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易|西官庄村小车会考察手记

文摘   音乐   2024-08-25 07:00   河北  

京津冀学者音乐类非遗考察团队(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基地、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河北大学出版社等)

涞水县西官庄村小车会表演视频

乡土歌舞小车会,吉祥话里享太平

——西官庄村小车会考察手记

文/齐易

2021年8月我们的团队因疫情被迫终止在涞水县的考察工作,就是卡在了西官庄村小车会这里。记得当时这个项目的主研人肖文礼老师请假颇为不易,因为北京各个单位都把“非必要不出京”执行成了“不出京”,请假是万难的事情。她只好请前一段疫情防控较松时到山西休假探亲的同事李欣代为前来参加考察。没想到涞水县这里的疫情防控也骤然紧张,涞水县的所有村落都采取了封村措施,西官庄村已经进不去,考察工作彻底无法继续进行了。笔者只好联系正在高铁上的李欣老师讲明情况,让她不要在高碑店东站下车了,补票直接回北京。

这次工作再启动,笔者联系中央民族乐团肖文礼老师,她说最好把这个项目的考察安排在周六、日,这样省得层层请假。笔者就把西官庄村小车会的考察日期安排在了2023年10月28日,这天正好是周六,早上还不到8点钟,肖老师就直接开车从北京市赶到了村里。

西官庄村位于县城西南约13公里处,是一个只有800多口人的小村子。小车会据说是村里一个杨姓人在承德干活时学来的,村里有“杨拐子,拧拧脚,推小车,比不了”的说法,据说已经传承了约七代人。传统上村里的小车会与武术会为一体,全称为“五虎少林小车会”,但武术会早在“文革”时期就停止活动了。现在这个会常常与村里的秧歌、舞龙等一起出会,小车会做压轴表演。

传统上表演队伍共8个人,最前面是一个丑角傻小子;随后是丑鼓(杨襄武)俊鼓(黄天霸)两个打腰鼓的(男性);鼓后面是两个打手锣的(女性);手锣后面是拉车(赵匡胤妻子)、坐车(金娥,赵匡胤女儿)和推车的(赵匡胤)。据说是古时为“打孟州”而扮妆成这样的。表演时有演唱,春节出会时往往先唱些拜年的吉祥话,然后再演唱一些适应社会形势的新唱词(小车表演队伍绕场转一圈,唱一段)。表演开始前有吵子鼓乐奏乐,小车会表演时由腰鼓与手锣所敲击的简单节奏做伴奏,演唱时则有胡琴、笛子做伴奏。小车会正月里要正式出会为节日助兴,还要作为民间文化使者到附近村落出会。村里的白事,及“五一”“十一”等现代节日,小车会也要出会表演。

1.考察团队刚到西官庄村,齐易老师与刘福祥会长等人沟通情况  田薇摄
2.吴艳辉老师在登录表演者信息  齐易摄
3.耿兆飞和郭莫言两位摄像师在忙着布置设备  齐易摄
4.田薇老师和曹燃同学在拍摄乐器图片  齐易摄

5.今天参与考察工作的人手较少,吴艳辉老师要承担导播的任务  齐易摄

小车会的刘福祥会长今年77岁,这是位非常热心的老先生,对我们的考察工作给予了积极支持。28日一早他就招呼人在村里的文化广场上布置好了表演场地,还摆了一溜桌椅。但是他对在微信上打字、发送位置信息等比较陌生,笔者向他要到达位置的信息,他找人发了好几次才成功。

考察者们按照位置信息开车来到文化广场时,表演者们正在化妆和换服装。广场的西侧还悬挂了许多张印有唱词的喷墨布,上面的唱词内容是关于歌颂党的政策、宣传婚姻自由、倡导家庭和睦等方面的,应该是编创年头还不算太长。笔者忙问挂这些东西干什么,刘会长说人们记不住唱词,要照着上面写的词来演唱。一听这话笔者着急了,演唱者们对着悬挂的唱词来演唱?那拍出视频来会很别扭。大家在一起商量该怎么办,最后决定上场时把这些唱词放在表演队伍后面的地上,由一个人看着唱词做提示性演唱,大家就可以一起跟着把词唱下来了。

为了方便给所摄录的表演视频加唱词字幕,笔者请肖文礼老师把这些喷墨布上的唱词做文本化处理。现在的手机功能强大,啥事情都可以干,肖老师将这些唱词拍照并做文字识别,再稍加修改,不多时就给笔者发来了她整理好的唱词文本。

笔者问刘会长:你们的老词还会唱吗?他说老词已经有很长时间不演唱了,过去有人还在本子上记了下来,但是需要做恢复性练习才行,比唱眼前这套词更困难。笔者说传统的东西不应该轻易丢掉,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遗产”两个字就是指过去时代留给我们的东西。小车会可以跟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而用来宣传新政策,但同时传统的东西一定要保护好,不能丢了。

6.齐易老师在一个房间的墙上发现了张贴在这里的小车会原来演唱的老唱词  齐易摄
7.撂场表演就要开始了,吵子鼓乐先做类似戏曲开场前打通式的演奏  曹燃摄
8.肖文礼老师播报视频片头,撂场表演即将开始  齐易摄
9.吵子鼓乐之后,是村里秧歌队的表演  曹燃摄

10.小车会表演开始了  曹燃摄

在做完表演视频的片头片尾后,笔者拿起相机来拍摄考察工作花絮,来到文化广场西南侧的一溜已经近乎废弃的房子里,看到田薇老师和曹燃同学正在这里拍摄乐器的照片。放眼往墙上看,啊,墙上贴着小车会原来演唱的老词!看前面一部分的标题与唱词内容,曲调有《小拜年》《五更调》等,从宣传婚姻自由、多交公粮等内容来看,多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所创。后面还有建设新农村、科学发展等内容,这些显然是胡锦涛任总书记时期所创作的了。和小车会的表演者聊天,才知道小车会现在是以一个名为《妇女翻身》的民间歌调进行演唱的,这个曲调已经被记成简谱,还收进了刘阜先生编的《平西抗战歌曲》一书里。而在过去,他们小车会演唱的曲调不仅有《妇女翻身》,还有《小拜年》《五更调》等。

撂场表演就要开始了,吵子鼓乐先做类似戏曲开场前打通式的演奏,喧闹的鼓乐招揽来许多乡亲们进行观看。据说这套鼓点是原来村里的武术会留下来的,现在武术会虽然不能出会活动了,这套鼓乐却为小车会所继承。吵子鼓乐之后,是村里秧歌队的表演。村里的秧歌队与小车会是共生关系,现在小车会年节期间常常与秧歌、舞龙等民间艺术形式一起出会,而且在人员上几个会之间也是互有交叉重叠的。今天虽然主要考察对象是小车会,但秧歌队照例前来做助兴表演,考察者们也乐意看到这个村落各种艺术形式共生的原初状态。

之后就是小车会的表演了,演奏腰鼓、手锣者走在前面,拉车老婆、坐车姑娘和推车老汉架着特征性的小车道具走在后面,表演者们开始绕场而行。今天打锣和打鼓的各多了一个人(各有三人),因道具太沉的缘故坐车姑娘也在不断换人。每做一圈绕场表演,便要演唱一段唱词。表演者们都是平时出会的状态,完全没有面对镜头的意识,尽管之前已经强调了摄像机镜头适宜拍摄的范围,大家还是走到哪里算哪里。这就使得摄像师和监视视频画面的导播经常叫停表演,调整一下位置后再开始。

11.拉车老婆、坐车姑娘和推车老汉是小车会表演的三个主要角色  曹燃摄
12.视频摄录时小车会的演唱场面,是经过适当调度的  齐易摄
13.打腰鼓的刘淑兰在演唱时声情并茂  齐易摄
14.小车会演唱的时候,由田文起(左)、唐学起(右)两位先生用板胡和竖笛做随腔伴奏  齐易摄

15.最后表演者们以踩街的方式撤出文化广场,结束了表演  田薇摄

绕场之后的演唱也是这样,最初表演者们都躲在小车道具后面进行演唱,笔者适当进行了一番调度:让演唱者们在前面站成一排,谁也不遮着谁都能露脸;把小车道具置于演唱者身后做背景;把写有唱词的喷墨布铺于演唱者身后的地上,由一个人看着唱词提示性地大声带动其他人的演唱。这样看起来不太显眼,有“遮丑”的作用,其视频画面效果还算不错。

表演者们做绕场的小车表演时,以锣鼓演奏者们肩背或手拿的腰鼓、手锣所奏出的音响为伴奏;演唱的时候,则由田文起、唐学起两位先生在一边用板胡和竖笛做随腔伴奏。唐先生原来吹横笛,但现在岁数大了气力不够,只好吹一支比较省力的竖笛。

笔者细听这些唱词,原来这个版本的唱词也是新旧参差的。“修路还要建广场,晚上跳舞还要歌唱”“有的妇女无价宝,没有楼房婚姻定不了”“党中央好主张,三农工作办法强”这些都是表现当代生活的新编词;而“旧社会她不自由,住趟家来发回愁”“毛主席他主义强,妇女翻身得解放”这些词都是表现新中国成立前后农村生活对比的,显然应该创作于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听着唱词,笔者也在进一步思考:一些新词虽然不属于传统文化,但不断地随着时代变化而演唱新词,却是他们的一种文化传统,这种传统也应该得到尊重。

在表演开始之前刘会长就说,他们到哪个村出会,都是演出完之后以踩街表演的队形走出表演场地的,这次他们也想这样办。果然,在小车会表演者们唱完最后一段词后,所有表演者开始列队:两面大旗走在最前面,秧歌队跟在大旗后面,小车会的手锣腰鼓跟在秧歌队后面, 接下来是小车会的三位主要表演者,压后阵的是吵子鼓乐。大家敲敲打打离开了文化广场,整个表演环节到此结束。

16.拍摄完合影后曹燃同学以录音的方式记录下每个表演者的位置  齐易摄
17.吴艳辉老师和曹燃同学在拍摄小车会表演的道具  齐易摄
18.齐易(右一)和肖文礼老师(左一)对小车会的刘福祥会长(中)及陈兴国(右二)、田文起(左二)、刘淑兰(左三)三位骨干进行访谈  耿兆飞摄
19.小车会现在是以一个名为《妇女翻身》的民间歌调进行演唱的,这个曲调已经被记成简谱收进了《平西抗战歌曲》这本书里  齐易摄

20.考察团队与西官庄村表演者们的合影  耿兆飞摄

接下来笔者和肖文礼老师对小车会的刘福祥会长及陈兴国、田文起、刘淑兰三位骨干进行了访谈。刘会长少年时期在村里的小车会打锣,后来外出当工人。2003年正式退休后,就操持起了小车会的事宜。会里购置服装道具和化妆品需要费用了,刘会长就从退休工资里拿出钱来,以无私的付出赢得了会众的支持与拥戴。问起他们演唱的这些新词是谁写的,大家说多是村里的文化人刘献廷所创作,他原来是县文化局的干部,曾任文化馆馆长。刘先生活到90多岁,去年刚刚去世。

做完访谈,大家到相邻的东官庄村一个饭店去吃饭。肖文礼老师在考虑这篇研究文章该如何写,听她的意思是想从文化变迁的视角来做考虑。肖老师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以前参与考察后写出来的文章都是比较有分量的,相信她一定能够完成好这次的研究任务。

吃罢饭,与小车会的表演者们告别,考察者们踏上了归途。肖老师的车走在我们前面,她要找个高速路口上路返回北京。汽车行驶在窄窄的乡路上,我们都不敢开快了,可瘦瘦小小的肖老师开车却很猛,一溜烟就望不到了踪影,可能是还要尽快赶回北京有其它事情要办。大家生活、工作压力都很大,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与这次系列考察,真是不容易


西官庄村小车会
考察、摄录、研究成果目录

考察者:齐 肖文礼 吴艳辉 耿兆飞 郭莫言 薇 

考察时间:20231028

(一)视频

摄像、制作:齐易 耿兆飞 郭莫言 吴艳辉 田薇

1.表演

小车会表演——踩街、撂场

2.访谈

受访:刘福祥 陈兴国 田文起 刘淑兰

采访:齐 肖文礼

(二)图片与说明文字

1.会社成员

(1)图片(34张)

摄影:曹燃 田薇

(2)文字信息

录入:吴艳辉

2.乐器、道具

(1)图片(35张)

摄影:田薇 曹燃

(2)文字信息

记录:曹燃 

3.唱词

图片(25张)

摄影:齐易 田薇

4.工作花絮

(1)齐易摄工作照

(2)田薇摄工作照

(3)曹燃工作照

(三)文字

1.考察手记

齐易

2.研究文章

肖文

涞水县西官庄村小车会骨干成员访谈视频

”土地与歌”微信公众号已经刊载京津冀学者音乐类非遗考察团队第一期、第二期对高碑店市、雄县、安新县、容城县考察的工作手记、表演视频及成果目录,可以点击蓝色链接文字进入阅读。

第三期工作是对涿州市、涞水县和易县的考察。涿州市的考察,“田野寻风”微信公众号已经刊出了涿州市非遗普查华庄村吵子会东下庄村张家吹打南横岐村横岐调西韦坨村诗赋弦涿州市京东大鼓西河大鼓义和庄村河北梆子泗各庄村马家吹打班东古邱村道乐班刁窝村子弟高跷会长安城村吵子会上庄村音乐会东韦坨村河北梆子上庄村旱船会南胡宁村竹马会常村河北梆子三城村十不闲霸王鞭与八大扇西茨村登云圣会长安城村秧歌会陶营村高跷会的考察手记,可以点击蓝色链接文字进入阅读。

涞水县的考察,“田野寻风”微信公众号已经刊出了南北高洛村四乐社北白堡村音乐会福山营村南乐会东赵各庄村音乐会张翠台村河北梆子东南租村十番会蔺家庄村南乐会三义村旱船会山南村霸王鞭城内村高跷会木井村花会周家庄村小车会南关村京剧车厂村老调东关村龙灯会的考察手记,可以点击蓝色链接文字进入阅读

除刊登考察工作手记外,“田野寻风”微信公众号还会陆续刊登团队学者在考察基础上撰写的一系列学术研究文章。已经刊出《田野上的一万个瞬间》(张振涛)《高碑店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荣英涛)《官民互动,礼俗兼具——高碑店市义店村冰雹会祭礼仪式用乐的历史民族音乐学考察》(常江涛)《石辛庄村音乐会音乐民族志研究》(荣英涛)《官护民养——撞河村吵子会考察探析》(张月)《高碑店市前南里村吵子会的考察与研究》(夏侯玲玲)《高碑店市吵子会考察研究》(张月)《老树新枝——曲堤村武术-吵子会考察纪实》(张月)《丁家庄村十番会田野考察与研究》(夏侯玲玲)《高碑店市地方剧照“上四调”产生、传播之文化分析》(刘小梅)《撞河村上四调戏会考察研究》(节选,陈铭方》)《高碑店市的民间戏曲(上)》碑店市的民间戏曲(下)》(齐易 刘潇潇)《传统瑰宝,鼓曲佳音——高碑店市王亮先生的西河大鼓演唱》《高碑店市河头村高跷会的调查研究》(赵聪)《孤株村秧歌会考察报告》(刘诗洋)《雄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齐易)《雄县亚古城村音乐会调查研究》(徐文正)《雄县开口村音乐会考察与研究》(陈瑜《雄县赵岗村音乐会调查报告》(荣英涛)冀中笙管,雄州雅韵——杜庄村音乐会考察报告》(李涛《雄县十里铺村音乐会考察报告》(吴晓萍)《雄县韩庄村音乐会调查报告》(荣英涛)《雄县北大阳村音乐会考察与研究》(夏侯玲玲)《雄县葛各庄村音乐会考察报告》(吴晓萍)《高庄村音乐会实地调查报告》(林敬和)《雄县古庄头村音乐会调查研究》(王先艳)《邢村音乐会实地调查报告》(林敬和)《常庄村音乐会考察》(荣英涛)《雄县米黄庄村音乐会调查报告》(李欣)《雄县小庄村十番会调查研究》(陈瑜)《雄县杜庄村刘家吹打班研究》(齐易)《雄县南庄子村、张二村、张神堂村吵子会调查研究》(王先艳)《雄县荣河北梆子剧团调查研究》(张国强)《雄县东王村“云车会”小戏研究》(齐易)点击蓝色链接文字进入阅读。

田野寻风
京津冀学者音乐类非遗考察团队成果发布、学者研究文章刊载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