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游学主题分享】做事上磨功夫的体会

文化   文化   2024-08-19 19:01   辽宁  

做事上磨功夫的体会

在传习录【039】论为学功夫中提到“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可见为学的功夫在初学的时候需要通过静坐等方式来收束心猿意马,这个之前介绍过很多次,这里不再赘述,今天重点和大家分享一下日常的省察克治功夫,即是事上磨的功夫。

要做一件事前必须知道做这件事儿要达到的目标是啥,才知道走什么样的路径能达到,事上磨也一样,我们磨的目的是啥,磨的又是啥呢?在《大学》里有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刘老师之前讲过,包括《大学问》里也有明确的说“明德”的本体是“良知”,“明明德”即使明德明,就是“致良知”、使良知光明。那我们做事上磨就是要恢复良知的光明,磨的就是导致良知不光明的因素,就是私欲。《传习录》里也反复强调“念念存天理、去人欲”。

那我们要去磨掉这个私欲,就要认识它,抓住它,才能对它有所动作。私欲是什么呢?这里说的要磨去的“私欲”不能等同于我们常常说的“欲望”,比如说赚钱养家,想多赚点钱这是正常的欲望,但是多了非分之想的赚钱欲望,比如偷盗、受贿、抢劫等方式获得钱的欲望就是私欲,就是过与不及的部分才是我们需要克除的。老师总结私欲多分为“好名、好色、好利”,我自己体会也是如此。这样说起来只是理论,还没有特别的可操作性,就是这个私欲只有被自己觉察到才有下手处。

那如何能够觉察到我们的私欲呢?我自己体会根据修习心性功夫的阶段有几个时机和方法:

第一种:事后的省察克治。这是我们大部分人想做就能够做到的,比如有的人喜欢写日记,一天结束,静下来看看自己一天的得失,这时候善于反思的人会去思考一天中做的事,浅层次思考是看看事情做的是否妥当,好与不好的地方在哪儿,以后能有什么借鉴。稍微深层次一点的思考是看看做事过程中自己心理活动是咋样的,这时候也许会发现一些自己虽然一事上处理妥当但是心里动机不纯粹的,这种情况有时会惊出一身冷汗,庆幸自己幸亏没被心里动机带偏。我们现在很多时候用的实际上是这种方法,就是事后诸葛亮,或者自我开导式。举个例子,今天教育孩子了,动手打了一巴掌,回头反思不能这么教育孩子,尤其不应该打他,心里一顿建设,好,一段时间确实能够克制自己的脾气,对孩子温柔以待,但是某一天突然一件事可能情绪又崩溃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种方法下尤其浅层次的思考只是就表象去做,而不能真正找到潜藏在背后指挥我们行为的私欲到底是什么,所以也无从说连根拔起,不再复发。这就像我们治病,看到发烧了就吃退烧药,退了再烧,反反复复,如果没去找发烧的原因,很难能够一下药到病除。

第二种:正当时觉察。这是我们心性功夫已经有一定进展或者天生之质比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做到的。之前提到初学时收束心猿意马,触摸心体,感知到气机流行就算入门了,这个我说一下自己那个阶段的体会,我明显地感知到气机流行是在开始静坐三个月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就感觉黄庭附近好像乌云磅礴走泥丸,就来回动,我当时以为这会是常态,后来再往后就慢慢没有那个感觉了,除非我气机异常或者主动推动气机流行才能有明显感觉,后来我体会到,如果你身体上没有什么毛病,喜怒哀乐未发的时候,气机一般就是正常流转,你不去特殊感知,它就那么按照自己的规律流行,你能体会到正常,当有异常出现的时候你就会感知到,比如生气,尤其生闷气,一生气的时候你的气机就好像风急浪高一样涌动起来,自己用提气说话来感受黄庭处的气机异动。这儿需要注意气机正常并不代表平常不动就是正常,这种感觉每个人或许不同,我就不详细描述我的感受,否则容易立一个象让大家去找,这样容易适得其反,这也是静坐时容易造成的一个误区,按照某个听说的想象的状态去找感受,这不行,得让感受自然流动,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正当时觉察就是事情在发生的瞬间因为一个气机的小波动导致心里那么一动,就知道有事发生,这个时候看这个事,看这个意动上是否攀附了私欲,如果攀附了,停下来去克除私欲,其实发现私欲私欲就差不多消失了,一般不消失说明私欲牵引比较大,就是出现那种明明知道不对还舍不得改正,这就是意不诚了,存在自欺了,这种私欲克除需要“勇”,要拷问自己,要象阳明先生说的“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这儿补充说一下,从气机上不能觉察的时候也要在心里觉察到“有事”的时候去过筛子,筛筛私欲是否攀附了。其实只要你想,每个人都可以知道自己心里的一举一动,也知道是非,只看你愿不愿意去正视,愿不愿意去克除私欲。

第三种:时时戒慎恐惧。这个就要求更高了,也是我们做事上磨功夫真正应该去做到的。这种状态就是良知时时在线,且能做到对良知所知不自欺,是则是,非则非。这种良知所知的是非是自己知道而他人不知道的,这就是做功夫的地方,戒慎恐惧就是时时内心有那么一根弦,这根弦保持良知在线的同时监察自己是否做到诚意,也就是是否按照所知的是非去做,去存天理去人欲。

通过事上磨,做到念念存天理去人欲,使得过与不及的私欲越来越少,这样会发现有很多事情面对的时候自然而然不再会有大的偏差,就像传习录中说的如果没有做盗贼的心自然不会有做盗贼的念和行动起来,举一个例子:曾经我对婆婆没有什么挑剔,只是感觉是我爱人的爹妈就跟自己的爹妈一样,结果有段时间在日本出差,和有个同事天天在一起,每天她都跟我在说她婆婆怎么怎么样,有什么地方不好,慢慢的在我心里也开始做类比,突然发现自己也会挑婆婆的不是了,这种心念一直到现在我有时候都不能恢复到以前那种没有挑婆婆心念的那种快乐无忧的状态。所以说我们做事上磨不是给自己做心理建设,而是去私欲后的心无私欲挂碍的状态,这种情况下你会少很多情绪起来又克服的情况,而是无过与不及的情绪起来,就是那种“那都不事儿”的感觉。

事上磨是自己内求于心的过程,慢慢会对自己的心是如何作用的有一个越来越清晰的认知,知道了自己的心是如何动作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能大概知道其他人的心是如何运作的(这儿切莫意必固我,还是有差别,需要自己体会)。比如别人夸奖你,你会高兴,心性不强的人可能会骄傲、高兴的忘乎所以,对接下来的外部作用感知不足,这就是为什么那些谄媚的人会得到喜欢谄媚的人的喜爱。心性提高后,别人夸你,你是清醒地觉知的,接下来对方的任何举动你也是清醒觉知的,就好像你是一个旁观者一样,因为清醒,所以你有所判断,有所选择,而不是被牵着鼻子走。同理,你也能知道你的言语行动会在对方的心里种下什么种子,以道驭术,让自己更智慧地处理事情。(认知到自己的言行会在别人心里种下种子,就要谨言慎行,尤其在教育孩子、对待家人时。)

总的来说,我们学习阳明心学静坐不是目的,学习文字到滚瓜烂熟也不是目的,学会了一些应事接物的办法、甚至技巧也不是目的,我们要做的是时时做事上磨的功夫,事上磨重点不是学如何做的妥当,而是通过事上磨磨除私欲的攀附绑架,使得良知如明镜一样,不模糊、不变形,事物出现自然能如实照物,自然能做到自知,而后能知人,而后能自然应事接物妥当合宜。

刘长志

儒学学者、阳明心学践行者

我知道你手一滑

就关注了



刘长志
刘长志,儒学学者,知名作家。其人宗于道,贵于贞;其学源于先秦圣人,学不师授,以循理恬愉为务,以合天地之道,通万物之机为乐。其志以正本清源为己任,甘为木铎,弘圣人之道于天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