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之“知行合一”
第一部分:阳明心学概况
阳明心学,是阳明先生创立的,以心性存养为修身根本的内圣外王之道。阳明心学不是成功学,阳明心学是一种智慧。我们修习修的是心性,不是思维。有的人学了很长时间,懂得很多大道理,但碰到事还和以前一个样,原因就是你学到了很多知识,但心性仍然没提高。
《传习录》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典籍,共322章,8.8万字。“传习”这个词是从《论语》“曾子曰,传不习乎”这句来的。《传习录》包括上中下三卷。上卷是相对基础的东西,由徐爱、陆澄、薛侃等弟子记录和整理。中卷是8篇书信,由南大吉等弟子整理。下卷的主要内容是致良知,由钱德洪、陈九川、黄直等弟子记录和整理。上卷和中卷,先生在世,自己审阅过。下卷是先生去世后整理出来的。
阳明心学三要素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良知致良知,都是以心即理看世界为基础的。说个知行合一,已经包含心即理、致良知在里边了。良知和致良知,已经给知行合一的“知”限定了一个范畴,以导正知觉为前提的知行合一(循理)就是致良知。所以“知行合一”的“知”不是良知,二者不能直接划等号。阳明先生贵州龙场悟道后,以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教育龙场诸生,后在贵阳文明书院第一次提出了“知行合一”理念,成为先生的立言宗旨,也为先生一生所奉行。
第二部分:如何理解“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在前几年全国掀起“阳明心学”热时再度爆火,官方各大媒体、自媒体视频号、各培训机构、会议报告中高频出现,现在已经是个普通用语了。很多人一谈到“知行合一”,马上就想到,“知”不是“知识”嘛,“行”就是实践,“知行合一”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还有人把“知行合一”理解成我知道了,我就去做,还有的理解成言行一致。说“行”,大部分人都理解成行动,开始做事了就是“行”。这些观念都不是心学中说的“知行合一”。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知行合一”呢?
知行合一,是心性运作的基本规律,知行本体原是如此。阳明先生是从心体这个根子上来说“知”“行”的。知行合一,是如何让心性无遮蔽的彰显出来,讲的是本体无障碍的用。
1
什么是“知”“行”?
《传习录》里关于“知”的表述很多,知是心之本体;知是理之灵处;心之灵明是知;知之发动是意,意的本体是知。对“行”的表述最关键的有一处,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知行本体原本就是合一的,想不合一都难,除非人没念了,死了。
知行合一的“知”是知觉,知觉源自心体,是所有输入心体的信号总和。知觉的范畴是最大的,知识,知道、五感六识等等,只是知觉的一部分。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行”,不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一念发动处即是行,行是从起心动念开始的,“意”是内在的行。只要符合你内在“意”的行,都是知行合一。比如说手不小心碰到了火,被烫到了,手很痛,马上就收回来了。中间是不需要有思维过程的。知觉到了,马上就有动作。不可能手被烫到,再通过大脑好好思考一番“这是火,火会烧伤人,烧伤了手会很痛,所以要远离火”,然后才把手收回来。
为了帮助理解,老师把行分为三个阶段:心感知到的一瞬间,心头的一涌动,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我们心里的“意”发动起来,开始心理活动;第三阶段才是真正外放的、看得见的行动。从一念发动、到心理活动、再到外放出来行动,整个下来才是一个完整的“行”。(两头都得卡住)
比如说走在大街上,熙熙攘攘,没什么感觉,迎面突然出现一个困难时期帮助过你的人,一下子就被吸引过去了,心头一涌动,这就是“行”的第一阶段;接着种种交集和往事袭上心头,心里一阵激动。这些心理活动属于“行”的第二阶段;迎着立即走上去打招呼问候,属于“行”的第三阶段。
2
知行的关系
知行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知和行是无缝连接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主意”是源头的意思,知是行的源头,那么“行”的根本在于“知”,“知”自然就是“行”的开始。把“知”落实出来需要“行”的功夫,“行”一气呵成的贯通,就是“知”的结果。知行是个共进关系。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行”,就等于“行之始”一直到“知之成”。一念发动是“行之始”,做到闭环是“知之成”。行的完成,本质上是心中的知被“致”的过程的完成。知是始终贯穿在整个行里边的,光有开头,没有结尾,形不成闭环,就不是行。行的三个阶段全部走完了,才是一个完整的知行合一的过程,也就是一次实践的过程,会形成一个实践的结果。将结果消化吸收转变为知觉后,再知行,再形成一个结果,螺旋上升,知行的深度和广度就会不断递进,认知高度也会越来越高。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
知行分离的几种情况
既然知行的本体,原本是合一的,那为何我们做不到“知行合一”,很多时候常常是知、行分离呢?《传习录》里有以下几种情况:
1.私欲隔断本体。《传习录》【005】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徐爱,先生的妹夫,也是先生的第一位学生,31岁英年早逝。他的意思是:知道对父亲应该孝顺,对兄长应该敬爱。但事实上,却完全做不到,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不明摆着‘知’与‘行’是两件事吗?徐爱的疑惑和我们很多人日常理解的一样。知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知识、礼仪、细节等,却做不到。
他这样理解是因为没搞清楚心学“知行合一”的“知”是指知觉,知觉源自心体,不是知识、礼仪、细节等。先生的回答是:“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这个本体指的是心之本体,也就是没有被贪嗔好恶攀附的心体,是人对天地万物的真实感知。
“此已被私欲隔断”,意思是说本体被“私欲隔断”,也就是指心体被私欲衍生出来的贪嗔好恶所攀附,导致内外隔断了。就像一个人鼻塞,他路过粪坑的时候,是闻不到气味的。就算站在粪坑边上,也可能没啥感觉。但如果他的鼻子是正常的,距离很远就会闻到味道,自然就会心生厌恶,不会再靠近了。心体也是一样 ,心体被私欲隔断的时候,这个知行就像鼻塞一样,也被隔断了。
心体在没有被私欲隔断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真知真行。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道“孝”,必然是已经做到了,如果做不到,说明不是真的知道什么是“孝”。挨过饿才知道饿是啥感觉,受过冻才知道冷是啥感觉。光听别人描述,没亲身体会过,不可能做到“真知”的。传习录【125】“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大学》“好好色,恶恶臭”,说的才是真知真行。徐爱是思维逻辑上懂了,心性层面上没有懂。
2.补偏救弊说“知行”,忘了立言宗旨。《传习录》【005】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先生解释后,徐爱还是没有明白,接着又说,古人也是把“知”“行”分开的,一方面做“知”的功夫,一方面做“行”的功夫,这样功夫才有下落。这里徐爱是把“知”又当做知识来理解了,先学习知识,把知识学好,然后再做事。
先生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如果真正理解了,说一个“知”就自然涵盖“行”了,说一个“行”,也自然涵盖“知”。古人之所以说个“知”又说个“行”,是因为世间存在着冥行妄作和作白日梦的这么两类人。对冥行妄作的人,要反复强调“知”,对做白日梦的人要反复强调“行”,目的是强调缺失的部分,是补缺的意思,古人的本意是个治病救人,不是真的要把“知”和“行”分做两件事。你这么理解,是曲解古人讲这话的本意了。
3.对“知”“行”理解上的偏差。【132】来书云“然工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如知食乃食,知汤乃饮,知衣乃服,知路乃行,未有不见是物先有是事。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
这是顾东桥给先生的一封来信,是他对知行关系的理解。来信说,知行还是应该有顺序的。比如先知道是食物才吃,先知道是水才喝,先知道是衣服才穿,先知道是路才行。不会是还没有看到就先有行为。就算只是瞬间的先后,也有个先后顺序。他把坐下开始动手吃、开始喝水当作“行”的开始了。不会是还没有见到,就先有行为吧?不是说今天知道,明天才行,才算有先后顺序。知行中间哪怕时间非常短暂,也是有个先后顺序的吧。我们大多数普通人也是这么理解的。
阳明先生回答顾东桥说:“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吃饭这件事情,当你感知到饿的一瞬间,“行”就已经开始了。并不是说把食物放到嘴里,看到满桌子饭菜坐下吃才叫“行”,真正的“行”是从心里想吃东西的一涌动开始的。一念发动处即是行,“行”是从欲食之心开始的。这里顾东桥是把行的第三阶段也就是外放的行为,当成行的全部了。
【133】来书云“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若真谓行即是知,恐其专求本心,遂遗物理,必有暗而不达之处,抑岂圣门知行并进之成法哉?”
这是顾东桥给先生的另一封来信。意思是说,如果真的认为知就是行,即先生所说的一念发动,就是行了。只怕学习的人会流入空谈。坐在那想了一大堆,一味去本心上求,只去穷就自己的意念,而遗弃外物之理,没有任何具体实施的行为,显然有暗而不达之处。
这段话包含两层意思,很重要。第一层意思,行的阶段问题。先生回答说:专去本心上求,心里只有想法,不去落实就等于没做,也就不是真知。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顾东桥是把行和行之始混为一谈了,把想一下当作了全部,把行的第一阶段当作行的全部了。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顾东桥的疑惑,是察之未精,把行的部分当成行的全部,把半成品当作成品了。第二层意思,心与理为二的问题。“专求本心,遂遗物理”,是把心与理割裂了,心与理为二。能问出这样的话,是不知道心即理。去心外寻求理,就是因为把知行认作两件事。
先生曰:“专求本心,遂遗物理”,此盖失其本心者也。“专求本心,遂遗物理”之患,正由不知心即理耳。“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这个地方,是《传习录》中明确点明“心即理”和“知行合一”二者之间关系的地方。“说个知行合一,已经包含心即理,致良知在里边了。”也体现在这。不知道心即理,知行当然分离,在本心中求理,正是孔门知行合一的教导。知行合一和良知致良知的关系,《典籍里的中国》里有几句台词说的很精准。来自徐爱和先生的一段对话。徐爱:明白了自己要做的事情,就应该立刻去践行。先生:如何能确定自己做的是对的呢?徐爱:致良知,以良知知行合一。《典籍里的中国》是国家文化探源工程,虽然属于文化普及类节目,但关键处还是抓住了精髓。刘老师讲的三要素犹如机械三视图,三要素之间互相限定、咬合,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综上所述,概括一下:知行合一是心性运作的基本规律,知源自心体,知行本体原本就是合一的;原本合一却做不到合一,而是“知”“行”分离,由以下几种情况所导致:一是私欲隔断知行本体,要做格物功夫去除私欲复其本体;二是补偏救弊说“知行”,忘了古人立言宗旨;三是察之未精,对“知行”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知行”功夫有先后顺序,知食乃食,知汤乃饮,把行的第三阶段当成行的全部。▲去本心上求“知”,把行之始“想一下”当成行的全部。▲“专求本心,遂遗物理”,把心与理分作两个,不懂心即理,自然知行分离。
理解知行合一有个前提,知行合一首先是自知,一旦开始自欺,就没办法做到自知了。自知做不到,是谈不上知行合一的。将懂得与做到之间打通了,落实下去并做到,就是知行合一。心学的懂得,指的是能做到的懂得。小到喝杯茶,想喝,喝到了;大到治国平天下,懂得,做到。想睡觉,躺下就能睡着,就是知行合一。
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本质上是认知的差异。修习心性,所有的功夫只是复其本体。“知行合一”的维度比较多,以下几种理解个人认为都是可以的。“知行合一”是心性运作的基本规律,讲的是心性的一种状态;“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从体用关系上来说,是心性贯通的载体。通过不断知、行去贯通心性,所以是载体(你心中自有良知,只需知行合一);一般人很难保持这种状态,“知行合一”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境界一种追求一种目标。之前随口说个“知行合一”,感觉轻飘飘的。真正理解其含义了,才明白只有圣人才能真正做得到。
刘长志
儒学学者、阳明心学践行者
我知道你手一滑
就关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