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去了一趟上海,见了一位大学的室友,也就是同为清华基科班的同学,下面称他为A吧。
十几年没见面了,我们见面的第一句话都是“你没怎么变化呀!”但其实他仍然胖胖的显得很年轻,而我则是头发都快没了,中年油腻男的形象根深蒂固。A还未婚未育,我俩一合计,还是因为当父母老得快啊。
A毕业后做过不同的工作,最后稳定下来成为了一名教培老师,现在主要教的是高中自主招生的考试内容。按他的介绍,他以往的学生,很大一部分都进了上海四大名校,所以积累下来很好的口碑。他目前有大几百号的学生,在上海这个细分领域已经是排的上号的名师了。
他是初中的名师,我则是有孩子准备升学的家长,我们的话题自然而然就走向了鸡娃。一顿饭的时间下来,他有两句话让我印象最深。
听说他有那么多的学生,我自然很好奇,都是从哪里招到的,需要自己去招生吗?他说从来没试过自己主动去招生,学生主要有2个来源。
第一个是他所在的机构跟其他平台合作,平台推荐过来有报班意向的家长。第二个是老带新,已经“上岸”的高中生家长给还在读初中的家长推荐。
这两种来源的学生,最后顺利报名入读的情况,差异非常大。第一种从其他平台推荐过来的学生,最后正式报名的很少,专业术语是“转化率很低”。而后一种老生推荐的学生,大部分都很快就报名了。
这里面的原因倒是很简单。因为前一类家长对课程的了解不深,对A的信任感也不足。所以他们报名之前会对咨询的老师问这问那,来回反复打听。而我的同学A招生非常佛系,甚至连往届学生的“光荣榜”都不愿意整理。每个年级进度只开1个班,可选的时间很少,加之收费不便宜,如果不是有着强烈的意愿,可能问来问去最后就放弃了。
而第二类学生家长则是提前掌握了信息——这个老师教的好,往届成绩突出。所以来报名的时候废话不多,知道时间地点价格,能够安排得了就赶紧报名完事了。
这事情表面上看是A在招生方面投入不足,没能留住第一类家长。但反过来说,何尝又不是前一类家长的损失。
既然A靠着后一类老生推荐的学生就已经顺顺利利招到大几百号学生,时间也排得满满当当,自然不会是差的老师。而第一类家长犹犹豫豫、兜兜转转,最后可能还是回到A的班上,甚至报名了其他老师大概率还不如A。那中间浪费的,不仅是家长的时间,更是孩子的机会。
这件事给我的启发是,随着孩子年级提升,家长获取信息能力的重要性就愈发凸显出来了。而获取信息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混圈子。
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小学、初中的培训机构和老师,是不允许大肆宣传打广告的。所以,有这方面需求的家长就得像侦探一样捕捉各种蛛丝马迹。懂得混圈子的家长,和不懂得混圈子的家长,是截然不同的。当后者还在云里雾里来回比较的时候,前者已经笃定地选好方向往前走了。
A的学生群体,自身在各所名校初中,后续出路大部分也是四大名校高中,那代表的自然是在教育金字塔尖上的群体。从他说的这种招生来源情况,我感受到了“圈内人”对“圈外人”降维打击的残酷。
比起前面说的,A说的另一个情况带给我的震撼就更大了。
A招生有个特点,来者不拒,按年级分进度。但他教的都是名校高中自主招生考试难度的题目,说白了就是初中奥数内容。班型很大,几十个学生一起,也没什么课后辅导,全靠学生自己努力跟上。
这时候,上课的学生就会出现“自然淘汰”的情况,也就是学不懂、跟不上的学生自己就退课了。A的风格是任其自然进进出出。
很多家长报名之前会打听课程难度,咨询A的意见。他说,有的家长是这么说的:“我家孩子成绩很不错,一般都上XXX分,能不能跟得上?”
说到这里,他神秘兮兮地透露:这种孩子大概率是跟不上的。无论家长报出来的分数是120、130甚至是140,基本上学几节都会来抱怨学不懂。学不懂就两个结果,要么努力追赶,争取别掉队;要么就退课另谋出路。
这就很有意思了。如果说课内120分的学生跟不上,那接近满分的140分为何也跟不上呢?A说道理很简单,如果到了初中,一个孩子学习对标的唯一标准还是校内考试,那么说明孩子没有进行拓展、没有参加外部的竞赛、更没有自学更难的内容。
这样的家长和孩子,整体水平已经和初中拔尖的那个群体拉开了不少差距。我甚至可以听出他对那些“校内成绩通常140分”而沾沾自喜的家长相当不以为意。
在近年中考蘑菇云状的成绩分布下,名校高中招收初中尖子生的方法越来越多,但考察的内容自然也远超中考试卷难度。
可以说,认识到这一点,和没认识到这一点的家长,行事风格是截然不同的。只关注校内成绩的家长,对整个塔尖群体学生正在“卷”的内容和层次是完全没有感受的。如果孩子连课内知识都没学好也就罢了,如果学得不错,但在家长认知的带领下满足于课内140多的成绩,那就有点像井底之蛙了。
2024中考分数分布图,从左至右:海淀、朝阳、东城、西城
(图片来源自网络)
跟我的这位初中名师室友的一顿饭后,我对整个中学鸡娃残酷程度又有了新的认识。如果说小学鸡娃比的还是家长的方法,那到了中学,光一个家长认知水平的差异就已经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了。
这时候我又想起读《孙子兵法·使计篇》的最后一句: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多算胜少算不胜,如果想要“胜”,家长的“庙算”有多重要就可想而知了。
之前给大家写了一些关于数学学习规划的文章,建议对孩子数学学习上心的家长可以看一看。整体的学习规划看这一篇:
定位“努力路线”的“普娃”看这一篇:
顺便一提昨天夜里写了一篇逻辑、空间、几何、规划等数学思维如何启蒙的,也推荐看一下:
对了,大家催更的“拼命路线”规划,已经正在写了,想看的记得加个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