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将军在民族路(旧称西马路)

文摘   2025-02-06 09:25   天津  


点击“北宁故事”几个字或长按二维码(在文章最后),即可关注公众号。关注公众号,可阅览往期校友文章。




 

  蔡锷将军在民族路(旧称西马路)

              作者  修竹君


   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中国近代政治家、军事家、民主革命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蔡锷为革命烈士。



    1915年11月3日,被袁世凯软禁在北京的蔡锷请假,再一次去天津“就医”。

    与之前一样,蔡锷将军潜出北京后,当晚来到天津西马路(现意风区民族路),与老师梁启超密商讨袁大计。


    1915年的北京城,笼罩在一片肃杀之中。袁世凯称帝的野心昭然若揭,蔡锷将军被软禁在京城,每日都有密探尾随。这位年轻的将军深知,若再不采取行动,不仅自己性命难保,护国大业也将付诸东流。

    11月的一个寒夜,蔡锷将军佯装前往八大胡同寻欢作乐。他身着便服,头戴礼帽,巧妙地摆脱了密探的跟踪。在友人的帮助下,他登上了开往天津的夜班火车。列车在夜色中疾驰,蔡锷望着窗外飞逝的景物,心中盘算着下一步的行动。



    天津站到了。蔡锷将军压低帽檐,快步走出站台。他叫了一辆人力车,用浓重的湖南口音低声说道:"去西马路。"车夫拉起车把,沿着彼得堡路(今建国道东段)、大马路(今建国道中段)向西奔去。

    夜色中,三经路、四经路、五经路、民生路、民权路(以上道路均为今称)一一掠过,蔡锷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


建国道(大马路)旧景


    车子拐入西马路(今民族路),意大利兵营的围墙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森严。蔡锷将军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知道,这里是最危险的地段。所幸,夜色成了最好的掩护,人力车顺利通过了兵营。

坐落于民族路(旧西马路)的梁启超旧居。


    车子在西马路(民族路44号)停下。蔡锷将军敲响了梁启超寓所的门。

    门开了一条缝,下人看到是近期常来的熟人,连忙将他迎入梁启超书房。

    师生二人相视一笑,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梁启超


    在微光之下,蔡锷将军与梁启超彻夜长谈。他们分析了全国形势,制定了讨袁计划。窗外,北风呼啸,仿佛在为这场关乎国家命运的重要会谈伴奏。
    这次秘密会面,成为了护国运动的重要转折点。蔡锷将军在梁启超的帮助下,经塘沽搭船到日本又辗转南下云南,最终在云南发动了护国战争,为推翻袁世凯的帝制立下了不朽功勋,将军也不幸病逝军中,年仅34岁。

    世称蔡锷是再造共和第一人。孙中山亲写挽联: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


蔡锷将军


    而天津民族路(旧称西马路)那个风雪夜奔的惊险历程,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段传奇佳话。



 (母校情深)编辑团队


刘嘉祥    宋宏祥    李锡君   

杨   力    冯孝红    荣乃萍   

魏康利    霍庆生    赵英机    

尹慧珠    范   伟    王秀成   

吉    明   郑威亚    米亚娴   

韩   旭    


    本期编辑:魏康利

   

《北宁故事》之“母校情深”专刊,纪念你的金色年华,倾听你的人生感悟。

欢迎投稿,欢迎留言。期待你的故事。

长按二维码,关注《北宁故事》。

投稿邮箱:tjxzjf@163.com

微 信:xiuzhujunfeng

           y15602054837



  



 
    


北宁故事
人文-历史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