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受朋友的邀请(就是那位女儿刚考上广州top1高中的清华校友),参加了一个给新高一学生们做的学习经验分享。
作为一个中学毕业20年的人,对这些年轻有朝气的新高中生们,我一开始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加之同一个活动上还有另外一位高中在读的学霸做分享,我如果也去讲什么学习方法,肯定显得不接地气、不合时宜了。
最后我思来想去,决定分享一些我觉得过了二十年仍然有用的经验。其中有一些和学习有关,有一些和学习关系不大,有一些和学习毫无关系。唯一的共同点是,这些是我认为如果有机会穿越回去见到20年前中学的我,会希望跟“他”说的心里话。
因为是线下分享,“尺度”会比较大。回来后我整理了一下讲稿,尽量保留了大部分内容,跟大家分享一下。对于初高中生来说,应该能有所帮助。
在这个讲座上,我一共分享了3点。第一点关于学习方法,第二点关于学习安排,第三点关于校园生活。以下内容以讲稿形式呈现。
大家好。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在学习方面,是“做题派”还是“空想派”?
如果大家分不清的话,我来加个定义:如果把你学习的时间分为咔咔做题和不做题光在那思考两类,做题时间更多,超过50%的,定义为“做题派”,有哪些同学认为自己是做题派?
反过来,如果想的时间比直接做题的时间更多的,称为“空想派”,有哪些同学认为自己是这一类的?
(现场举手的人中,空想派远比做题派更多。)
问这个问题,主要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认为高中和初中学习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
我打个比方。想象一下你住在一个农村里,村子很小,你生活中要去的地方可能只有学校、市集、医院、爷爷家、外公家等等屈指可数的地方。
你从小出门由爸妈带着,知道去爷爷家是出门左转直走到胡同前右转,去外公家是出门直走3个路口后右转50米在右边等等。因为去的地方少,路线简单,所以只要多走走、走熟了,闭上眼睛也能走到。这时候的学习方式是熟能生巧型的,是可以靠死记硬背、反复练习就能做到的。
这就是我们小学、初中可以用的学习方法。因为这时候的知识点相对少,思维深度不高,也就是说一道题可能拐2个弯到了,拐3个弯都算难题了,而且各种题型都有老师和教辅总结好了,学生只闷头学也能完全掌握。
但是高中的学习,就好比从农村进入了大城市。首先是要去的目的地多了,商场超市公园图书馆,每周要去的地方可能都是新的。其次路线也更复杂、更多变,可能要换乘几趟,还可能经常调整。
在这种情况下,光靠一条条路线去记忆,肯定是不够的。上课学的是怎么去市儿童公园,考试考的试怎么去市植物园,还要告诉你条件是主干道封路了,这怎么死记硬背?
这时候需要做的,是把整个地图在脑海里建立出来,不管是城南城北城东城西都建立了联通的路径。学习也一样,必须有这个学科整体的图谱,明白知识点之间是如何建立联系的,才能够应付高考灵活多变的考题。
下面我考大家几道题,题目不难,但我希望大家能够用最简单的语言,控制在5句以内,来回答清楚这些题目。
(现场有一些同学举手回答,但简洁精准答上来的基本没有。)
这些题目虽然不难,但都包含了一些数学概念的本质。能够简单讲清楚,说明概念理解透了;如果要通过计算证明一大通也讲不清楚的,那对于把这些概念组合后复杂化的题目,可能就做不出来了。
所以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一点是,高中学习和初中最大的区别,是知识点更多、进度更快、难度更深。如果初中的时候靠着以做题为主的学习方法,那高中可能会感到压力巨大,学不过来,学完成绩也不理想。
必须要转变为以理解融合为主、做题巩固为辅的学习方法,才有可能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和难度。这方面,无论是在我擅长的数学、物理,还是我不擅长,也特别佩服别人擅长的历史、地理,都是同样的道理。
具体来说,在高中方面的学习,我总结了“四不要”。
第一是不要只做作业,就是我刚说的,不要把时间全部花在做作业上。试想一下,这一个学校里,整个年级的同学做的作业都是一样的。如果光满足于做完作业就行,怎么可能在班级里在学校里脱颖而出呢?
但是高中的作业量很大,所以在各科作业里面可以有所取舍,部分科目的作业可以战略性放弃。这个对于每个同学来情况不一样,大家要自己考虑和安排。
第二是不要抄他人的笔记。即便是学霸的笔记,也是别人思考后总结的结果。笔记和归纳总结这种学习方法很重要,但抄别人的成果是毫无意义的。正如前面所说,高中的重点是把整个学科的东西“想通”,抄是抄不来的。
第三是不要搞班内竞争。在座各位都是学霸,目标应该是星辰大海。即便是最好的班级,你的对手也不在班上,而是在全省,在其他学校,在深圳等等。在一个班级里你提防我我提防你,搞小动作要压过对方,这样的做法是没前途的。我的经验是,一定要在班上结成学习同盟,有学习问题能够在同学中互相讨论,共同前进,个人才会有竞争力。
第四是不要退网。现在的学习模式已经被互联网重构过了,很多厉害的老师、先进的经验,其实在网上。要擅长主动去互联网寻找,这是家长帮不上,甚至连老师都帮不上的。同样是互联网,学霸用好了如虎添翼,学渣却沉迷垃圾视频和游戏。你们要主动当学霸,不要等家长来控制你的手机防止你当学渣。
我要分享的第二个经验,是学习安排方面的。
在我读书那会身边有很多时间管理大师,有各种各样节省时间的方法。例如有的同学早操之前把早餐买好,就能省下早操后排队买和吃早餐的那40分钟,直接回课室边吃边学习。
(其余几点在现场有分享的,这里就不作展开了)
但是,跟大家说这些并不是推荐大家按这些方法去当“时间管理大师”。
实际上,我那么多学霸同学,大家的时间安排各不相同。有的每天睡足8小时,有的只睡6小时,晚上打手电都要看书学习。有的每天都要踢球,有的就像前面说的,洗澡吃饭的时间都尽量用来学习。
根据我的观察,并不是时间花得越多的那些,成绩就一定越好。学霸和学霸之间,差别非常大。所以关键在于找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节奏,而不是盲目模仿别人怎么抠时间。
所有节省时间的技巧加起来,都不如以下三点来得更重要:
第一是充足的精力。充足的精力才有高的效率,如果打着哈欠去学习,学多久都白学。有时候如果白天特别困,我建议大家干脆选一些对于自己不那么重要的课先睡一觉,保证下一堂课有充足的精神认真听。
第二是高昂的兴趣。按现在的高考模式一共考6科,要想学习好,至少要对其中3科学起来是充满兴趣的,是愿意主动学习的,是学完有成就感和获得感的。如果做不到,那一定要想办法调整,通过换科目也好、找老师寻求帮助也好。否则,客观来说,要想成绩靠前,基本不太可能。
第三是持续的拼劲。高中一共三年,大家千万不要把弦绷太紧了,绷到后面断了。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从高一高二产生一种“倒数心态”,觉得自己再熬多少天就熬出头了。如果察觉自己每天在熬日子,一定一定要主动跟家长、跟老师坦诚沟通,这非常重要。
最后讲几个跟学习无关,但我觉得对于高中非常有意义的经验,就当是一个油腻中年大叔的建议吧。
我看大家都很阳光,社交能力肯定没问题,相信大家一定能在高中交到好朋友。我想说的是,在高中交一个最好的朋友简单,交一群好朋友却没那么容易。但从人生的角度来说,后者比前者重要得多。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高中最好的朋友,现在不是在美国就是在香港。幸好在身边也有一些不错的朋友,现在逐渐成了最好的朋友。高中的时候,谁都想不到自己会和什么人在同一个城市度过余生,只结交少量最好的朋友,无论是从情感还是功利角度,都不是个好的选择。
另外,在高中多参加一些课余活动也很重要。一晃三年高中生活结束,现在回想起来,所有的学习都浓缩成一个点。真正留下记忆的,都是课余活动,例如艺术节、校运会、志愿服务、义卖等等。越是好的中学,课余活动越是丰富。建议大家还是要适当地选一些来参加,争取多表现,不仅是让同学们记住你,更重要是让自己记住自己的高中生活。
最后是社会工作,不管是团支部还是班干部,这些事还是要适当的参与。不然到了大学里,别人都去参加学生会这部那部,或者组织社团的,对于只学过怎么考试的学生来说,可能会融不进去。最差的情况下,就是大家在同一个校园,你读的和别人读的根本不是一个大学。
最后,祝大家有一段五十年后仍然能想起来的高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