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过2篇关于教育的未来的文章,结论非常扎心,但是阅读量很高,说明还是代表了大部分人的判断:
这两篇文章里讲到的一个最核心的观点就是:在经济爆发式增长期大量存在的“高净值岗位”,正在当下的阶段里快速消失。这就是当下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最主要原因。
“高净值岗位”,就是指薪水远高于一线劳动岗位,但其实没什么很高的技术含量,换谁干都行的岗位。大一点有烟草、电力等垄断性企业的工作,中型的有各种互联网大厂、金融企业的岗位,底层还有大量旱涝保收发展稳定的企事业单位。
这些岗位的特点是:岗位要求不一定很高,但岗位门槛一定很高。能招本科不会要大专,能够招硕士不会招本科,明着可能要求211大学,实际上能招到985也不会去招个211的毕业生。
正因为有“高净值岗位”的存在,导致了学历严重贬值,出现了各种奇葩的事情,例如公厕管理员要求本科毕业。
不要笑话人家公厕管理员要求本科学历大材小用。如果你和我一样有类似的背景——重点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在大型企业做一些非核心技术的基层或者中层岗位,那请你扪心自问一下:
有没有觉得自己在本科和研究生学的专业课,一点都没用上?
有没有觉得自己实际的工作随便找个普通大学生甚至大专生学几年也能完成?
有没有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又拼命又愿意加班所以担心自己随时被优化替代?
如果有,那恭喜你,你所在的也是一个高净值岗位。你我所做的工作中的“大材小用”,和本科生去做公厕管理员,并没什么本质不同。只不过这个岗位换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行政经理”、“财务主管”、“HRBP”、“管培生”等等。
“高净值岗位”是过去几十年经济快速增长的一种阶段性的特殊存在。因为经济大增长、企业大发展,所以很多企业里都需要用人,而且可以给出高薪去养这些岗位的人。这个“高薪”是相对的,可能是7、8000,可能是1、2万,甚至是5、6万,但共同点是:无论是比起其他一线劳动岗位,还是比起岗位本身的技能要求来说,都要高得多。
因为它的“高净值”,导致了用人单位必须通过一个标准来从源源不断的求职者中筛选掉大多数的人。这个标准,没错,就是学历。
换句话说,过去几十年里“高学历”给千万学子带来的,除了有少量真才实学、能够创造价值的知识以外,绝大多数是一块避开筛选用的敲门砖。通过这块砖敲开高净值岗位的大门,获得比同龄人更高薪、更舒适的工作环境。
而当下面临的情况很清晰:过去一直在快速增加的高净值岗位,现在数量不增反减了;同样快速增加的高学历文凭,却越增加越快。所以,以往金砖用来敲金门,银砖敲银门,泥砖敲泥门;现在金砖也得敲银门,银砖被挤去敲泥门,而手握泥砖的人(普通大学生),就无门可敲了。
很多人说现在的经济环境不好,所以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但我觉得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市场上并不是真的没有工作可以做。就我所知,工厂、物业、餐饮等很多蓝领岗位,非常缺人。
甚至于,这些蓝领岗位的薪资一点都不低。厂里的工人普遍在5000+/月,建筑装修的小工都能去到400+/天。我想,这肯定比事业单位的公厕管理员要高。
大学生并不是找不到工作,只是找不到“高净值岗位”,找不到薪酬福利远高于实际工作的付出、虽然用不上高学历但却只招高学历的那些工作岗位。
这不能怪这一代大学生们。因为早十年前,比方说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确实是靠着同样一张文凭就能找到这种好工作。更不用说这些大学生们看着自己的父母,可能拿着还不如自己的学历,却能在高薪又稳定的大企业干了一辈子。
但同时,抱怨没有好工作因此宁愿躺平啃老的大学生,不得不说是一种典型的刻舟求剑。市场环境在变化,却用守旧得不切实际的期待去寻找工作,甚至忽略了学历本身也已经在一波波的放水中一再贬值了。
近年来,“脱下孔乙己的长衫”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一批批大学毕业的“孔乙己”们,脱下长衫,跑去干一些似乎与大学生身份不匹配的服务工作。
在学历与产业结构性不均衡的背景下,注定要有越来越多,甚至是大部分“天之骄子”们,去做“服务业”。
但是先不要着急气愤和焦虑。我这里所说的服务业,并不全是“铁人三项”(外卖、快递、网约车)、“吉祥三宝”(保安、保洁、保姆)这些工作(我也没有歧视以上工作的意思)。
我说的服务业工作,主要是区别于“高净值岗位”。因为后者大多是企业中的一颗螺丝钉、一根传送带,不是服务于某个具体的人或事,仅仅是为了有人做这么个岗位、完成这么些工作而存在的。
服务业的范围可以很广。比方说培训机构的老师,如果服务不好学生和家长,就马上淘汰滚蛋;比方说设计工作室的画师,服务不好甲方爸爸的需求就拿不到钱;还有小事务所的律师,服务不好当事人,以后就接不到活儿。
这些“服务业”不一定是低薪,反而同行之间收入差距很大;不一定很“卑微”,有时候也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不一定很脏很苦,也可能吹着空调动动嘴皮子把钱挣了。
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和高薪少活儿的“高净值岗位”相比,必须得靠着自己拿得出手的服务质量,才能赢得客户、挣得收入。
可以这么说:这种“服务业”的工作虽然不符合传统的大学生毕业就能进大公司当“人上人”的印象,但也不一定会丢了“天之骄子”们的脸,极有可能是未来大部分大学生的出路。
我做这样的预测,除了前面提到的大学扩招学历贬值这个原因以外,还有更重要的生产力变革背景。
一方面,随着AI技术兴起,很多像收集整理资料、草拟文件、处理流程之类的“低端白领”工作,正在快速被替代。现在大公司基本都不像以前那样一个领导配一个秘书,以后可能还会靠AI继续压减这种文秘岗位。而垄断性大企业里这种岗位,本来就是高净值岗位的重要来源。类似的还有大量的人事助理、法务助理等岗位,以后需求也会继续减少。
正如前面所说,高净值岗位之所以高薪活儿少,纯粹因为大企业里得有人干这么些基础的事情,但薪资却水涨船高跟着企业上抬。信息化带来的便利、领导岗位素质的提升、AI的兴起,都在压榨这类岗位的空间。
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也创造了很多新的服务业需求。前段时间我想在视频号发个讲数学的视频,录好以后觉得自己剪辑不好看,想找专业人士帮帮忙。一打听,3分钟的视频剪辑起步价150元,这还是市场价,不是最高水平的那种。这些凭技术建立口碑、招揽客户直接服务的,不就是新型服务业吗?
同时,技术也把一些原本小众的服务变得大众化、原本高成本的线下服务变得低廉化、原本传统的服务变成新颖化,例如线上的钢琴陪练、线上医疗问诊、代做PPT甚至代做小学手抄报等等。
但其实,真正广泛兴起的“服务业”还不在这里。服务行业,顾名思义就是为别人提供需要的价值,从而获得报酬。这种价值不见得都是实物价值或者有形服务,还可以是海量的——情绪价值。没错,提供情绪价值是服务行业最大的增长点、是就业最大的新空间。
实际上,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在做这种提供情绪价值的“服务业”了,只不过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而已。这里面就包括——直播网红、网络写手、B站UP主、自媒体大V。尤其是短视频时代,每一个能持续做出让观众想看的内容的视频博主,都是厉害的情绪价值提供者、吸金超强的“服务从业者”。
在生产力不断提高的时代,机器人和AI把体力和脑力劳动都解放了一大半以后,未来的经济结构很可能就是这样——一小部分人从事实物生产、一半从事直接服务、剩下另一半人无所事事,只能靠给其他人提供情绪价值获得酬劳。
学历不再是身份的象征,它只是一段经历的证明而已。有的人可以用这张证去做核心科技研发、有的人可以去高档写字楼过朝九晚五,但大部分人不能用它换超过2毛钱。它的价值,还得靠毕业学生自己去挖掘和增色。
持续进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们,其中很大一部分因为经济结构的原因,注定只能从事“服务业”。而在“服务业”里,学历的用处必定是不大的。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本人,首先要做的就是心理建设。
但服务和服务差异可以很大。脱下长衫的“孔乙己”们,能不能给他人提供高价值,怎样靠“服务他人”有尊严又高质量地过完一生,是需要重新思考的话命题。
尤其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怎样调整方向、埋下伏笔,我以后再跟大家详细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