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学者音乐类非遗考察团队(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基地、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河北大学出版社等)
易县阳谷庄村秧歌会表演视频
农耕文化留写照,田野辛劳化秧歌
——阳谷庄村秧歌会考察手记
文/齐易
2024年5月1日这天是国际劳动节,我们的团队真正是过了一个劳动的节日,在易县北白涧村南乐会进行考察摄录工作,忙了一整天,直到晚上7点多钟才回到驻地。之所以把五一节小长假期间的工作安排得这样满,是因为团队所聘请的研究学者多来自各个高校和研究机构,他们平时各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请假出来参加考察往往不是那么方便。而假期的时间可以由老师们自由支配,出来参加考察不必请假,只是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好在大家都是为了事业甘愿付出的人。
5月1日晚上回到驻地后,笔者正在剪辑当天的访谈视频,下午刚刚来到易县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舞蹈系王阳文副教授和她的两位研究生张晋、苏凯舒回来了。她们在易县城里转了转,顺便自己解决了晚饭的问题。笔者深感没有照顾好大家,一番致歉后,送给王老师一本《易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请她先看看相关资料,准备明天一起参加现场考察。
5月2日这天的考察对象是阳谷庄村秧歌会。笔者对这个花会的最初了解是从2022年对易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时开始的,当时这个会的老会长是刘岳山,他是一个对民间艺术有着深厚感情的人。据刘会长说,阳谷庄村的花会原来是高跷会,亦称为“高跷秧歌”。他们村的高跷会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除“文革”时期有所间断外,一直续存。人民公社时期,高跷会的练习、出会等,生产队都记工分作为报酬。有人因为踩高跷而摔伤,也由生产队负责医治。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生产队解散后,集体组织的依托没有了,有一定危险性的高跷会也就停止了活动。
1.王阳文老师(中)和苏凯舒同学(右)在向村民了解秧歌会的情况 齐易摄
5.在视频直播镜头前,齐易老师邀请秧歌会的表演者们讲述秧歌会的情况 陆晨光摄
到了20世纪90年代,村民们想恢复昔日的花会,但是高跷表演的危险性又让人们心有余悸。这一带过去还流行从农耕劳动中生发出来的地秧歌,于是大家就决定恢复这种地面上表演的秧歌。在刘会长等热心人的操持下,阳谷庄村过去的高跷秧歌就演变成了现在的地秧歌。目前村里秧歌会的表演形式有小车、秧歌和二鬼摔跤,形式比较丰富,其中的小车和二鬼摔跤也都属于广义的秧歌范畴。随着刘会长的叙说,笔者逐渐对这个秧歌会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为他们填写了调查表。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在2022年末疫情严重的时候,刘会长因为年岁较大未能挺过这个关口而过世。现在的秧歌会会长是他的外甥,名字叫赵起,他是相邻的五里庄村人。五里庄村的秧歌会与阳谷庄村本是一体,都是刘岳山先生所传,常常一起组织出会活动。阳谷庄村自刘会长过世后群龙无首,赵起便将两个会合在一起,当起了总的会长。
早在我们的团队开赴易县前的4月24日,笔者得知阳谷庄村秧歌会这两年的变故后,就立即与新任会长赵起联系。在交谈时,笔者向他介绍了考察工作的流程,嘱咐他一定按秧歌会出会的传统进行表演,先踩街,然后再依次做小车、秧歌、二鬼摔跤的表演。知道他们现在有时不用锣鼓伴奏改放录音,笔者说一定要用传统的打击乐伴奏,千万不要以放录音代替。
2日一早,考察团队开车赶往县城西北方15公里处的阳谷庄村。路途不算很长,但有一段南北向的路是沿河而修的,在去年的水灾中因河水漫出把路冲的坑坑洼洼,虽然还勉强可以通过,但那颠簸的路况让人印象深刻。后来王阳文老师带学生再去易县南太和庄村高跷会考察前,还提心吊胆地问笔者:那路还像去阳谷庄村那样难走吗?
10.王阳文老师播报表演视频片头 隗兵兵摄
大家一路颠簸来到村里,只见秧歌会的表演者们正在村里的文化广场上化妆、换演出服、整理道具,进行表演前的各种准备,村里的刘志军副书记也在现场协调处理各种事情。考察团队来到后,立即展开了登录表演者信息、拍摄单人照、制作视频片头、架设摄录设备等工作。
今天前来参与考察工作的,还有衡水学院音乐学院的宁丽瑾老师,她的硕士学位论文就是以衡水地区的安乐秧歌为研究对象的。听说我们的考察项目中有秧歌会,宁老师非常想过来看看,然后将这里的秧歌与安乐秧歌做一个对比研究。
准备工作就绪后,表演者们和考察团队成员一起步行到已经过世的刘岳山老会长曾住过的宅子,向为秧歌会传承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的这位前辈行鞠躬礼,举行了简短的追悼仪式,然后秧歌会以刘会长的老宅子门前为起点开始了踩街表演。赵启会长手执令旗走在表演队伍前面,随后依次是两面会旗、打击乐伴奏和旱船表演者,秧歌表演者走在最后。在年节期间秧歌会出会时,要像这样在村里的主要街巷里先进行踩街表演,行进到较为开阔的场地时,再做撂场表演。秧歌会边走边舞,一路表演来到村里的文化广场。
到了文化广场后,视频直播设备的信号接通,这个项目的主研人王阳文老师先播报了表演视频片头,郭莫言老师又播放了刚才录制的踩街表演画面。趁着表演者们为撂场表演做准备的间隙,笔者做为视频直播主持人,在镜头前对今天新参与考察工作的宁丽瑾老师和张晋、苏凯舒两位研究生进行了介绍,村里的刘志军副书记也致辞欢迎考察团队的到来。今天秧歌会参与表演的人较多,没有时间在直播视频镜头前对他们一一做介绍,笔者就请秧歌、小车、二鬼摔跤各派一两个代表,请他们在镜头前讲几句话。
15.阳谷庄村秧歌会的二鬼摔跤表演之一 张晋摄
一番铺垫之后,打击乐伴奏乐队演奏起了热闹的开场鼓乐,他们共演奏了“吵子”和“开通”两个鼓套,然后先是小车表演者们上场。阳谷庄村的小车表演,角色有推车老汉、坐车姑娘各一人,拉车老婆两人,两边还各有两个演奏手锣、腰鼓的伴奏者。大致情节是老汉、老婆为女儿找婆家,全部表演由绕场、道白、演唱等构成。其表演动作夸张滑稽,道白多用本地方言土语,演唱以相同或不同的音调来唱多段词。据说表演者们还可以根据现场情境即兴抓词以吸引观众的兴趣,但今天在镜头下大家都比较拘束,没有这种即兴发挥。尤其让人醒目的是,他们的小车表演,无论是坐车姑娘还是拉车老婆,全部是由一群20岁左右的小伙子来扮演各种角色的。
接下来是第一组传统秧歌的表演,这是一套从昔日农耕生活中生发出来的表演动作,有表现生产场景的,如挑水、点种、锄地、收割、扬场等;还有表现生活情景的,如摘桃、照镜子、梳头等。但今天的表演所做动作不全,各种动作出现的先后次序上也不太符合逻辑,如本来应该先做“刨坑”“点种”,再做“埋坑”,可现在却是把“埋坑”这套动作放到前面来了。可能是走在前头的两个表演者领的有点乱,前面一乱,后面也就都跟着乱了。
之后是“二鬼摔跤”,这是表演者背驮道具表演的民间舞蹈。其道具的制作原来是用泥或纸脱塑二鬼头,用竹板编制两个鬼的上半身造型,并把二鬼绑成两臂相扭、相互搏斗之势。再给假人穿上古装长衫、妆扮上散乱头发、彩绘出鬼脸,另外还要制作一双假足。现在的道具,多是从商店里买的成品。表演者一人背负道具模拟二人摔跤动作,具体有抡、转、滚、翻、摔、扫、踢、挡、下绊、托举等。通过“二鬼”互相扭摔,做出滑稽、幽默、逼真的各种动态,活灵活现地展现摔跤场面,具有喜剧效果。二鬼摔跤表演时,打击乐器的伴奏要与表演者的动作相呼应。与其它村落不同的是,阳谷庄村的二鬼摔跤同时由三个表演者模拟六鬼做表演,场面显得更为热烈。
最后的第二组传统秧歌,表演者们将其称为“8字秧歌”。大家上场后,先扭着十字步走圆场,然后从队伍的第一人开始,依次向后方绕过一个个表演者做蛇形穿行,表演图形类似于连续的“8”字,因此谓之“8字秧歌”。在两人相对时,还可以有互相逗耍的即兴表演。在秧歌表演时,打击乐伴奏乐队始终以一个固定的、不断循环的节奏型来做衬托。
20.考察团队与阳谷庄村秧歌会表演者们的合影 耿兆飞摄
表演完毕后拍摄合影,然后大家开车到南边的一个村落吃午饭。回来后在文化广场上,笔者和王老师对秧歌会的赵会长和赵印正、赵佳俊两位骨干会员进行了访谈。在访谈中大家满怀深情地谈到了已经过世的刘岳山老先生的贡献,赵会长说操持村里民间花会的事情是老先生毕生的爱好,他也非常享受这种快乐。为了传承民间花会的表演技艺,他无私地对附近多个村的年轻人倾囊相授,以至现在我们看到这里的秧歌、小车、二鬼摔跤表演,都是以年轻人为主的,没有出现后继无人的情况。
从清末、民国时期的高跷秧歌,到今天的地秧歌,百年来这个民间花会走过了起起伏伏的坎坷历史,成为村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这些年除了春节期间的出会,还配合县里的旅游宣传活动,应邀到太行水镇、清西陵等景点进行演出。每年县里组织的花会进城展演,他们也常常参加。多种场合的演出活动,使得这个民间花会的社会声誉得到了扩大。2018年11月,阳谷庄村秧歌会以“秧歌(阳谷庄村二鬼摔跤)”的名义被列入保定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访谈结束后,因王老师和她的两位研究生还要赶回北京,笔者就催促她们先开车走,留下资料、摄录班底的师生们收拾设备。收拾好东西,考察者们与刘书记、赵会长等人告别,上车后一看时间才下午4:40左右,今天收工不算晚。
考察者:齐易 王阳文 耿兆飞 隗兵兵 郭莫言 田薇 曹燃 宁丽瑾 张晋 苏凯舒
考察时间:2024年5月2日
(一)视频
摄像、制作:耿兆飞 郭莫言 齐易 曹燃
1.表演
秧歌 小车 二鬼摔跤
2.访谈
受访:赵起 赵印正 赵佳俊
采访:齐易 王阳文
(二)图片与说明文字
1.剧团成员
(1)图片(25张)
摄影:曹燃 隗兵兵
(2)文字信息
录入:田薇
2.乐器
(1)图片(22张)
摄影:曹燃
(2)文字信息
录入:曹燃
3.乐谱
图片(2张)
摄影:曹燃
4.道具、服装
图片(47张)
摄影:曹燃
5.工作花絮
(1)齐易摄工作照
(2)曹燃摄工作照
(3)陆晨光摄工作照
(4)张晋工作照
(5)其他
摄影:宁丽瑾 耿兆飞 刘东兴 田薇
(三)文字
1.考察手记
齐易
2.研究文章
王阳文
第三期工作是对涿州市、涞水县和易县的考察。
涿州市的考察,“田野寻风”微信公众号已经刊出了涿州市非遗普查、华庄村吵子会、东下庄村张家吹打班、南横岐村横岐调、西韦坨村诗赋弦、涿州市京东大鼓西河大鼓、义和庄村河北梆子、泗各庄村马家吹打班、东古邱村道乐班、刁窝村子弟高跷会、长安城村吵子会、上庄村音乐会、东韦坨村河北梆子、上庄村旱船会、南胡宁村竹马会、常村河北梆子、三城村十不闲霸王鞭与八大扇、西茨村登云圣会、长安城村秧歌会、陶营村高跷会的考察手记,可以点击蓝色链接文字进入阅读。
涞水县的考察,“田野寻风”微信公众号已经刊出了南北高洛村四乐社、北白堡村音乐会、福山营村南乐会、东赵各庄村音乐会、张翠台村河北梆子、东南租村十番会、蔺家庄村南乐会、三义村旱船会、山南村霸王鞭、城内村高跷会、木井村花会、周家庄村小车会、南关村京剧、车厂村老调、东关村龙灯会、西义安村南乐会、王各庄村吹打班、张翠台村音乐会、虎过庄村河北梆子、下庄村双狮会、石圭村河北梆子的考察手记,可以点击蓝色链接文字进入阅读。
易县的考察,“田野寻风”微信公众号已经刊出了易县非遗普查、台坛村南乐会、北白涧村南乐会的考察手记,可以点击蓝色链接文字进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