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天兰铁路的一千名日本技工和家属

文摘   2024-07-25 10:16   天津  

 

点击《北宁故事》四个蓝色小字 ,关注公众号,加入铁路大家庭。



           修建天兰铁路的一千

           名日本技工和家属

             作者  军迷老张


    八十年代中期的甘肃省天水市,某日早上,北道区原铁路子弟学校的大门口,跪着一个身穿西服的中年人。

    那时候在西北地区,大家大多都穿中山装,西服还是个稀罕玩意儿。西服中年人跪在那里半个多小时,来来往往的行人觉得奇怪,连忙把这名中年人扶起来,问他跪在这里的原因。
    中年男子一口流利的东北普通话,嘴里嚷嚷着要找他敬爱的老师,找的他的母校,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下来了,接着又掏出护照比划。

    周围人一看,大吃一惊,原来这个西装中年男子是日本人,叫渡边。众人听了半天,才知道原因,这勾起了五十年代的一段往事。



(天水铁路职工子弟学校的日本老校友们在重访故地时合唱歌曲)

    1950年10月,在第四野战军工作的300名日本技工和600名家属,分两批乘坐火车从东北来到大西北的甘肃省天水,参与修建天水到兰州的铁路。

    他们都是车辆检修、机车检修、机车驾驶、运输管理、行车组织、线路养护、土木建筑、内燃电气、医疗护理等方面的人才,是当时铁路急缺的技术工种。


(当年天兰铁路工地上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这些日本技工刚到天水时,租附近的民房住,或者住工棚。

    铁路局为了让他们安心工作,就在北道埠道北铁路医院的后面,给他们建起了大批房子,不到半年就建好了。

    这些日本人的子弟,也全部安排到天水铁路职工子弟学校读书,占当时学校学生的三分之一。渡边当时就在这所学校学习,三年的学校时光,让他和中国老师和同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天水铁路子弟学校中日学生合影)

    当时铁路局对日本技工非常关照,在粮食供应比较紧张的年代,他们可以吃到大米和白糖,有时候也会供应肉食。

    平时这些日本人也会拿工资在当地集市上买到肉、蔬菜、鸡蛋等副食。


(天兰铁路部分中日技工合影)

    每天上班的时候,这些日本技工的妻子,拿着丈夫的工具箱,穿着木屐鞋,走起路来嗒嗒响,毕恭毕敬的跟在丈夫后面,到单位后向丈夫鞠躬,然后再回家。

    下班时妻子赶到单位,拿着丈夫的工具箱和饭盒,把丈夫接回去。这种场景刚开始成为当地的一大风景,引来普通民众的好奇和围观,后来时间长了,大家也就见怪不怪了。

    这些日本技工的技术水平非常过硬,要求也很严格,一些级别较高的技工,在下属犯错误的时候,会毫不客气的打对方耳光,但是从来没有打过中国技工。


(日本技工师傅给中国徒弟教授技术)

    中日技工们共同努力,为天兰铁路及早通车做出了贡献。

    日本技工中的一些人还被评为劳动模范。出生在长崎县的川端新太郎和福冈县的田中梅五郎,因工作积极,表现突出,被评为一等劳模,两人一同出席了天水召开的西干局劳模代表表彰大会。

    在铁路卫生所,有个日本女医生医术特别精湛,特别是接生方面医术高超,当地人听说后,都纷纷找这位日本女医生接生。


(天兰铁路中日技工部分人员合影)

    1952年底,在中日双方努力之下,达成了在华日本人遣返协定。于是在天水的近千名日本人分别在1953年和1954年陆续遣返回国。临走时,西北铁路局还为他们召开了盛大的欢送会。

    那段时间,北道埠的集市上,到处都有日本人变卖的东西,比如缝纫机、铝锅、榻榻米、浴盆、照相机等物,好多东西一直被当地民众用到了八九十年代。

    日本技工当中很多人对在天水的生活非常留恋。有个叫内藤的日本小伙子,20多岁,上火车之前哭哭啼啼的不愿意走。

    也有日本姑娘和天水当地铁路工人结婚的,最后就留在了天水。
    这些日本技工乘坐火车,一直到青岛,然后坐船回到日本。


    五十年代前期的日本,由于战争的破坏,满目疮痍,物资供应也非常紧张,大米、布料异常匮乏,吃穿衣食上均比不上在中国的时光。这些回国的日本技工和家属,两相对比之下,非常怀念在中国的那一段美好经历,于是在1954年成立了天水会,每年都要聚会一两次,畅谈和回忆在中国天水的愉快工作生活经历。


(日本天水会成员聚会合影)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天水会也数次组织会员访问天水,并且在1999年,在天水市区藉河岸边,种下了1000棵樱花树,建成了中日友好樱花园。


(天水中日友好樱花园揭碑仪式)


    让我们回头再说说渡边。他回到天水后,第一时间去了天水铁路子弟学校,殊不知这所学校在多年前已经搬迁到乌鲁木齐,他找不到当年的母校,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就跪到了昔日的校门口,向众人求助。
    最后,渡边还是去了乌鲁木齐的母校一趟, 找到了当年的老师,了却了这段心愿。


    在天水会,日本技工们最喜欢唠叨的,是当年天兰铁路通车典礼时的情景。

    1952年10月1日,300名日本技工会同数万名中国铁路工人和群众一起,见证了天兰铁路通车典礼。在振奋人心的通车典礼大会上,当场宣读了毛主席为天兰铁路通车题写的题词:“庆贺天兰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兰新路”。


300名日本技工与数万铁路工人出席了天兰铁路通车仪式


(毛主席为天兰铁路通车题词)

    也就在当天,兰新铁路正式动工,铁路线继续向着远方延伸。



《北宁故事》致力于发掘铁路历史,讲述铁路故事,传承铁路文化,凝聚正能量。

长按二维码,关注《北宁故事》,加入铁路大家庭。

联系我们:tjxzjf@163.com

                 xiuzhujunfeng


北宁故事
人文-历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