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打工人们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平衡计分卡的发明者罗伯特·卡普兰,他认为一份有价值的管理分析报告要实现3个转变:
(1)从讲财务到看业务。
(2)从讲内部到看外部。
(3)从讲过去到看未来。
其中第2点讲的就是“向内察”和“往外看”;加上第3点就是动态地“向内察”和“往外看”,也就形成了“向内察矩阵模型”和“往外看矩阵模型”。
01
向内察
2. 向内如何察
分析的时候,不能孤立静止地看问题,要动态地观察分析,不仅要分析现状,还要预测未来。既要考虑现状是如何形成的,还要预测未来可能如何发展,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持。
“人”和“未来”结合,位于第四象限,确定方向。就是人要做未来的前瞻性思考,思考要不要做某个业务和产品,为什么要做某个业务或某个产品。 “事”和“未来”结合,位于第一象限,明确目标。就是未来要做什么事,通过这个事企业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 “事”和“现状”的结合,位于第二象限,制定方案。就是为了达成未来的目标,现在应该如何制定方案,做哪些事情。 “人”和“现状”的结合,位于第三象限,分配人力。就是由哪些团队去执行方案做事情,如何把事分配到人身上。
前瞻思考,明确方向,即“Why”。 战略设计,明确目标,即“What”。 战术执行,形成行动方案,即“How”。 团队配置,实施业务,即“Who”。
02
往外看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大部分的创业者、经营者、企业家、老板都有一个独特的习惯,那就是对政治、对市场、对行业、对对手的敏感性。这就是“往外看”的能力。
1. 往外看什么
往外看,既要看到全貌,又要看到特殊的个体。
全貌就是整个行业和市场的情况,就像从高空俯瞰整个城市那样,需要有宏观认识。
但光看全貌还不够,全貌是由个体构成的,因此必须得看个体。但是我们不可能挨个去看,因此必须聚焦于某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个体。哪些个体有特殊意义呢?幸存者偏差告诉我们,过分关注“幸存”下来的案例(成功案例),而忽略了那些失败或消失的案例,会导致分析的严重偏差。因此,我们必须关注两类个体:
整体里闪闪发光的个体,正是这些个体贡献了整体80%以上的业绩,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学到成功的关键经验。
整体里曾经辉煌过但黯然退场的个体,从他们身上我们能汲取失败的教训。
我们这里把这些闪闪发光的和黯然退场的个体统称为“标杆”。
所以,往外看的关键就是看“行业”和“标杆”。
“行业”和“现状”结合,位于第二象限,看清行业现状。就是知道行业的盘子有多大,利润有多少,能容纳多少人吃饭,里面有多少人在分蛋糕。 “标杆”和“现状”结合,位于第三象限,汲取标杆成功和失败经验。就是分析标杆的现状,找到标杆的优势,学习优秀者成功的关键要素,汲取失败者失败的关键原因。 “标杆”和“未来”结合,位于第四象限,追踪标杆动向。就是看标杆未来打算如何发展,追踪标杆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跟着榜样们跑,不掉队。 “行业”和“未来”结合,位于第一象限,洞察行业大势,识别机遇风险。就是看行业未来的趋势和前景如何,政策、经济、技术和法律环境如何演变,有什么机遇和风险。
看行业现状,知晓行业生存现状和法则。 看标杆现状,学习标杆成功经验,汲取失败教训。 看标杆未来,追踪标杆动向,追随榜样步伐。 看行业未来,认清趋势,抓住机遇,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