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北宁故事》 蓝色小字,关注“回忆录”专刊,也期待悦享你的如歌岁月。
在路上 (一)| StevenGu(洛杉矶)
序言
众所周知《北京人在纽约》折射出东西文化的差异,展现北京人在纽约生存状态,成为描写第一批赴美的中国人,事业与情感历程的经典之作。
本文作者谷力
我早在1994年在国内就看过这部电视剧,对电视剧印象最深的是片头曲,还有大都会纽约曼哈顿高楼大厦上,霓虹灯闪亮的“GE”两个英文字。因为我当年曾是这家美国最知名的企业,驻华首席代表华裔詹姆斯何先生的中国项目助理。有缘与何先生共事两年多,一起创办中国首家中美合资企业:辽宁阜新铁路器材有限公司。
但是,我从未梦想过赴美工作与生活……可是,恰恰就是这样的戏剧般地,让我自编了这部《在路上》回忆录,并成为回忆录中的主角,《在路上》这部回忆录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回忆了我二十八年前从天津来到洛杉矶,38岁踏上赴美之路。
说到《北京人在纽约》,剧中的王启明是携夫人郭燕一同赴美,而我是独自一人闯入美国。除了我们到达的目的地不同之外,我与王启明在美的经历和付出几乎相同,甚至比他的经历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是九死一生,在奔往“天堂的路上”,逃过了一次又一次的人生劫难……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在美国渺茫过。当时,我还自编了一套顺口溜:“一年二年豪言壮语(刚到美国人人都有美好梦想);两年三年自言自语(来自孤独与思乡的种种压力精神抑郁);三年四年胡言乱语(人已恍惚失去了信心头脑错乱);四年五年不言不语(自身已麻木失去知觉彻底崩溃)。”
当有过一次劫难丛生,而走出“地狱”之后,就不再去纠结是否有这张“绿卡”,你就会非常自信地对他人总结到:在美你只要努力去付出!一定会五年小变化,十年大变样。
而且是事实被证明了这点,当我在异国他乡遇难的时候,确巧遇上一位美丽善良的上海籍姑娘!在她的帮助之下,使我度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和险境,而后她又成为了我这生中的“红粉知己”和最重要的一位恩人,并使我最终实现了将在天津的亲人,全部都接到了美国……
回忆录的开始,就以我在美打的第一份工说起,我和《北京人在纽约》剧中男主角都是从洗碗工做起。只不过是王启明幸运的遇见餐馆老板娘阿春,而我幸运的是在东园餐馆只做了20天后,就进了一家禽肉类食品加工厂,遇见了我赴美后第一位贵人,他就是广东籍的老板阿梁……
这世界就是一面镜子,有好人就会有坏人,有善良就会有邪恶,命运只不过是来回穿梭于镜的两面罢了。
我的这部回忆录也从另一个侧面,描写了各种形形色色的天津人,在洛杉矶打拼,甚至最后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代价!还有一部分人原先在国内,有着一份很体面的工作,如某银行信贷管理员、某医院护士长、某知名商场营业员,最后在异国他乡,她们以开设按摩院为掩护,沦为了……
还有些因人口走私绑架罪被判刑入狱、有的因小偷小摸三次入狱。有的加入了黑帮组织,至今不知下落……
另外,让我困惑不解的是,从表面上看来这个自由国度里面,在通往“天堂之路”处处都设满了陷阱!而更让我感到最可悲的是,新移民被“老移民”所坑骗!
更让我永生难忘的是,在美的一场车祸中我受到了伤残,官司没赢反被坑害,我委托的“律师”做手脚民事案件变成刑事案件,反被地检署以涉及保险欺诈!遭重罪起诉成为被告,如同真的掉入了地狱……
下面就回忆我28年来拼搏美利坚,叙说我的《在路上》……
我五十年代末出生在中国天津,是一个喝着海河水长大的独生子,我的父母都是铁路高级知识分子,论家庭条件非常优越,但我从小就不娇生惯养,三岁就进了铁路整托幼儿园,初中读的是寄宿学校。我的母校苏州铁中,到17岁那年我已是独自一人六次下江南了……记忆我当年发生在上海老北站故事1977年走上了社会,参加工作成为一名电视技术维修师,进入八十年代又调入天津铁三院。在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带薪考入了大学!1988年毕业后,辞职下海经商并挣到超过六位数的人生第一桶金。
本文作者谷力八十年代与铁三院工程技术人员在鸭绿江建设大桥。
1-1、命运让我三十八岁踏出国门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1996年,距今已有二十八年了,记得这天也是这样的寒冷,我发小亲自驾驶着他那辆黄色大发汽车,把我送到北京美国大使馆签证处。
当我排在蛇形签证的队伍中,内心十分的坦然淡定充满着信心,当三号签证窗口叫到了“下一位”!我赶紧的迎了上去礼仪性打了个招呼,并将护照和签证文件,递给了窗口里面的签证官,只见他看了我文件最上面的一页邀请函,他随口用流利的中文问我:去美国做什么?我答到:开会订货!话音刚落,他抬起头看着我继续问道:你准备在美国逗留多长时间?我随口回答他需要两周时间!对方脱口说出:ok!你的签证申请批准了,下周一来取你的VISA。
他顺手把我的护照收了进去,并在一张印有美国国徽信纸上,打了两个勾勾标注了取件时间和日期,连同我所有文件递还了给我,我接过文件并向他点了一下头,说了一声:谢谢!离开签证窗口走出了签证处,就这样我非常顺利地拿到了赴美签证。
我拿到赴美签证后第一件事,先办理日后可能会用得到的各项公证文件,到工商银行兑换好美金。整理好简单的赴美行装,计划两周之内出境并回苏州老家一趟,告别祖籍地,再由上海虹桥机场登机。
一切都是按照计划去执行的,我在动身前的晚上和家人们,一起吃了顿告别晚饭,饭后我用自己的双手抱拢替代了双膝下跪,与养育了我三十八年,年过七旬的父母合影留念。此照片永远定格在1996.12.24
作者与父母
难忘的1996年12月24日晚,我告别了父母和家人。在圣诞平安夜我登上了,南下苏州的列车,当列车缓缓地驶出,天津站的那一刻,我耳边响起了蒋大为的这首歌:《我是天津人》
浓浓的故乡情,
美美的故乡梦,
甜甜的海河水,
亲亲的天津音,
……
啊 生我养我的天津卫,
我不忘你养育的恩,
我是你的孩子啊,
你是我的母亲,
无论我走到哪里,
我都自豪地说,
我是天津人 我是天津人,
再见了!我生身之地天津,做为一个海河儿女,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总有一天我会王者归来!列车这时已飞快地驶离了天津,并消失在夜幕之中……
第二天清晨列车抵达了苏州站,我下了火车就直奔西园先去敬香,目的是求个平安顺利!敬完香我离开西园,马上赶到苏州南门民航售票处,幸运的买到了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由上海虹桥机场至洛杉矶国际机场的往返机票,当时的机票连同国内机场建设费和飞安保险费,一共花了近八千块人民币。
我在苏州整整住了三天告别了亲友。于12月28日早上搭乘民航巴士,由苏州到上海虹桥机场国际航站楼。
大约在下午两点开始办理出境手续,当我拿出护照时,突然发现我的赴美邀请函,忘记在苏州的家里!这时距离飞机起飞时间不到一个小时,机场边检同志立即把我带到边检值班室,值班领导问明情况,以紧急预案处理并准予放行出境,我随后进行安检登机。
我进入机舱找到座位坐下来,静心地一想我太粗心了,居然忘记带邀请函了!真是“当官的把印给丢了”总算是化险为夷顺利登机了。
当我乘坐的这架飞机腾空而起的时候,我透过机窗看着机翼下方的长江入海口,内心感慨不由自主地脱口说出:“家乡永别了”我要去陌生的地方努力拼搏!
1-2、入境洛杉矶机场受阻险遭遣返
经过了十一个多小时的飞行,于美国西部时间12月28日上午11点抵达洛杉矶国际机场。飞机落地后所有旅客准备出关,接着我的大麻烦也就来了!
我没有像王启明那样顺利地入关并受到欢迎,而因为没带邀请函,以入境手续不齐全为理由,将我送交到“小黑屋”,所谓的“小黑屋”就是海关二次审查的等待室。
通常什么情况下会进入小黑屋呢?柜台处海关人员没有足够权限处理入境者信息、柜台海关人员询问赴美目的与停留期时,入境者的回答和相关信息让海关人员认定需升级检查,接受CBP官员的进一步查问。
说是“小黑屋”可这间屋子既不小也不黑!足足有一千多平米的面积,屋子迎面墙中央镜框里的照片人,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他是克林顿总统,仿佛是他在对我说:“Welcome to America”!画像旁边落地旗架子上,插立着一面美国星条旗,旗杆顶端有一只铜质的老鹰,张开它的两只翅膀,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说:“不管美国是天堂还是地狱,我都会将你撕个粉碎,就连你的骨头我都不会留下”!
刚刚踏上美国领土,命运是否能让我入境?我在“小黑屋”等了一个半小时,终于听到海关人员叫我的名字。我惴惴不安的坐到CBP官员面前,先送上甜甜的笑容,然后礼貌的问好,可是对方面无表情,将我的护照看了又看,然后用手指搓碾VISA页面。旁边的助手已将我的行李箱翻了个底朝天,同时让我打开钱包摊开在桌上,助手带着手套从钱包里面,拿出美金和我没用完的人民币,一张牡丹卡、一张长城卡,还有我的个人名片。又让一位亚裔工作人员做翻译,问我为什么没有带邀请函?来美的目的以及在美联系人等等!如实来回答,否则将我原机遣返。
我一五一十地回答了所有问题,因为12月28日是星期六而且还有三天就是新年了,CBP官员知道就是打电话核实,也不会有人接听!对方又问我准备在美国逗留多久?我回答两周时间,于是这位官员在I94卡上还有我的护照上,盖了入境章和离境期限,这位官员还真的给了我两周逗留时间,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写着离境日期:Jan 11 1997。然后把护照还给了我让我拿好行李,就这样我算入境美国了!这时我看了一下自己的手表,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总算过了第二关!看来苏州西园的香火真是很灵验的……
出了海关后来到机场出口处,我原在中国打越洋电话就事先约定好,我“过命”好兄弟黄国兴,本文今后称国兴,他会亲自到机场迎接我。
可是在“小黑屋”耽搁这么久,国兴肯定认为我被原机遣返了!于是我就仿效《北京人在纽约》,王启明打电话联系郭燕的姨妈样子,来到投币电话台按照投币操作方法,拨通了电话但始终没有人接听!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看来我必须靠自己去想办法,既然来到美国今后自己的衣、食、住、行,都必须要靠自己了。
我正在琢磨着今后的打算,这时我面前出现了一位长者,他操着一口广东话与我搭讪道:“你去哪里?用车不用车”!我说:我要去“天津大院”!长者立马回答说:“我知、我知”!我又用广东话追问道:给多钱?长者说:“四十门”!我马上又问:是人民币?对方不解地说道:“大咾!帮帮忙这里是美国不是大陆给美金”!我马上反应过来了,哦,是美金再一算,1:10的比例美金折合人民币要四百块!我又再想从天津到北京也用不了四百块,后又想到母亲临别时的话:“能用钱去解决问题的,尽量在美国不要麻烦别人”!母亲的话不但受用,而且让我有生以来体会到,“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话真正的含义!于是爽快地答应了长者,请他开车送我到“天津大院”,汽车飞快地奔驰在高速公路上,我望着车窗外的天空是那么蓝,连一丝浮絮都没有,像被过滤了一切杂色,瑰丽地熠熠发光……
我此时的心情并不像王启明,坐在郭燕姨妈车里,兴奋地手舞足蹈挥手向车窗外致意。而我望着眼前十条双向高速公路宽阔无比线道,此时我脑海在想既然我人已在美国行进的路上,从现在起就是我人生远航的开始,一切烦恼都被淹没在眼前车流的海洋之中!
汽车在转换着高速公路,由105号改换了110号,我问长者美国高速公路收费吗?长者答到:“Free Wey !Free Wey!”的英文意思就是,免费自由的路。
说着说着眼前看到了洛杉矶市中心的高楼大厦,心想可能快要到“天津大院”了,没想到汽车又变换路线,换上了10号高速公路,我连忙问长者还没到“天津大院”?长者答到还需要十多分钟的车程!
哇塞,要这么长时间?我自言道。路上我看了汽车上的迈表,车速是每小时65英里的速度,相当于每小时120多公里的速度,这距离就差不多天津到北京的路程,一边想着一边算着,汽车终于开下了高速公路,这时夕阳已落,汽车沿着Rosmead Blvd向北行驶,这时长者说到:“前面车子掉头就到了”!
我的天终于到了,车子停稳后我付了四十美金,又塞给长者两盒“中华”香烟以表谢意!长者接过香烟连声说道:“多谢、多谢,Good Lack”!实际这位长者早就明白了,又来了位“王启明”……
原来“天津大院”就是一家汽车旅馆,后来才知道早先叫“上海大院”,后来又叫“沈阳大院”因为天津人住在这里,人越来越多 就改成了“天津大院”了!
我拿着行李箱上了二楼找到了202号房间,叩门后里面传来一个熟悉乡音:“谁呀”?我同样用天津话回答:我是老谷,国兴的朋友!里面的人并没有马上开门,又说了一句“他不在从昨天晚上去赌场,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这时门开了个缝隙见我手提行李,就把房门安全拴打开,把我让进了房间,对方边请我坐下边打量看着我说:“你也是从天津来的”?我答到是的!我姓谷和国兴在河北住邻居。
我顺手扔给他一盒“中华”烟,也打量着对方,长方脸留着比王启明头发还要长的头发,他满口天津话自我介绍说:“我姓史以后你就叫我“大使”好了!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原来他也刚来洛杉矶几个月,现在一家食品公司打工,每天上凌晨三点的班。
说到这他问我你是否给天津家人报了平安?我说还没有!话音刚落,他便拿起屋里带有传真机的电话,让我赶紧打国际长途电话报平安。我心想也好简单说一两句话让家人放心,就拨通了电话。
那头是我老爸接的。我说一切顺利平安到达,我改天再打电话过来,因为现在用的别人的电话不方便!我随手就挂断了电话。
大使说不要紧这传真机,是他连襟天津人叫“一担一挑”安装的,平时做生意使用的。我这才知道这里还有其他人住在这里!我说到哪里能买到电话卡,大使说咱这楼里就卖!我现在带你去买。
我倆来到后面三楼,也是与202房间一样大小,一个操着一口四川口音,名叫“佐罗”的人,他平时就靠贩卖电话卡为生。一张通话时间60分钟的电话卡卖20美金,于是我买了两张花了35美金(因为是熟人介绍优惠)。
回到202房间正好电话铃声响了,大使拿起电话,对方正是黄国兴,大使连忙说:国兴,天津的老谷在我这里,随手把电话递给了我。
电话里国兴十分抱歉,一个劲说着客气话,说马上来接我,要为我接风洗尘压压惊!
电话挂断后我对大使说:国兴让我们一起去吃饭!大使连忙说道:“我不行,再睡几个小时就要上班了”。
我心想他这是上的什么班啊?凌晨三点钟连礼拜六都不休息!
国兴回来了,一进门我倆就紧紧拥抱,他嘴里念叨着说以为我被美国海关遣返了!然后把身后的人介绍给我认识,这人叫富森,是大使的一担一挑,都是天津和平区的。紧接着我们下楼上车,富森开车。国兴大声说:“去圣盖博全统广场的三和皇宫大酒楼,给老谷接风洗尘!”
的确,我在洛杉矶天津人圈子里年岁偏长,看弟兄们如此热情,我也就不再推辞了。
从“天津大院”到全统广场路很近,下车后直乘电梯上了顶楼,一进门前台带位服务小姐就引导我们进了“荷花庭”包间,包间里又是一帮人,其中有些人我早在天津就认识他们。
大家把我让到了正座,国兴从我右侧开始介绍:第一位是新大陆移民律师事务所杨小姐(经理),下一位是慕立我认识他,再下一位是富森就,再下一位我也在天津就认识,她叫璐璐,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
人都到齐了!国兴正式宣布:今天由杨经理做东,大家一起为谷大哥成功登陆美国洛杉矶接风!
传菜员开始上菜:刺身象拔蚌、佛跳墙、贵妃鸡、鱼翅羹、鸡汁鲍鱼、清蒸帝王蟹、姜葱龙虾、白灼牡丹虾、北京烤鸭等满满的一桌子,杨经理首先向我表示祝贺,她一张口,我立刻听出她是上海人!席间我也用上海话与她攀谈起来,提到LAX机场在“小黑屋“惊险一幕!她对我说:“侬礼拜一到我office来,我帮侬向移民局办理申请延期手续”!
席间我也弄明白了,杨经理在美国名牌法学院毕业,自己开办新大陆移民律师事务所。她与国兴、富森也有些“业务”关系!
晚宴结束后国兴对我说:老谷你慢慢倒时差和我们一起去大战CASINO!
1996年12月28日到美国的一天就这样度过了……
(未完待续)
作者谷力,英文名Steven Gu。
曾就读天津铁一小、铁一中的铁路子弟。
曾在中山路电视机维修部、铁三院工作。
1985年脱产带薪进入电大学习《企业管理》获得大专学历,1988年下海经商创业。曾任李宁皮具有限公司华东部经理。
1994年创办了中美合资企业。
1996年赴美再创业,从零开始至事业巅峰。
《北宁故事》编辑团队
总编:修竹君
编辑:王秀成 朱 河
姚广文 王 倩 石 棉
南向军 李沉辰
本期编辑: 石 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