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北宁故事》四个蓝色小字 ,关注公众号,加入铁路大家庭。
无票乘车怎么办?
作者 崔福起
绿皮车时代,旅客外出乘坐火车都要去车站售票处排队提前买好车票,但因遇到车票售完又要急于出行时怎么办?这时候,如果得到车站许可,让车站开据一张补票证进站上车,上车后赶紧到“列车办公席”,出示“补票证”,车长或补票员给开具一张“手写车票”。这样就解决了您的临时紧急出行问题。
这是一张1969年7月12日由南仓站签发的补票证,票面有“最高指示:要斗私,批修。”正是“文革”初期,证内说明请441次列车长对8号由津至东旅客因时间仓促来不及买票,请在车内补票,后面有南仓站站名章,下面还有注意提醒:上车后立即向列车乘务员声明补票,否则按无票乘车处理。
此证至今已有55年了,保存完好,小小铁路票证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当时铁路客运中一个旅客购票的历史环节。
京津城际列车补票证。
关于旅客补票之事,还有多种情况:有的旅客没买到车票(或是有意逃票)上了车,列车员查票时被发现,这时,车长就根据本人提供的证据或其他线索,认定旅客是从某站上车(也可依法认定从始发站上车),给开具补票证外,还要按规定收取罚款性质的“手续费”(因为你是查票时查到的)。
笔者从收藏的火车票中很费力地找到几枚有关补票收费票证,晒出来与家分享。
其一,旅客乘坐从昌黎K548次快车到塘沽,因无票乘车,在车上查票时被发现,列车长声明到塘沽后进行补票,並开据票证,上面注明票价:30元,加收票价:15元,手续费:2元。合计:47元。
旅客无票上车但没有提前声明。
这一张票说明昌黎一塘沽票价:30元。容可见。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列车段的应急补票服务费收据两张分别为一元和两元,没收集到是否还有其他收费价的不得而知,也盼有知老师补充,据我理解服务费不同手续费,是否有市场经济原素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列车段的应急补票服务费收据。
在鉄路客运业务中,通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堵塞漏洞,在列车的运行中坚持查票以此发现无票旅客采取补票进而为国家挽回损失,同时也是对无票乘车旅客的实际教育,在实行补票时方式和形式也並不绝对统一,一张1994年北京铁路局客运运价杂费收据上记载了一旅客乘坐311次列车从北京到天津北站被认定无票在天津北站作为补票处理。收据上写明䃼票价:12元,手续费:1元共计:13元。
天津北站出站口检票时查到无票旅客的补票收据。
在对旅客实行补票中,也有另个环节,即如有补票证明或有车站开据的有效证明者可以免收加价费。
除了对无票旅客实行补票外,对旅客携带物品重量等也是有规定的,例如一张1994年北京铁路局客运运价杂费收据上就可看到一旅客从北京一天津北乘坐313次下车出站发现携带物品超重被处理交纳超重费1.3元。
一张张铁路小票证记录了一段段变迁史,发展史,从票证形式文字表格到不仅有主题还有时代景观的画面,都是一次次跨越,既有客观地记载又有欣赏的价值。在被誉为国家经济交通大动脉的铁路先行官的历史收藏中,一种票证只是沧海一粟,铁路历史需要不断挖掘,永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