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帮扶基础答疑--阳明心学之心即理、仁义、动静等重点

文化   文化   2024-10-25 17:38   辽宁  

学习帮扶基础答疑

--阳明心学之心即理、仁义、动静等重点

针对新同道提出的问题,结合所学所悟本次重点讲一下阳明心学“心即理”这个点,以及仁义、动静等概念的理解。

问题一:一桶水里倒进一滴污水和倒进一瓢污水是一样的,似乎否定了修行者进度的合理性,变成了修十年只剩一滴污水和修一天还剩一桶污水的状态是一样的。如何理解?

这位同道的问题,我觉得应该是理解角度的事。一桶水里倒进一滴污水和倒进一瓢污水,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被污染了的水,都不再是纯净水,只是污染程度不同。一滴污水污染的程度轻,一瓢污水污染的程度重,但本质上都不影响这桶水不再是纯净水的事实。

《传习录》精金喻圣章节,先生曰“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

先生的意思是说,修心就像炼金一样,是个惟精惟一的功夫。炼金,按照程序步骤一点一点地剔除杂质,最后就一定能炼出精金。修心也是一样,修心就是做心性提纯功夫,减得一分人欲,便复得一分天理。假以时日,心体就会越来越精纯。我们修心修的是纯度,觉察到私欲就格除,觉察到就格除,将私欲和遮蔽全部格除掉了,复归至至善的心之本体,心体纯乎天理之极,纯度就和圣人是一样的了。如果心体有一丝人欲夹杂,就不是纯乎天理了。就像炼金,在杂质没彻底炼化之前,纯度是达不到精金的标准的。

同道认为,修心进度和纯度之间应该有个对应进度条,在纯乎天理和纯乎人欲的两端,过程中有个纯度进度的积累,这样理解并没有错,和书中以及老师讲的并不矛盾。同道可以再体会一下。


问题二:父母过生日,因下雨妻子背母亲10几米,晚上引起母亲肋骨疼痛(母亲瘦肋骨凸出),妻子没有自责,马上抱怨我没有搭把手。我也有点抱怨妻子,但现在是自责。请问仁和义怎样统一?

这个问题包含有两个点:一个是事情本身的处理问题;一个是仁和义的正确理解。

先说事情本身的处理问题。在庆祝母亲生日这件事上,出了点小状况,夫妻双方互相抱怨指责对方。根子上还是外求因素导致的,妻子和丈夫同时用不同尺度的两把尺子去丈量,结果当然会不一样。凡事先定性后定量,分清轻重缓急,同道的处理没有抓住这个大原则。

儒家的处世准则是忠恕之道。忠是尽心无私,恕是推己及人。忠和恕是体用本末的关系,主于内为忠,彰显在外为恕。吾道一以贯之,从“心即理”的角度来说, 就是以一心应万事,“一”对应“忠”,“贯”对应“恕”,“恕”是从“忠”发出的,所以能贯通万物。

在入世治世的具体应对中,能推己及人,就能物我贯通,自然有个生生无穷的意思在;不能推己及人,就会物我隔绝,只想着对自己有利,不管别人死活,就是损人利己,与天理背道而驰。人心是相通的,自己心中所厌恶的和别人心中厌恶的差不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单方向的推出去就是“忠恕之道”。以自己为中心,上下左右前后多方向的推出去就是“絜矩之道”。

还回到上边问题上来。因下雨妻子主动背起自己的婆婆走了10多米远,从定性角度来说,大方向大原则都是好的,首先应该感谢妻子的这一举动。根据描述,提问题的这位男同道应该在场。儿子在场,儿媳妇能主动背婆婆,其实是很难得的。首先她得愿意背,其次她还要能背的动。儿子应该对自己母亲的情况比较清楚,不管是自己背还是他人背,都要提醒注意母亲的身体,背的动作要轻柔点,小心点。

站在妻子的角度,下雨背婆婆走,老公不但没搭把手,还责备自己,心里一定会很委屈。女同志力气小,背老人时可能用力过猛,或许背的姿势不对,造成了老人肋骨疼痛或不适,只要不是有意为之,就不要再去指责报怨。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要分清轻重缓急,就事论事,对老人肋骨疼痛这个情况,抓紧去医院检查,采取卧床静养或者其他针对性措施去处理,以缓解老人的疼痛或不适。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改过贵“速”,要立即行动,随后对妻子和老人多加安抚。子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说的都是从自身查找原因。无需过于自责,于事和修身无益,反身内求是很有必要的。

中华民族是易经民族,注重“和”的文化,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理都是从两面讲的。设想同等情况下自己去背丈母娘,如果换来妻子的指责埋怨,同样也会不舒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一下就明白了。

关于仁和义的理解。理解仁和义深层次要从易经乾坤两卦入手,“仁”对应乾卦,对应乾彖“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义”对应坤卦,对应坤彖“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来理解。“资始”是从“无形”层面说的;“资生”是从“赋形”层面说的。所以仁侧重指形而上的开始,义侧重指形而下的具体行为。形而上的开始,侧重指发心动念。如“麻木不仁,志士仁人”等。形而下的具体行为,指的是能具体看得见摸得着的范畴。如“不义之财,不义之举”等。

仁和义是一体的,不能割裂开。就像一棵树,根是生发之处,对应“仁”,地面上摸得着看得见的部分,对应“义”。如果把树从中间砍一刀,这棵树就变成了两段木柴,树就死了,就谈不上有生命力的树了。“天地之大德曰生”,失去了生生不息这个基础,再谈仁义无意义了。

儒家修心性是内外一体的,从仁到义一条线顺下来。所有外面表现出来的行为和自己本心是一体的,外面的行止语默是内心的彰显,有仁必有义,是一个“一以贯之”的事。做好内外一体,从实修角度还是要从仁这个根本上入手。仁侧重发心动念,格致诚正的心性功夫,就是从心念萌发处做功夫,如果发心动念不能合于天理,就要遏制它,在源头处连根拔起,自然后面就不会有不义的恶果。圣人畏因,凡人畏果。慎终追远的意思是“与其要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就是要从发心动念处慎微慎始。


问题三:初中时期是学生的转折期和叛逆期,有的不让干啥偏干啥,有的指出问题屡教不改,有的一夸就蹬鼻子上脸,该如何用阳明心学教育引导学生?

我不是专职教育工作者,这个领域没有太多发言权,只能从教育孩子和家长的角度,简单谈一下自己的理解,仅供参考。

初中生这个年龄段,大概在十四五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智还不成熟,三观也没形成,所以对老师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我觉得大的方向可以从以下几点把握:一是这个阶段文化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人生奠定基础,走正道别跑偏,身心健康比成绩更重要。二是最基本的要能够胜任这个时期为师者授业解惑的本分,不断提高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拓宽其他领域的知识面,正确传授孩子文化知识。三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师者要修身养德,敬畏师者这个职业。老师的一言一行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己正方能正人。厚德载物,说的是有多厚的德,才能承载多重的物。为师者德能配位才能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尊重。四是学校是学生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要正确区分孩子们的正常调皮和异常举动。学习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把学生做成标准件。厚德载物的前提是能“化”,对于顽劣异常的孩子心里要有数,把好底线,不要影响到其他学生,尽心即可。

《论语》“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女子与小人”,指的是心智不成熟的人,意思是与这些人相处是比较难的,彼此之间的距离、分寸难以拿捏,过于亲近他们就很容易蹬鼻子上脸,过于保持距离他们又会心生怨恨。对于这类学生,不可放纵也不可一弃了之。要注意分寸和距离,营造边界感,保持师道尊严。

《周易》蒙卦是讲童蒙教育的,中学阶段的教育也可以参考。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蒙以养正,圣功也。“利贞”落实在蒙卦里,有三层意思:

一是指先生教学要注意发掘学生的积极性,只有“童蒙求我”才能有最好的教学效果;答疑的时候要干净利索,要么解析的清晰正确,要么干脆不说,不能含糊其辞再三再四,这是先生的“贞”。二是指学生的学习态度要诚而不渎。端正态度,心诚而不亵渎,是做学生的“贞”。三是指先生如此去教,学生如此去学,教出来的学生才能桃李芬芳于天下,道统才能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这是做教育的“贞”。


问题四:阳明先生“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动心是不是就是指起情绪?是不是指信念的动摇?

这个问题包含的点比较多,可以从两个部分去理解:一是看问题的角度,分清内求和外求的区别;二是心学里“动静”的正确理解。

第一部分:看问题的角度。“世以不得第为耻”是以普通角度看世界,是从人道求有的角度,看的是结果,是外求。“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是阳明心学心即理角度看世界,是内求。两者区别很大。

人道求有,天道求无。普通角度看世界,评判标准是“有”什么,比如谁谁的孩子考上了985、211,张三家有钱,李四家有豪车,谁谁当的官大等等。心即理角度看世界,是把目光从外界收回来,向内求,以内心的良知作为评判标准,这个角度能让人立于不败之地。

心即理是阳明心学核心理念之一。心即理,简单的说,就是从个体、个体与外界交互这两个角度去理解。从个体的角度理解“心即理”,就是天命之谓性这条线。从个体与世界交互的角度,就是岩中花树“心意物”三者共构形成意识世界的那条线。

天命之谓性的角度理解“心即理”。《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从本源上说的,天命于人则命便谓之性。天赋予万物与生俱来的本然之属性,就是“天命之”的“性”。“天命之谓性”即“性自命出,命自天降”。世间万物应该遵守特定的秩序才能各安其位,生生不息。人有人的理,狼有狼的理,花鸟虫鱼各有各的理,这个理是天命所赋予的。

人类也有自己的秩序规则,上天早已把这种秩序规则放在人的心里,人类得此上天赋予之“理”生而为人。对于人来说,“性”就是上天放在人内心的实理。“心即性,性即理”,这就是天命之谓性角度理解的“心即理”。

个体与世界交互的角度理解“心即理”,首先要明白人和世界的关系。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从感官对外界感知开始的。眼耳鼻舌身意,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感觉到、意识到外界的信息,然后把获取的信息汇集起来传递到心(灵明),这就是知;心(灵明)根据得到的信息,对信息赋予主观意义并做出判断,然后对外界做出反应,并接受外界由此做出的应对反应,这就是觉,知觉是一条线顺下来的过程。

人和世界的关系,就是基于灵明感知为基准的“你来我往”模式的交互体系。心即理看世界的角度,就是一切以心为根本。譬如与人

聊天,你说一句,完了我根据你说的话往下接,你再根据我说的内容

再接过去,这样你来我往就可以聊下去了。

《传习录》岩中花树篇讲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心即理最核心的章节。人的意识世界建立在“心”、“意”、“物”三要素同时存在的基础上,“心意物”三者共构关系是从认知的根源出发,也就是从人类认知的基础来看待心物关系的。

发出和主宰“意”的“心”、“意”指向的“物”,以及连接“心”与“物”的“意”,这个活动过程,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缺一不可。如果是两者,你未看此花时,花是花,你是你,花在你的世界里是“寂”的状态。花没有进入你的“意”之前,花对你来说没有意义。所以意识世界的形成,一定要有“意”的参与。

在这个共构关系中,心是主观,物是客观,意是连接“心(主观)、物(客观)”中间的那个桥梁、通道。“认识”是一个主客共构的过程,既有主观又有客观。客观为主观提供素材、内容,主观为客观提供意义、价值等认知,所以心学不是唯心主义。

心学里的“物”不是独立于心之外存在的,我们感知到的“物”不是客观物的实相,而是投射到心中的映像。譬如一个杯子放在镜子前面,这时会出现两个杯子,一个是镜子外的,一个是镜子里的,镜子里的杯子是镜子外杯子的映像。如果将镜子比作心的话,镜子外面的杯子是客观存在,镜子里的杯子就是人知觉到的“物”。

人在和外界交互时,人知觉到的“物”投射至我们心内,“物”在投射至心中成映像的同时,“物”的“理”自然就随之进来了。天理落在花上就是花的理,花的映像通过“意”的通道来到了你的心里,那么花的“理”自然也随着“物”进入你的心内。这个“理”的获得是从人与花的交互中得来的,心物一体,就是交互角度下的“心即理”。

《大学》“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後;所恶于後,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也是心即理角度看人和世界的关系。“上下、前后、左右”,是古人说的“六合”,四方加上下包含了所有空间范畴。“絜矩之道”的立足点是中心平衡点,这个点就是以这个人为中心的整个空间范畴,以一心应万物。从这个角度说,正是阳明心学中“心即理”看世界的角度。

第二个部分,关于心学里对“动静”的理解。心学的“动静”,是以“循理”与否作为评判标准的。循理是静,从欲是动。只要循理,纵使万变,也不是动。从欲,即使心如枯井,也不能认为是静。

还用刘老师《庖丁解牛》的例子帮助理解。一个姓丁的厨师,杀牛的技艺精湛,可以做到十九年不换刀(其他厨师一年换一把刀)。丁厨师洞悉牛的生理结构,在他的眼中没有活牛。他解牛的时候,完全顺着牛的肌理结构走,眼在看、手在动,腿脚思维都在动,刀在牛筋骨间狭小的空隙间游走,刀到哪,肉、骨自然分离到哪,游刃有余。

对于牛来讲,牛内部的肌理筋骨,就是牛的“理”。对于丁厨师来讲,知觉到的是牛这个“理”,心中存养这个“理”,解牛中遵循这个“理”,这个“理”是不动的,虽然手脚思维都在动,但在“循理”这点上没加丝毫动作。循理而行,就是遵循自然之序,只要没有私欲扰乱,就是静。这个“静”指的是不看“理”之外的东西,不听“理”之外的东西,不作“理”之外的动作,所有一切都是遵循服从于“理”的。

《传习录》“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动静,所遇之时也。”心无体,感知功能就是它的体。心之本体是性是理,心之本体是不会动的,就像门轴的中心点是不动的,无论门如何开合,都要围绕着门轴转动。应对人情事变,只要处处循理,不是漫无目的瞎忙,只要自己的私欲不动,就是“未尝动也”。心之本体不动,动、静都是用,这就是“动亦定,静亦定”,体用一源。

“动心”就是心受私欲牵引而偏离了良知根本。“动心”了,就是心被“物”或私欲牵引了,被喜怒哀乐等情绪干扰了,说明抗干扰能力还需加强,心性水平还不够高。不动心就是能做到物来顺应,不着一分意思,保持心体廓然大公,就是得其心体之正,这就是阳明先生“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的真正含义。

心性运作的基本规律从内到外的顺序是:灵明→心→气机→情绪。同道问的动心是不是指起情绪?是不是指信念的动摇?这些都涵盖进去了,但情绪和信念离心之本体这个根本,已经向外偏出去太多了。就像在下游治水,费时费力,原因就是偏离水源这个根本太远了。

目前学习载体非常多,有老师授课、同道分享、大讲堂等。初入群的同道,在注重博文的同时,还是要认真研读《传习录》,《传习录》侧重做功夫,同道实修中所有的困惑和问题,都能在《传习录》中找到答案。温故而知新,与同道共勉!

刘长志

儒学学者、阳明心学践行者

我知道你手一滑

就关注了


刘长志
刘长志,儒学学者,知名作家。其人宗于道,贵于贞;其学源于先秦圣人,学不师授,以循理恬愉为务,以合天地之道,通万物之机为乐。其志以正本清源为己任,甘为木铎,弘圣人之道于天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