羲(太昊)创画八卦之符,可用于计数、喻事,仓颉造字的原理,是沿袭八卦以象明意,从这个角度来说,汉字系统可以看作是易经的承袭。
这些史料后来传给了皋陶,皋陶便以文作书,为中华编九典。他整理、修订自古以来的礼法规则,考“太昊之规”、“神农之衡”、“轩辕之绳”、“少昊之矩”、“颛顼之权”,根据天下所需,制定了正式、明确的礼法体系。
《礼记》说士“夙夜强学以待问”,“夙夜强学”是指刻苦学习的态度;“待问”指士时刻等待上天给予自己施展抱负的机会。从治世的角度来说,儒家弟子学习《周易》,先要明白治世的基本常识,也就是“礼乐治天下,政刑辅之”的道理,运用所学易理兼济天下。


刘长志

儒学学者、阳明心学践行者

我知道你手一滑

就关注了

刘长志
刘长志,儒学学者,知名作家。其人宗于道,贵于贞;其学源于先秦圣人,学不师授,以循理恬愉为务,以合天地之道,通万物之机为乐。其志以正本清源为己任,甘为木铎,弘圣人之道于天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