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学者音乐类非遗考察团队(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基地、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河北大学出版社等)
2016年1月22日中午,考察团队与连方书社部分成员于连方书社合影 田薇摄
第一排左起:王亚瑄 袁亚婕 闫肃 袁金楠
第二排左起:张稳苓 唐秋花 陈文博 赵连方(前:赵雨濛)赵建桥 赵刚 刘二荣 杨裴裴
第三排左起:齐易 张双利 郭良 杨宝槐
西河古韵雄州扬——
雄县赵连方先生的西河大鼓演唱
雄县古称“雄州”,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县。为了更好地挖掘、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京津冀学者音乐类非遗考察团队从2015年开始,展开了长达数月的马拉松式田野考察工作,直至2016年2月才进入收尾阶段。通过这次紧张、有序的系列考察,我们在雄县这片土地上结识了一位又一位身怀绝技的艺人,西河大鼓演唱名家赵连方先生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西河大鼓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代表性曲种之一,广泛流传于京津冀以及内蒙古和东北等地区。20世纪中期是西河大鼓发展的活跃期,众多流派争奇斗艳。据调查,河北省1956年对全省民间艺人进行了普查登记,登记在册的3860多名艺人中西河大鼓演员不下2000名;1960年河北省创办曲艺学校,曲种以西河大鼓为主;1960年河北省曲艺工作室、河北省曲艺工作者协会(筹)在省会天津召开了西河大鼓流派座谈会,对西河大鼓的历史和流派的演唱艺术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使西河大鼓进入了历史最好时期。[1] 在“文革”时期,传统的段子虽然被禁唱了,但是由于说唱艺术在演出内容上善于因时而变的特点,艺人们编演新书来配合当时的政治形势、宣传时事政治,因此其生命力仍然健旺。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袭来,新兴的城市流行文化的冲击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的种种变化,西河大鼓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和文化生态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一切使得西河大鼓这类传统说唱艺术迅速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市场,其生命力也变得岌岌可危。但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以雄县赵连方先生为首的一批西河大鼓演唱家将西河大鼓艺术视为自己的艺术生命,竭力维护,力图复兴,保住了西河大鼓艺术在雄县这个地域的一片绿洲。
(一)赵连方先生的从艺史
从传播情况来看,鼓曲类曲种大多是通过艺人的流动行艺进行交流和传承,特别是北方的京、津、冀、鲁等地的鼓书艺人,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常常到各地谋生串演,在流动行艺过程中自然会促进各鼓曲曲种的相互借鉴与吸收。西河大鼓就是艺人们从弦子书与木板大鼓中汲取养分,并进行创造性的艺术加工,进而改造为新的大鼓曲种的。西河大鼓创始人是高阳县木板大鼓艺人马瑞河(马三峰,绰号“马三疯子”,约1820—1890),他在韩云甫、韩云亭兄弟帮助下,对木板大鼓进行改革,将木板击节改为金属板击节,又将木板大鼓的单一板式改为头板、二板、三板多种板式,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西河大鼓的雏形。[2]
雄县历来是西河大鼓的盛行之地。据赵连方先生口述,马三峰共有三个徒弟:大徒弟王振元(绰号“老毛贲”),雄县昝岗镇人;二徒弟朱化麟(艺名“朱大官”),雄县小齐观村(今属文安县)人;三徒弟王再堂(绰号“转眼儿王”),雄县胡辛庄村人。西河大鼓在历史上就与雄县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于王派西河大鼓,如果从“老毛贲”王振元那里算来,历经王振元、王魁武、李成林,传至赵连方已经是第四代了。
赵连方先生1947年出生于雄县板家窝乡板北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乳名“赵傻子”,直到15岁拜师后师父才给其改名为“赵连仿”。但是父亲觉得“连仿”比较拗口,又将名字改为“连方”。自此,老先生的实名为“赵连方”,艺名为“赵连仿”。据赵连方先生口述,因家中人口众多,生活困难,父母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闯关东去了齐齐哈尔。由于想念父母,在昝岗中学念书的他1959年也到了齐齐哈尔,1961年正赶上遣返“盲流”,赵连方又回到了老家。由于自小喜爱看唱本、说快板,经启蒙老师引荐,1962年赵连方拜在西河大鼓名家李成林先生的门下。由于当时李成林先生还未退休,就仍由启蒙老师(绰号“假李成林”)来教授赵连方。半年后,李成林先生退休回乡,赵连方就每日步行6公里去师父那里学艺。据赵连方回忆,自己学习西河大鼓历经艰辛。初到师父那里学艺,自己唱时找不到调,师父有劝退之意。一年半后,他终于找到调门了,演唱逐渐能够与三弦的伴奏合上了辙,他大喜过望——这意味着他可以吃上西河大鼓演唱这碗饭了。随后,他带领弟弟来拜师,并在家里教弟弟学弹三弦。过了三年,学艺期满,由于家里条件实在困难,18岁的赵连方便带着弟弟外出说书挣钱。当时说一场书挣3元,说了四场,兄弟二人拿着挣来的12元钱欣喜若狂。从此,兄弟二人在实践中不断磨炼,开始了说书的职业生涯,在霸县(今霸州市)、新城县(今高碑店市)、涿县(今涿州市)、文安县等地不断串演。白天弟弟在当地学校上学,赵连方在住户家改唱本;晚上兄弟二人就搭档说书。
“文革”开始后,随着政治气候的收紧,传统段子被禁演,赵连方就一边跟随霸县(今霸州市)的刘云山先生学唱新书,一边琢磨编演新书的窍门,经过一番准备,他便独自登台表演新书了。他演唱了《野火春风斗古城》《虎口镇》等新书,以及由《毛主席诗词》《毛主席语录》改编来的新段子。据赵连方先生自述,他的“现挂”绝技(即联系现场发生的事件,即兴编词演唱)就是在这时逐渐锻炼出来的。对于一部新书,在有“梁子”(行话,即故事梗概)的情况下,加入“套子”“淌水”(行话,按照一定套路编故事)可以将一部书说20天之久。
1976年赵连方结婚。婚后第二年,他就带着刚刚学习三弦伴奏的妻子,跟随一个杂技团到了内蒙古的乌拉特前旗,在那里说了一段时间书。说书收入虽丰,但是由于妻子想念家乡,夫妻二人只好转回故土。
这时“文革”已过,在传统文化复兴的大潮中,社会上又开始时兴说传统大书了。但赵连方先生自从艺以来长时间说新书,传统大书只学过《响马传》等较少的书目。为了学传统大书,他便将师叔李全林请到家中小住,由师叔教授了20多天,学会了《三侠五义》《包公案》等大书;又在涞水庙会经单田芳的师父李庆海、胡宝贵等人指点,将大书的说唱表演逐步完善。其中,胡宝贵老先生与赵连方先生私交甚好,将自己的“书袋子”(多部大书的“梁子”)借给赵连方先生抄阅,使赵连方的大书说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赵先生所言,如今他的大书可以连说7年——每天两个半小时,365天不间断。真是令人拜服!1981年,赵连方先生应邀去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长篇鼓书《虎口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后来曾播放过这个录音。
1979年5月18日赵连方在北京大兴县演出的留影 赵连方提供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社会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社会急剧地向现代化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城市流行文化开始向县域各地蔓延,这一切的变化都大大损伤了西河大鼓这类乡土艺术的元气。面对日渐惨淡的说书生意,赵连方先生无奈之下弃艺下海。
一转眼20多年过去了,赵连方先生已经成了富甲一方的人。在经商期间,也曾不断有各地电视台来为赵连方先生录制西河大鼓演唱,这经常勾起赵连方先生回归西河大鼓演唱的欲望。2004年雄县电视台的《百姓心声》栏目邀请赵连方先生做客,赵连方先生表达了复兴西河大鼓的愿望。后又经朋友赵顺义的启发,他深感人生在世不能仅仅为了温饱、富裕,决心重出江湖,为复兴和传承西河大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文化财产。在征得家人的同意后,赵连方先生2012年出资10万元成立了连方书社,组建赵氏西河艺术团,还以连方书社为基地免费传艺,培养新学员。2013年他又组织成立了“雄县鼓书茶艺协会”,义务为广大鼓书爱好者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赵连方(左)、赵建桥在连方书社的表演 齐易摄
(二)赵连方西河大鼓的艺术特色
1.板式特点
西河大鼓的音乐结构属于板腔变化体,其唱腔板式主要有头板、二板、三板三种。
头板是西河大鼓中的慢板形式,用于唱段的开头,一板三眼(相当于4/4拍),速度缓慢,常用来交代事件、人物、故事起因等。例如赵建桥的夫人唐秋花演唱的西河大鼓唱段《走马观碑》:
《韩湘子上寿》的开头可算是头板的代表形式之一,节拍为一板三眼。该唱段为G宫调式,落音结束在宫音上,收束感较强。
二板也称流水板,是西河大鼓的主体板式,中速,一板一眼(相当于2/4拍),变化灵活。故事的主要内容或唱段的主要部分,都由二板来完成,其他板式有时可以省略,而二板是必用的板式,可以独立存在。作为西河大鼓的最基本唱腔,二板短则三五句,长则二三百句。这也是艺人们刻意创新的板式。如《掏老鸹》:
二板似说似唱,娓娓道来,进行故事的叙述。这个曲调为G宫调式,落音结束在宫音上,是二板下把唱的最基本的唱腔。
三板是西河大鼓中的快板形式,快速,有板无眼,字多腔少,是典型的快速说书调,往往在三板处形成唱段的高潮。三板的段落,在《下西厢》唱段的结尾处有较精彩的表现:
此段为西河大鼓《下西厢》三板唱的一部分,一字一音,紧张利落,将红娘与莺莺的情绪推向最高潮。此段三板调式也为G宫调式,结束音同样结束在宫音上。
这次我们摄录的赵连方先生演唱的唱段,由于都不是长篇大书而只有小段儿,基本上是以中速的二板为主,有时做或快或慢的变化,但基本上保持在二板的框架内。
2.伴奏特点
为赵连方先生伴奏的是他的二弟赵建桥先生。赵建桥先生8岁开始学三弦,15岁考入雄县剧团,学习弹琵琶。他在剧团工作近20年,此后一边经商一边为赵连方先生伴奏。兄弟二人合作几十年,唱家一张嘴,琴师便知道旋律的走向和快慢变化,所谓“丑不丑一合手,齐不齐一把泥”,兄弟二人几十年的默契,使得他们的合作天衣无缝。
西河大鼓的三弦伴奏,往往根据演唱片段常落什么音而换用“上把唱”“中把唱”“下把唱”等不同的伴奏音型,前奏、间奏也均有可用的套路。
赵建桥先生三弦间奏常用套路:
现挂演唱《欢迎学者来考察》的三弦前奏:
中把唱在二板里运用得特别多,因为它的曲调虽然基本上是在三弦范围内活动,但是可以灵活地串到下把、上把或底把去。它的主音是“Sol”,其他音也都是围绕主音来展开的,结束时也大多再回到主音“Sol”上。在中把伴奏的时候,个别情况落音也可以落“Re”音。正是由于中把唱的曲调能够灵活变化,所以唱腔的表现能力较强,适于做大段的叙事用。
3.唱词特点
西河大鼓的唱词通俗易懂,词和调结合紧密,非常口语化,而且其内容故事性都很强,很容易使观众对它产生兴趣。
如同其他鼓词类曲种一样,西河大鼓唱词最基本的形式多是七字句和十字句。
七字句多用二二三分逗,如《下西厢》(根据赵连方演唱记词)中的唱词:
四月/晴和/巺风微,丁香/放蕊/柳金垂。
才子/佳人/喜相配,逆水/行船/偏断桅。
十字句也是西河大鼓唱词的基本形式之一,如《报母恩》(根据陈文博演唱记词)中的唱词:
奶水若不足/愁得/团团转,不分昼夜/几遍煮食/不厌烦。
儿感冒发烧/娘的/心慌乱,请医生/上医院/哪管黑夜与白天。
……
父母恩/一生一世/难报尽,孝父母/如同/拜佛敬地天。
十字句中的分逗通常较为灵活,可采用三三四、三四三、三二五等不同组合。不论怎样分逗,唱词在演唱过程中多和人们的语言表达习惯相契合。
西河大鼓的鼓词故事性很强,为了叙述完整的故事以及吸引观众,演唱者在唱词中常常加入一些日常语,以此来丰富鼓词的内容及方便演唱者的表演。如《掏老鸹》(根据赵连方演唱记词)中的唱词:
(说了)一个老头儿五十八,吃罢(了)午饭到南洼。
这老头(虽然)年老身体强壮,(你看)他爬到柳树上掏老鸹。
正因为西河大鼓的唱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才能成为流传于北方地区的主要曲种,深受人们的喜爱。
4.文化功能
赵连方先生演唱了四个西河大鼓唱段。其中有神话故事《韩湘子上寿》——这是一个具有浪漫色彩的传统段子,说的是“八仙”之一、唐代在终南山修道的韩湘子为给唐帝庆寿,携花篮驾云来到长安金銮殿,施展法术变幻出各种奇幻场景,唐帝赐给韩封号,韩乘风而去。此外还有表现张生和崔莺莺爱情故事的唱段《下西厢》、农耕社会里的民间逗趣小段《掏老鸹》以及老先生根据现场情形即兴编唱的“现挂”唱段《欢迎学者来考察》。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娱乐功能是西河大鼓受人喜爱的首要原因。在没有新媒体传播的年代,人们闲暇时最常见的娱乐方式就是听书、看戏。一个村镇如果请来了鼓书艺人,会吸引周边村镇的乡亲们前来观看。
文化传播是西河大鼓的又一个功能。人们在听书的同时,生产生活经验、历史知识等方方面面也寓教于乐地传达给了很少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的底层百姓,传统文化就以这样的方式得到了传播。
道德教化也是西河大鼓这类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功能。“说书台虽小能演天下事”。尊老爱幼、弘扬真善美等传统的伦理道德,通过一个个段子展示给普通百姓,让人们在休闲的同时得到教育和启迪。这充分体现了说唱艺术的“高台教化”功能。
(三)西河大鼓的传承
任何一种传统艺术形式都是通过艺人一代代创造、传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不同时期的艺人既是艺术形式的创造者,又是该艺术形式的活态载体。西河大鼓也不例外,也是通过一代代师徒口耳相传而传承至今的。
许多曲种都会呈现出两种传承态势:一种是师徒性质的社会式传承,另一种是亲缘式的家族传承。新中国成立后,又产生了一种由政府组织或社会力量举办的培训班式的传承方式。师徒传承与培训班式的传承不同之处在于:师徒传承一般要经过磕头、写帖、请席等一系列程序,师父称学生为徒弟,而培训班式的传承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西河大鼓也基本上采用了这三种传承方式。
1.师徒传承
西河大鼓早期的传承以师徒制为主,并有相对严格的程序和拜师仪式。如通过磕头、写帖、请席来确定师徒关系,有时师父还会根据一定要求来给徒弟起艺名。师徒制契约的基本内容,一般是徒弟要为师父服务三年,学徒期间,有的师父供徒弟吃住,有的徒弟自己负担食宿。据赵连方先生回忆,1962年他拜李成林为师时,经过磕头、写红帖、请席、师父赐艺名等一系列程序,才拜师成功。先生说道:“写红帖就相当于立一个契约。”帖子内容大概是学徒三年,食宿自理,船翻车仰,打死勿论。据先生回忆,当时拜师的共有他和师兄两人,师父赐名大徒弟叫李连凯,二徒弟叫赵连仿。拜师后,他花48元请了两桌席。先生说,当时是1962年,正是困难时期,两桌席48元,真是心疼得不得了。由此可见,当时拜师的礼数相当周全。
赵连方的弟子郭祥斌演唱《一百单八州》 齐易摄
2.家族传承
西河大鼓也有家族式的传承,即在家庭或家族范围内传承,师父和徒弟具有亲缘关系,如父亲传授给儿子、爷爷传授给孙子等。这种传承方式很少有明确的师徒关系书面承诺。在王派西河大鼓艺人中,创始人王振元的徒弟就是自己的儿子王魁武(绰号“小毛贲”)。据许多老艺人说,他们不愿让后代走自己这条道路,因为道路艰难且险阻。在旧社会,艺人的社会地位是得不到认可的。
琴师赵建桥和夫人唐秋花表演《走马观碑》 齐易摄
近些年来,家族传承又重新成为西河大鼓这类说唱艺术的主要传承方式。例如在这次对赵连方先生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赵先生的弟媳唐秋花、儿子赵刚、儿媳杨裴裴、孙女赵雨濛都是其弟子。这几位亲属在工作、学习之余都会跟随赵连方先生学唱西河大鼓,并有了一定的演唱基础和演出经验。
赵连方先生的孙女赵雨濛在演唱西河大鼓小段儿《长寿村》 齐易摄
3.培训班式的传承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培训班式的传承成了比较重要的传承方式。赵连方先生在自己的书社就曾举办过这种培训班。这种培训班式的传承,由于是集体授课,学员人数众多,单位时间内授课的效率大幅度提高。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着学习时间短、授课比较粗糙等缺点。据赵先生说,参加培训的二十几名学员中,只有几个能唱上口的,可见学成率是较低的。
通过考察,我们对西河大鼓的传承有以下几点认识。第一,西河大鼓主要沿用口传心授的传统传承方式。艺人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在学习长篇大书时,都曾有自己记录或抄录的“梁子”。很多艺人都有自己的“梁子”,但是“梁子”记录的只是一个故事梗概,如何在“梁子”的基础上丰富故事细节,仍需要通过口传心授的学习和实践的锻炼来提高。第二,以师徒、亲属关系的长期当面传授为主,以外出学习交流为辅。据赵连方先生介绍,他曾参加涞水庙会,在涞水庙会得到胡宝贵等人的指点和马增锟赠书,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地理封闭的局限,促进了西河大鼓的发展。第三,培训班式的传承能够助力西河大鼓的普及与发展,但与传统方式相比,也存在着学生学艺不精等问题。
西河大鼓的这些传承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北方鼓曲艺术传承的一般规律,因此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普遍性。
(四)西河大鼓文化保护任重道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也随之发生改变。在这次调研中,据赵连方先生讲,目前西河大鼓艺人的演出活动大致有以下两种:一种是由雄县文化主管部门或曲艺协会组织的演出活动,如“消夏晚会”等,这种活动的影响力较为广泛,以演唱短篇书目为主;另一种是西河大鼓艺人们应邀进行的商业性演出,如商业庆典或者是为家里老人庆寿等娱乐活动。
据赵连方先生所述,传统上西河大鼓的艺人和受众大多为农民和普通城镇居民,但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原来为社会上普通百姓广泛欣赏的这种大众艺术形式,逐渐演变为一种只有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士才欣赏的小众艺术。在雄县,也正是有了连方书社这样一个联络社会各方、激发传统艺术活力的桥梁和纽带,将社会的各种积极力量凝聚在一起,才使得这一方土地的传统说唱艺术得以延续和发展。
在考察中我们还从侧面了解到,目前西河大鼓艺人演出的酬劳是不固定的。一般来说,政府组织的演出活动收入较为固定,但相对较少;而个人邀请的演出活动酬劳是不固定的,要看雇主的财力情况,毕竟在雄县大家都比较熟识,演员不会因为钱的事情伤害彼此之间的感情,有时去参加祝寿演出,不愿意收费就只吃一顿酒席。演出活动零散、酬劳不固定、不能维持艺人最基本的生活所需,这些都是许多西河大鼓艺人纷纷转行的原因。由此更使得西河大鼓传承出现后继乏人的状况,甚至成为西河大鼓艺术发展的瓶颈。
其实,西河大鼓目前在社会上还是有一定市场需求的,除了前面所说的商业庆典、老人祝寿及民间节庆、丧葬仪式等有说唱需要的场合之外,城市的茶馆、酒楼,也都对西河大鼓演唱有潜在的实际需要。如何根据城乡百姓的生活需要来建立一种新的、适于西河大鼓这类传统说唱艺术生存的社会空间,是摆在西河大鼓从艺者和地方行政部门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在雄县,自从赵连方先生成立连方书社,西河大鼓艺术就出现了转机。雄县的文化部门、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民间艺人都积极行动起来,为西河大鼓艺术的复兴添砖助力。虽然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目标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笔者认为,影响西河大鼓保护工作的因素虽然很多,但核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学者的助力以及民间艺人的传承。
首先,在西河大鼓的保护工作中,政府主管部门应该更加重视。成立非遗保护中心,无疑是非遗保护工作的有力举措,但是还应该做出一些更切合实际的保护工作。中国非遗保护专家田青教授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的一档节目中提出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将非遗的保护纳入领导的年度考核测评中。这样政府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重视非遗保护工作。目前许多地方政府对非遗缺乏长效的保护机制,如在专业人员配置、专项资金运用、演艺活动开展、传承目标实现等方面。
其次,学者的助力也会为非遗保护增添新血液。这次由京津冀学者组成的非遗考察团队,对雄县的民间艺术进行了大范围考察,这对民间艺术起到了激发文化自觉、促进发展活力的作用。学者们在为这些民间艺术形式、民间艺人著书立传的同时,也可将民间艺人请到学校进行文化传承,将学校办出地方音乐特色。现在很多的大学已经开始兴办特色艺术班来传承本土文化。笔者在大学读本科时,学校每年的必修课就有一门关于少数民族乐器的演奏,这样的硬性规定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会使生存状态困难的艺术品种得以延续。所以,将老艺人请到学校里授课未尝不是一种好的保护方法。
最后一点就是传承新人,这是非遗保护的重中之重。对于曲艺音乐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活态传承。从这次的考察来看,虽然赵连方、郭祥彬等对西河大鼓传承充满了热情,但由于种种原因,传承工作还是受到了一定限制,未能有效地展开。赵连方先生说,每年他都会在雄县组织开展西河大鼓的演唱比赛,以促进新人的成长,提高西河大鼓艺人的专业水平,为西河大鼓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他的这种做法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赵连方先生说道:“为西河大鼓做贡献,我无怨无悔。我一生的心愿,只为将王派西河大鼓艺术发扬光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社会关注的今天,希望通过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使传统的说唱艺术得到复兴,让西河大鼓演唱艺术再现辉煌。
注释:
(文载河北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箫鼓春社·雄县卷》。)
雄县连方书社赵连方先生演唱曲目:《掏老鸹》(小段)。
”土地与歌”微信公众号已经刊载京津冀学者音乐类非遗考察团队第一期、第二期对高碑店市、雄县、安新县、容城县考察的工作手记、表演视频及成果目录,可以点击蓝色链接文字进入阅读。
第三期工作是对涿州市、涞水县和易县的考察。涿州市的考察,“田野寻风”微信公众号已经刊出了涿州市非遗普查、华庄村吵子会、东下庄村张家吹打班、南横岐村横岐调、西韦坨村诗赋弦、涿州市京东大鼓西河大鼓、义和庄村河北梆子、泗各庄村马家吹打班、东古邱村道乐班、刁窝村子弟高跷会、长安城村吵子会、上庄村音乐会、东韦坨村河北梆子、上庄村旱船会、南胡宁村竹马会、常村河北梆子、三城村十不闲霸王鞭与八大扇、西茨村登云圣会、长安城村秧歌会、陶营村高跷会的考察手记,可以点击蓝色链接文字进入阅读。
涞水县的考察,“田野寻风”微信公众号已经刊出了南北高洛村四乐社、北白堡村音乐会、福山营村南乐会、东赵各庄村音乐会、张翠台村河北梆子、东南租村十番会、蔺家庄村南乐会、三义村旱船会、山南村霸王鞭、城内村高跷会、木井村花会、周家庄村小车会、南关村京剧、车厂村老调、东关村龙灯会、西官庄村小车会的考察手记,可以点击蓝色链接文字进入阅读。
除刊登考察工作手记外,“田野寻风”微信公众号还会陆续刊登团队学者在考察基础上撰写的一系列学术研究文章。已经刊出《田野上的一万个瞬间》(张振涛)《高碑店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荣英涛)《官民互动,礼俗兼具——高碑店市义店村冰雹会祭礼仪式用乐的历史民族音乐学考察》(常江涛)《石辛庄村音乐会音乐民族志研究》(荣英涛)《官护民养——撞河村吵子会考察探析》(张月)《高碑店市前南里村吵子会的考察与研究》(夏侯玲玲)《高碑店市吵子会考察研究》(张月)《老树新枝——曲堤村武术-吵子会考察纪实》(张月)《丁家庄村十番会田野考察与研究》(夏侯玲玲)《高碑店市地方剧照“上四调”产生、传播之文化分析》(刘小梅)《撞河村上四调戏会考察研究》(节选,陈铭方》)《高碑店市的民间戏曲(上)》《高碑店市的民间戏曲(下)》(齐易 刘潇潇)《传统瑰宝,鼓曲佳音——高碑店市王亮先生的西河大鼓演唱》《高碑店市河头村高跷会的调查研究》(赵聪)《孤株村秧歌会考察报告》(刘诗洋)《雄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齐易)《雄县亚古城村音乐会调查研究》(徐文正)《雄县开口村音乐会考察与研究》(陈瑜)《雄县赵岗村音乐会调查报告》(荣英涛)《冀中笙管,雄州雅韵——杜庄村音乐会考察报告》(李涛)《雄县十里铺村音乐会考察报告》(吴晓萍)《雄县韩庄村音乐会调查报告》(荣英涛)《雄县北大阳村音乐会考察与研究》(夏侯玲玲)《雄县葛各庄村音乐会考察报告》(吴晓萍)《高庄村音乐会实地调查报告》(林敬和)《雄县古庄头村音乐会调查研究》(王先艳)《邢村音乐会实地调查报告》(林敬和)《常庄村音乐会考察》(荣英涛)《雄县米黄庄村音乐会调查报告》(李欣)《雄县小庄村十番会调查研究》(陈瑜)《雄县杜庄村刘家吹打班研究》(齐易)《雄县南庄子村、张二村、张神堂村吵子会调查研究》(王先艳)《雄县荣河北梆子剧团调查研究》(张国强)《雄县东王村“云车会”小戏研究》(齐易)点击蓝色链接文字进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