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目标达成了,战略目标却没达成,到底是为什么?

文摘   2024-08-30 19:00   北京  

@精英打工人们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做经营分析,在评估绩效目标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个人绩效达标了、或者部门绩效达标了,但是企业的战略目标却未能达成
与之相似,最近在和很多中等规模的企业客户沟通时,还发现了另外一种现象:企业只有结果指标,没有过程指标。这导致管理者对完成目标缺乏抓手,无法把控过程。往往在月末、季末或年末绩效评估的时候,来一个最终“完不成”的惊喜。而没有先行指标或过程指标去及时管理过程,提前预测目标的完成度,从而提前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第一种现象是因为战略和绩效目标脱钩了;第二种现象是因为无法实现目标的过程管理。总结起来就是绩效目标的制定和管理存在问题绩效目标未能有效地融入企业战略中过程和流程目标也未能很好地承接住企业的战略
那绩效目标如何制定呢?我这里介绍一种平衡计分卡的方法。

01

结果指标|过程指标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有句名言:If you can’t measure it, you can’t manage it,中文翻译为“如果你无法量化它,你就无法管理它”。 

企业发展初期,往往采取粗放式的管理方式,目标往往就是几个指标,甚至没有指标。等到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了,粗放式的管理肯定不行了,因此一定要转向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就是指标和数据,没有指标和数据,精细化管理就如空中楼阁。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指标可以分为结果指标和过程指标

1. 结果指标
结果指标比较容易理解,就是能够反映业务最终目标的指标。最常见就是收入、利润之类的指标,是企业最终要完成的指标。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结果,小企业、高速发展的企业尤其关注结果指标,他们也往往只设置结果指标,强调反应速度,注重灵活、创新。
同时,在公司中你会发现层级越高,越以结果为主
2. 过程指标
过程指标是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的中间指标。过程指标通常由两个及以上的指标构成,它们往往不能反映最终结果,却可以影响最终的结果。有一个过程指标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最终结果达不到预期。
因此,过程指标一般用于监控和管理,需要做高频率和实时性的追踪。因为只有过程指标正常运行了,才能保证结果不出大的意外。一旦过程指标不正常了,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结果往往会发生意外。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过程,发展相对平稳、进入成熟期或规模已经达到中等以上的企业,大部分都会强调过程和流程。他们注重通过过程的把控,达成最终的结果。
同时,在公司中你会发现,层级越低,越以过程指标为主,越强调过程

02

绩效目标制定|绩效考核

大部分人熟悉绩效考核,就是每个月、每个季度或者每个年度,公司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考核,据此确定每个员工的绩效和奖金,这就是绩效考核,只关注工作结果。
但是很多人,却不熟悉绩效考核的前世——绩效目标的制定。
绩效目标的制定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有两个关键点:
1. 承接公司的战略目标,将战略目标层层拆解至组织、团队、个人目标
2. 既要有结果指标,又要有过程指标。结果指标用来评价和激励;过程指标设置为结果指标的晴雨表,主要用来监控和管理。
所以,绩效目标的制定一定具备前瞻性,关注未来。能帮助企业前瞻性地看待业务和问题,有效规划企业和员工未来的统一发展,能借助过程指标的监控,合理预测结果的走向

03

绩效目标工具: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英文简称为BSC,是“Balanced Score Card”的缩写。是一种战略导向的绩效目标制定和绩效管理工具,主要用来帮助企业将战略目标转化为可操作、可管理、可控制的指标和目标。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S. Kaplan)和大卫·诺顿(David P. Norton)在1992年提出了平衡计分卡,目前是世界范围内认可的绩效管理和绩效指标设计的主流工具。
平衡计分卡上接战略目标,下可分解组织目标。强调企业和个人同步成长,形成企业和个人“双赢”局面。即企业在个人的努力下达成战略目标;个人在企业搭建的平台实现自我成长,得到物质激励和回馈。
1. 平衡计分卡的4个关键层面
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4个层面设计目标和指标,对公司绩效目标进行综合管理和评价。
  • 财务层:企业最终追求的财务结果是什么样的?比如收入、利润、成本等。
  • 客户层:为了达成财务结果,应该给客户提供什么价值和服务?在客户层面达成哪些目标?比如客户数量、客户留存率、客户满意度等。
  • 内部流程层:为了达成财务和客户目标,公司应该优化和设计哪些关键流程?达成什么样的过程指标?比如进店转化率、客户拜访率等。
  • 学习与成长层:为了达成财务和客户目标,让流程顺利运转,员工应该提升哪些能力?是否需要相应的信息系统支撑?比如人效、培训次数等。
2. 打通结果与过程
如果你仔细观察,四个层面背后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如下图所示。
  • 越往上层,越以结果为导向,以结果指标和滞后指标(lag indicators)为主。比如,财务层的指标往往是滞后指标,主要用来进行衡量和评价结果,无法对过程进行管控。
  • 越往下层,越以过程为导向,以过程指标和领先指标(lead indicators)为主。比如内部流程层、学习与成长层的指标往往是领先指标,能够有效预测滞后指标和结果指标。
因此,由平衡计分卡设计的绩效指标实现了结果指标和过程指标的打通。
3. 链接战略、团队与个人
财务层、客户层、流程层、学习与成长层的目标设定好之后,就形成了公司级的核心绩效指标。一般情况下,BSC的总指标数量设计20-25个较为合适。其中,财务层设计5个,客户层设计5个,内部流程层设计8-10个,学习与成长层设计5个。
接着,把这些指标继续分解,往下分解至部门,提炼各部门的绩效指标,就形成了部门级的绩效指标体系。

最后,将部门级指标分解到岗位,这样就将公司的战略目标通过平衡计分卡与部门和个人链接起来了。

基于此,公司上下就可以形成战略协同,将战略目标、组织目标、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紧紧联系在一起,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落实到团队和个人的行动上,保证战略实施落地;全体成员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从而最终达成目标,避免出现战略目标和个人目标脱钩的尴尬局面。



⬇戳“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商业分析家Suri
互联网大厂老兵,持续输出商业数据分析、行研、用户增长运营、广告、电商、竞对干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