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热门的新词叫做“烂尾娃”。形容的是家长在前期花了大量精力鸡娃,中间因为各种原因突然鸡不下去,或者鸡出来的结果实在匹配不上投入的巨大成本,最后出来一个“半成品”甚至“废品”。
就好比好好一栋大楼,前面打地基搭框架,突然因为某些原因就停工了,烂尾了。烂尾楼是最糟糕的一种结果,不仅比竣工使用的楼要差,甚至比还没动工的白地都要糟得多,浪费资源、难以转手,搞不好还得花一笔钱给砸掉。
因为烂尾娃这个词太形象了,切中了无数在养娃过程中劳心劳力却高开低走,最后结局不如人意的家长们的心,所以一下子就火起来了。
但长期5G冲浪的我,清楚记得“烂尾娃”这个词的起源,是今年高考放榜后一位家长在论坛发出她家娃的成长历程——
作为全网第一个火起来的“烂尾娃”,她的特点就是太真实、太有代表性了。这其实是一个很优秀的娃,尤其是看小学、初中这前半段经历,大师杯银、FCE卓越、市三好、钢琴九级,一看都是大部分孩子仰望都看不到的高度。
初中某六小强、高中考入北京最好的人大附,本以为一切都在向着梦想中的方向发展,结果高中两年的“摆烂”、“倒数”,直到高三才开始发力,光这一年补课费就小几十万,最后高考放榜——582分。
这个分享引发了家长热议,大家纷纷掏出自家的“同款烂尾娃”。大家烂的方式各种各样、阶段各不相同、原因也各有特色,但共同点就是——烂尾。
我看完大家的讨论,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因为我就是第一代的“烂尾娃”。
我把我想写这篇文章的想法告诉珊妈的时候,她震惊了:“你怎么会是烂尾娃?你这么说会被人家以为在凡尔赛的!”
但是我心里清楚,生在在第一代鸡娃家庭的我,的确成为了第一代“烂尾娃”。而作为烂尾娃,我有太多话想跟现在正在源源不断培育新的烂尾娃的家长们说了。
近30年前,我在小学就开始了当时非常小众的奥数学习,主要得益于我那比同时代家长多付出十倍百倍精力在我的教育之上的母亲。在母亲亲自指导之下,我小初高拿了一堆奥数奖项以后,从华附保送到了清华。
这些经历之前都写过了,这里不再赘述。
大部分人读了肯定觉得,这没有烂尾啊?这简直就太成功了啊!
先听我接着往下说。按照规划,我进入清华读数学物理这样的纯理科专业,之后还得继续读硕士甚至博士,否则是“找不到工作的”。可能夸张了一点,但确实找不到对口的好工作。这个在我选专业的时候父母就对我说了,用不着问什么张X峰,因为我父母分别是理、工专业的大学生,对行情很清楚。
但是在我进入清华以后,突然找不到继续在学术上深造的动力了。当时清华的学生,一流的会去国外读研究生、二流的会推研到本校(近5年一流二流的选择基本对调了)、三流的才会直接出来就业。当然,还有个末流的,灰溜溜去考研还只能考上其他学校的。
我完全没有计划走一流、二流的路子,成为了清华大学的三流学生。如果十多年前就有“烂尾娃”这个头衔,我会第一个出来认领。
正如入学前预测的那样,工作并不好找。最后凭着在学校辅修的经济学,我进入了金融行业,成为了一个普通的金融民工,一干就是十几年。
金融民工的生活并没有大众想象中的光鲜,总结下来就是坐着几千万的车(地铁)聊几十亿的项目,住上千块的酒店(报销)吃十几块的盒饭(自费)。金融同行中也有成功人士,年薪百万甚至千万的都有,但只是凤毛麟角。大部分的金融从业者和我一样,或者说我和大部分金融从业者一样,拿着相对体面但绝不是夸张的工资,干着有点技术但绝不高端的工作。
按照考大学时的设想,我会带着远超同龄人的数学和物理能力进入大学,在科学方面不断攀上新的高峰,会读硕读博,毕业后会当科学家、研究员或者教授。在当时看来,这个梦想并不夸张,似乎路子已经在脚下铺好了。
事实上,我现在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人,干着普通的工作,拿着普通的工资,有一个普通的家庭和两个普通的小孩。清华带给我的,除了经常出入成功校友们的聚会以外,可能就只剩下能够出示校友卡进清华校园这一个特别之处了。
上次我的一篇文章里提到了优秀校友们,有读者留言:你的朋友们那么厉害,你却在这里搞公众号。
这怼得我无言以对啊。在很多人心目中,包括在还没进入大学之前,清华北大这样的高等学府出来的学生,应该个个都是行业翘楚精英,占据国家各个最顶尖的岗位,叱咤风云光鲜亮丽。而我作为一个清华出来的“烂尾娃”,能够在业余时间折腾这个一百零八线的小公众号,足见社会地位非常普通。
肯定有人说,“你现在有稳定工作有不错的收入,不已经比大部分人都要好了吗?这还叫烂尾,不是妥妥的凡尔赛吗?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那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那个582分的“烂尾娃”,在北京高考考582分真的很烂吗?这个分数虽然刚好考不上在北京的211大学,但在京外还是有很多其他211甚至985大学可以入读的。按照全国211大学的招生人数,只要入读了211大学,就至少打败了98%的同龄人了。
这难道不是比大部分人都要好吗?对比起很多在本科线上挣扎,甚至高中考不上的人,这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吗?
可是在讲述这件事的妈妈口中,把女儿考582分讲成是一种彻底的滑落、失败、烂尾,是那么地自然,而且能引起一众鸡娃家长的共鸣。
这不是她在凡尔赛,就像我回述自己过去经历不是在凡尔赛一样。所谓的烂尾,就是在前期太顺利太成功,却在中间突然陨落下滑。如果人生成就的高低可以量化,那烂尾娃只不过是前期的走势让人以为是快速增长的指数曲线,却在某个点发现已经越过了曲线极值,猛然开始下滑。
只不过这个极值,对于“582娃”来说,出现在了中考;对于我这个清华烂尾娃来说出现在高考时点;对于一些继续攻读清华硕士博士博士后,却在职场中泯然众人的人来说,则出现在毕业。
不仅是初中烂尾娃、高考烂尾娃一抓一大把,其实最后一种从最高等学府毕业,却烂尾在职业人生中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据说在2023年有一个统计,清华北大的博士,在北京的平均收入也不过是11000元,注意博士、平均这两个关键字。也就是说,很多这些大家想象中的天之骄子,可能还拿着不到10000、甚至不到8000元的收入在北京生活着。
即便在清华北大中表现出类拔萃,收入到达了令人羡慕的二、三十万,在北京这样高消费的城市,也是很难存下钱来,而在北京的高房价之下,要上车买一套房子更是难上加难,哪怕毕业五年、十年的清北学生很难做到。
对于这些各省市状元进入清华北大,学历高至硕士博士的校友们来说,如果毕业十年仍然蜗居在小小的出租房里,在外人看来,算不算是一种“烂尾”呢?
在我看来,99.999%的人,不是已经烂尾,就是在即将烂尾的路上。因为人生路上一直高开高走,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新高峰的人少之又少。小米的雷总可以算一个,微软的盖茨可以算一个,就连乔布斯都有被苹果逐出公司的跌落阶段呢。
之所以对“582娃”有那么多共鸣的声音,而理解“清华烂尾娃”的人更少,是因为把娃鸡成前者那种小学顶级牛娃的家长比较多,而实际能把娃鸡到进入清华的则要少得多了。
但实际上,前一类家长在整个家长的大群体之中,也是凤毛麟角。如果达不到这个高度,自然也很难理解高考582分、能进211大学的娃,怎么就“烂尾”了?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关于烂尾娃的共鸣则是广泛而持久的,因为觉得娃“烂尾”的家长太多了,不是烂在这里就是烂在那里,即便考上清华、读完博士,一样可以烂在人生后面任何一个环节。当然,大部分家长会觉得孩子烂尾在了初中或高中,因为小学是最容易“星光闪耀”的阶段。
回到“烂尾”这个词上来。烂尾楼之所以数量少且令人惋惜,那是因为每栋楼都有正常完工的计划和标准。全国99%的楼都不会烂尾,烂尾的只是少数。
但在“烂尾娃”这个问题上并不一样。人的一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谁敢说孩子考上好大学就是“完工”了呢?或者找到一份好工作就“完工”了吗?不会的。既然没有“完工”,又谈何“烂尾”呢?
我认为,让家长们感慨的“烂尾娃”,不过是在某个阶段达不到家长的预期,成为了“投资失败”的惋惜之作。要么是小学能考299分的娃,初中成绩暴跌;要么是初中好不容易考上名门高中,但高考成绩不理想;再就是好不容易大学毕业,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宅家啃老等等。
但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并不是家长投资要建的项目,需要竣工验收,需要结转资产,需要出售交割。人生是一场体验、一场邂逅、一场修炼。起起伏伏,不过是命运送我去不同的地方,也许早已在那里备下了最好的安排。
即便真的跨过人生那个“极值”以后滑落成为普通人,那又如何呢。再锋利的刀,也有回鞘的一时;再矫健的马,也有回槽的一天;再优秀的人,也有选择不那么优秀的权利。不是跌落的那一刻成了“烂尾娃”,而是尝试过登顶以后,发现普通也难能可贵。
这样想以后,也许每个娃都是“烂尾娃”,同时每个人也都不是“烂尾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