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人,百味人生

文摘   2024-08-13 14:45   天津  

点击“北宁故事”几个字或长按二维码(在文章最后),即可关注公众号。关注公众号,可阅览往期校友文章。





    刘嘉祥吾师,年逾九旬,动静有时,乐观自律。在大洋洲辟一个院,锄一爿地,饮一杯茶,写一本书,真乃东篱仙者,吾辈楷模。

    书名曰《百味》。

    捧读此书,识老师百味人生,亦见自己人生百味。 

    老师同窗挚友张秀岩君之序言与作者后记,堪称佳作,阅读之钥,发表于此,供阅之。



 

                      序

                   张秀岩

    捧读刘嘉祥学兄的新著《百味》书稿,十分亲切和感动。
    所谓"亲切",是因为我和嘉祥兄是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在天津一中、市立师范的同窗、挚友,70多年来,至今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所谓"感动",是因为嘉祥兄在书中所阐述的事例和感悟,发人深思,让我们在共同体味人生百味中,使我们更加成熟、坚韧和豁达,让我们拥有更加丰富、充实的人生。



    出版一本记载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的著作,是很有意义的事。嘉祥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的经历,是自强奋进的人生,是很有成就的人生,也是很幸福的人生。

    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熏陶下,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以高尚的家国情怀,知难而进,矢志不移,以培养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自己毕生所追求的人生价值,而且一直在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所教过的学生难以计数,桃李满天下,许多人已成为各项事业的栋梁之材。

    全书文字朴实。通过一桩桩具体的事例,让我们看到一位坚持自强奋进者的亲情、爱情、友情、师生情、同志情……。
    本书以"家教"开篇,重视"家庭"在个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传统中,无论是家庭,还是国家,都把仁德作为人生的追求和道德境界,而仁德传承的重要途径就是要让家庭成为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渠道。

    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始于家庭,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品德形成和幸福人生的奠基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书中"五分钱的故事"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发于童蒙、启于稚幼,是从孩子无意识时便潜移默化,深入其骨髓的,是真正性格养成、品性端立的根基。

    家庭既是一个人人生起点的地方,也是一个人"梦想启航的地方"。家长必须以身行言教做到治家有方,只有每一个家庭都承担起"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的重担,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才能够在"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以及为社会作出有益贡献等方面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品德基础和人格基础。

    在恋爱婚姻方面,《百味》一书亲切地告诉我们:青年时期的嘉祥就以正确的婚恋观以及真诚巩固的爱情,与爱人相伴相携,相濡以沫,互敬互爱,同心同德,同甘共苦,现已度过美好的金婚、钻石婚,正迎接更美好的白金婚。

    嘉祥兄的人生经历是丰富的,尝遍了人生百味。他亲历了几个不同的时代,迎来了新中国成立的新天地,感受了新中国建国75年的发展变化。

    他在教育教学岗位上躬耕一辈子,以教育为信仰。在一所历史名校从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成长为高级教师、教务主任、校长,并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

    他无论从事任何工作,都坚持做到敬业,全心全意地贡献自己的精力,始终以教育作为终生服务之伟业。他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遵循"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古训,牢记"学高为师,身正是范"的教导,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表率,刻苦钻研业务,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孔子教导人们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孟子一生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媚权、不媚俗,这些孔孟儒学思想都对嘉祥兄产生重要的影响。

    他不仅作学生的"经师",更是学生的"人师",他以身作则的自强精神润物细无声地感染着学生。他说:"作为教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做到教学相长,肯以学生为师,坚持师生互学。教师应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把爱护学生的感情坚持到永久,直至终生,形成长久的互敬互学,教学相长的关系。"

    人类社会有一种"爱"被称之为"教师之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教师工作的基础,是教育成功的源泉。教师之爱博大而有智慧,主要体现在爱他的教育对象,这种爱是超越父母之爱的理性之爱,是建立在对每一个学生前途着想的公平之爱,是针对每一个学生特点的智慧之爱。最难能可贵的是,年届90高龄的嘉祥兄至今仍能如数家珍地记得他教过的许多学生的名字,而且和许多学生保持着联系。学生仍然将自己所写的文章发给老师,他则仍像过去一样耐心细致地予以点评,与学生共勉。

    人的生活中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我们需要勇敢面对生命中的种种遭遇,在百味人生中学习、成长,并从中汲取营养,把那些具体的事例上升到精神层面去领悟和体会,进行更深入的内在觉察和思考。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百味》一书告诉人们,生在世上必须走自强之路,而且需要"一直在走"。嘉祥兄无论过去在工作岗位上,还是现在已退休,始终秉持着"自强精神",坚持这样走下去,"自强"永远在路上。在个人的品德修养方面,他坚持以正确的观点、态度待人处事,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各种困难。

    《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清华大学的校训即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乃是引用此处。这也是嘉祥兄人生的写照。《易经》还说:"乐天知命,故不忧"。只有经过岁月的沉淀,人生百味的积累,我们才会坦然无惧,一片欣然美好,宛若春风拂面,阳光洒遍心田。

    教师是情感劳动者。教师的积极情感不仅能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更能激发其对所生活世界的热情,没有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就没有学生的健康成长;没有教师入心入情入理的引导,就很难有学生的未来。

    孟子终身施教,乐此不疲,他延续孔子有教无类的原则,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乐。

    嘉祥兄以"仁爱"之心对待学生,他的奉献精神不仅体现在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还把自己的爱心、耐心奉献给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知识、技能、思想才华无条件地传授给学生,尽己所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他认识到祖国的未来托付在教师身上,是崇高且不敢辜负的使命。他对自己的工作尽心,勤学笃行,注重实干,实践成为他成长的沃土。正是他不断学习,勤于思考,躬身实践,才有可能在教育生涯中闯出一片天地。

    每个人的人生各不相同,自己的人生需要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去创造精彩。而人生的滋味总是五味杂陈的,只有自己经历过才知道,人的一生当中会经历很多种事情,所以说我们在生活当中自己应该有一颗坚强的内心,不管生活中遇到怎样困难,都会静下心来去正确面对,自强不息,这样才可以做更好的自己。

    "用心体会人生百味"指的是要从内心深处去理解、感受人生中各种感情、经历和体验,去体味其中的苦辣酸甜等各种味道,从而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生命体验,散发出生命中的人性光辉。

    人生百味,适口为珍。百味遍尝,人生方不虚废。在人生旅途中,每个人所走的每一步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都在品尝人生百味的过往。
    百味中真正的美味是清淡,淡而知滋味长。人生也是如此,淡而隽永,淡而平和。即使如此,当然也会有人成为卓尔不群的佼佼者。

    真正品德高尚的人,他的行为与举止也是平平常常的,不会特立独行。换而言之,越是谦卑随和的人,其实也越接近伟大。
    《百味》著作的出版,定会给后人和广大读者以人生启迪。
    是为序。




                      后记

    《百味》一书,在多方面的热情鼓励、关心帮助下问世了。

    我平时写了一些文字,大多数是为了通过网络和家人、朋友以及我曾教过的学生进行交流。未曾想到,这些文字材料竟然得到许多朋友和学生们的肯定,并鼓励我整理付印成书,让更多人得以阅览并从中受益。

    《百味》的问世,首先要感谢我的同窗挚友张秀岩兄。他对本书的出版倾心相助,不仅为本书写了中肯详尽的序言,而且对出版的一系列工作,提出了详细具体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尤其在内容质量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仁兄对这部书稿的爱惜和关心,让我深受感动。

    我的学生王秀成,不仅多次鼓励我做好编辑成书的"壮举",而且承担了各项繁杂的工作,不辞辛劳,以致令我铭感五内,特在此深表谢意。
    为了本书的编辑校阅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我爱人曹长熙大力支持,她从多方面努力保证我的写作时间,还仔细审稿,提出很多修改意见,为此书的出版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好友魏楠卿、徐睦云,我的学生尹慧珠、张燕喜、李虹等多位为书稿的审阅,都做了大量工作,使本书能精益求精,保证质量。

    学生沙文琪、王国良为本书封面的题字,给予了热心的帮助。

    七十二岁高龄的好友远山(曹巍)为本书的设计、付印等工作不辞辛苦、费心操劳,与魏楠卿合作,保证了印书的成功。在此,特向为本书出版而付出大量心血的各位朋友、家人以及学生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百味》若能为读者在人生道路上增添些许体味和启示,增添一些正能量,当是笔者之大幸。书中不足之处,敬祁指教。


                         刘嘉祥

                         2024年8月



   本期编辑:尹慧珠

   





北宁故事
人文-历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