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学者音乐类非遗考察团队(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基地、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河北大学出版社等)
2016年2月14日,考察团队与张魏庄头村秧歌会成员于雄县政府广场合影 耿兆飞摄
文/霍雁诚
张魏庄头村位于雄县县城西2.7公里处,紧邻东槐村、西侯留村和半庄头村,村落不大,全村约900人。清初魏姓人家迁此居住,取名魏家庄头。后张、朱两姓人家也迁来此,分为张庄头、魏庄头。1945年二村合并,称为张魏庄头。[1]农村给我们的第一印象除了空气质量好,就是村子里村民的朴实,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简朴,为人忠厚。尽管经济条件比不上城市,但村民们还是将日常生活过得津津有味。张魏庄头村的村民以农业生产为主,和北方大多数农村相似,有农忙和农闲时期,这样的时间段也就构成了村民们在一年中大致的生活节奏。
如果说农忙时期是村民们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而忙,那农闲时期就是村民们为满足心理需求、追求精神世界而忙。而后者的忙不仅仅丰富了农闲时的生活,更是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形成了符合当地村民欣赏水平、具有本地独特传统的民间艺术。
2015年8月,河北大学齐易教授对张魏庄头村秧歌会进行了初步摸底考察,了解了这个村秧歌会的概况,并初步商定了正式考察事宜。2016年2月14日这天,由齐易教授带领的考察团队一行8人来到雄县政府广场,对正在出会的张魏庄头村秧歌会展开了正式考察与摄录。
(一)历史回溯
1.秧歌的历史
秧歌是我国北方汉族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歌舞形式,它表达着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洋溢着人民群众对生活积极向上的热情,凝聚着人民群众对新的一年的憧憬与期盼。关于秧歌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宋代已经有了在农事中唱秧歌的记载,而南宋时期的民间歌舞“村田乐”,一般被认为是中国北方秧歌的前身。[2]
秧歌广义上泛指中国北方各地“出会”“走会”“社火”“闹红火”中的各种民间歌舞,如秧歌、龙舞、高跷、竹马、旱船、推小车以及花灯、花鼓、耍大头娃娃等。狭义的秧歌,则专指地秧歌和高跷秧歌两类民间歌舞形式:地秧歌因双脚着地表演而得名;高跷秧歌则因表演者双脚踩在钉有踏板的木棍上歌舞或跳跃而得名,含有杂技的性质。
中国北方的秧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清人吴锡麟在其《新年杂咏抄》中称:“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渔妇、装态货郎、杂沓灯术,以博观者之笑。”[3] 这些秧歌中的角色正好可与今日河北之地秧歌和高跷秧歌中的角色相对应,由此可以看出,在清初这些角色已经在北方各地秧歌中广为扮演了,并且这种扮装表演与宋代的“村田乐”有着一定的渊源。
河北秧歌的种类较多。高跷秧歌在河北各县乃至村镇普遍流行,但是由于表演难度大,其中一些高难度动作有一定危险性,因此高跷秧歌在民间有逐渐萎缩的趋势。2016年春节期间,我们考察团队有幸在高碑店市河头村看到了较高水平的高跷秧歌的表演,大家激动不已。地秧歌在河北省又有冀东地秧歌、冀中秧歌等根据地域划分的区域性变体类型。近些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追求健康的需要,传统的秧歌表演还与现代流行的舞蹈元素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强身健体功能的现代健身秧歌。
2.张魏庄头村的秧歌
张魏庄头村秧歌会的会旗在晨光中迎风飘舞 齐易摄
张魏庄头村的秧歌属于地秧歌一类,是深受村民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据村民们口传,本村秧歌会在100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当时又称为“花子会”。之所以被称为“花子会”,是因为当时人们生活十分贫穷,秧歌会里没有像样的服装,连手里的道具都是很随意的,如破瓢、扁担之类的,打扮之后以“叫花子”的形式在村里“耍”,为的是给并不富裕的村民取个乐,活跃气氛。但是我们查阅民俗资料发现,“花子会”是丐帮组织的一种称呼,乞丐们以艺行乞,是传统社会里丐帮组织的一种乞讨方式。“花子会”这一称呼,是否意味着早期张魏庄头村的秧歌会是由丐帮组织发展而来的?这一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到了1956年特别是1958年“大跃进”时,张魏庄头村的秧歌会走向衰落,逐渐停止了活动。
直到1997年,张魏庄头村的秧歌会才在朱玉岭老先生的主持下开始恢复。朱玉岭老先生是张魏庄头村人,成年后一直在外工作,曾在本县十里铺乡当党委书记。20世纪90年代他退休后,曾经为村里做过许多善事,如修路、修建学校等,尽心竭力造福乡梓。他还怀着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之情,操办起了张魏庄头村秧歌会的恢复工作。他首先找到了村妇联主任赵玉仙,请她帮助组织表演队伍,自己又拿出退休金购买秧歌会需要的各种道具、乐器。人员、道具、乐器都凑齐了,但由于张魏庄头村的秧歌会已经有近40年时间的断档,传统的表演动作与套路都失传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是如何恢复训练。赵玉仙的娘家是附近的黄湾村,黄湾村的秧歌会一直比较红火,她便派几个骨干到黄湾村虚心学习。同时,也有一些有心的村民利用电视、互联网等新媒体,通过观看其他地方的秧歌表演视频来进行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张魏庄头村的秧歌会终于在1998年春节恢复了出会活动。
张魏庄头村秧歌会热闹的出会场景 齐易摄
此后,随着参加活动的人越来越多,村里的秧歌会逐渐壮大。受城市健身秧歌的影响,村民们将扭秧歌作为一项日常的健身活动,不论春夏秋冬,每天一早一晚总要聚在一起扭一扭,渐渐的扭秧歌变成了村民们每日生活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现在的张魏庄头村秧歌会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具有流行舞蹈元素、与人民群众的健身需要联系密切的现代健身秧歌,另一部分是扮成生、妞、丑、等各种角色行当的传统秧歌。在平时每天以健身为目的的活动中,大家扭的都是现代健身秧歌,而到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要在本村或外出进行出会表演时,则由一部分人身着各式服装表演扮角色的传统秧歌,另一部分人穿上整齐划一的服装表演现代健身秧歌。当然,现代健身秧歌和传统扮角秧歌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扭现代健身秧歌的人可以扮演传统扮角秧歌里的角色,表演传统扮角秧歌的人卸下行头也可以加入到现代健身秧歌队伍里进行表演。
(二)艺术特点
1.表演分类
根据秧歌的分类,张魏庄头村秧歌会的表演属于地秧歌。地秧歌是一种活动在街头、场地的民间歌舞。
张魏庄头村秧歌会传统秧歌表演包含的角色有妞、生、丑、㧟、跑驴、旱船、小车、大头娃娃、二鬼摔跤等。它的舞蹈动作有的是农耕社会生活的“原生态”反映,如骑驴、拉碾等;有的是以艺术的方式再现古人的生活,如生、妞等角色的扮演;有的则表现了农民诙谐、风趣的性格特征,如丑、㧟互逗及二鬼摔跤等。
健身秧歌 齐易摄
二鬼摔跤 齐易摄
大头娃娃 霍雁诚摄
小车表演 霍雁诚摄
传统秧歌的表演形式分为过街、大场和小场三部分:过街是秧歌队在街上行进时随着音乐做一些简单的步法和队形变化;大场是用于秧歌表演的开场和结尾等处的集体歌舞,用几种比较简单的步法做多样的队形变化;小场是三五个人的小型带有情节的歌舞表演,其中包括像《小放牛》和《锯缸》之类带有一定情节的歌舞。
由于张魏庄头村秧歌会这天是在广场上演出,我们只看到了大场的表演,过街与小场表演均未见到。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这个村的秧歌会在农村的表演中还有过街的成分,但是以歌舞讲唱故事的小场表演已经没有了。这也是中国北方秧歌表演的一个普遍现象,这种传统表演方式在现代社会的变异有其内在原因,在今天,叙事性的现代艺术形式太多了——电影、电视剧、小品表演……这些东西已经让人目不暇接,甚至产生了审美疲劳,在此文化大势之下,叙事性的小场表演就显得魅力不再,它的消失也就在所难免了。
张魏庄头村秧歌会进行大场表演时,出场的顺序虽没有严格的限定,但为了队伍的整齐,还是会有一些不成条文的规定:伴奏乐队敲响大鼓预示着表演的开始,首先出场的往往是现代健身秧歌,会员们穿着鲜艳的彩衣,队列整齐,动作一律,每个表演者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队形的有规律变换让在场的观众赏心悦目。健身秧歌的表演一结束,其中的一些会员需马上更换衣饰、行头,准备接下来出场的传统秧歌。传统秧歌第一个出场的是跑驴,绕着场地转一圈,目的是“打场”——打开一片演出场地,为接下来的表演提供空间,然后表演者按着生、妞、丑、、小车、大头娃娃和旱船的顺序分别入场。
2.形体动作与队形变换
张魏庄头村秧歌会在表演过程中,无论是现代秧歌还是传统秧歌,其最大的特点是“扭”,这个“扭”的动作是以腰部为中轴,上下身做相对的扭动。扭动的幅度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尤其是河北地区的秧歌,其动作细腻,在表演时,要用腰部控制力量,保持舞姿优美。脚步的动作以“十字步”最为常见,脚下的动作轻盈、灵活,同时要配合音乐的抑扬顿挫向前行进,头反方向配合身体左右摆动,上右腿时头向左,反之向右。上身要在腰部保持力量时呈松弛状态,右手、左手分别拿着扇子和彩带。
生、妞等角色手中扇子的拿法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一四”,扇面冲自己是一指,背面是四指,卡在虎口的位置;第二种是“三六”,扇子卡在虎口和无名指与小拇指中间的空隙位置,使扇子固定,冲自己的扇面是一指和五指,像是我们手语的“六”。张魏庄头村的现代健身秧歌在表演时,步伐整齐,动作一致,而传统秧歌的表演方式和队形变换则比较灵活,尤其是丑和生的表演。传统秧歌的道具多种多样,有小车、驴饰、二鬼、大头、拐杖等。小车和驴饰都是挎于表演者身上的;二鬼的道具装扮起来则有点费事,需要一个表演者将其捆扎于身上,表演者的手脚都着地,一双手代替另一个“鬼”的双脚,一个人代替两个人做出惟妙惟肖的表演;大头是表演大头娃娃的必备道具,只需戴在头上即可,表演者通过大头双眼的圆洞窥视外部。
在队形变换方面,现代健身秧歌的常用变换队形有四种:第一种是两横排排列,在两排队伍的最前面有一个领队的;第二种是两横排转向各自相反的方向,平行会合再回到第一种队形走上前;第三种队形是在第二种队形走上前的基础上顺时针或逆时针两排一起打一个圆场;第四种是两横排排列,方向为第一种队形的反方向,队形是在第三种队形的基础上交叉循环。
传统秧歌和现代秧歌不同,没有整齐固定的路线,完全是表演者们在场地内的即兴发挥比如丑角挑逗妞角、妞角挑逗生角等等。
3.乐队伴奏
张魏庄头村秧歌会的伴奏是由鼓、铙、钹和小钹等乐器构成的纯打击乐乐队,可以奏出铿锵喧闹的声响。
村民们称伴奏乐器为“家伙”,称持伴奏乐器演奏的人为“打家伙的”。2016年2月14日这天参与伴奏的乐师包括大鼓2人(换着打一面鼓)、钹4人、小钹5人、铙1人。这些乐师既有本村的,也有外村的。民间花会组织都有互助的习惯,哪里有活动,乐师们就赶往哪里助兴。
伴奏乐器所敲击的节奏可以记录为2/4拍,这种类似进行曲风格的节奏在秧歌队表演中起着烘托红火热闹的表演气氛、统一秧歌队表演者形体动作的作用。
打击乐伴奏的基本节奏型有四个。
现代健身秧歌的打击乐伴奏节奏型有两种,两种节奏型基本一致,只是细节上稍有不同:
传统秧歌的打击乐伴奏节奏型:
在演奏的过程中,每个节奏型都要反复演奏。至于节奏型之间的变化,一是靠鼓师的带领,二是靠各位乐师之间长期形成的默契配合。
余论
我国的民间歌舞历史悠久,从远古氏族社会的“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到周代的“六代乐舞”、汉唐的歌舞“大曲”,它们在当时的音乐文化中都是居于重要地位的。宋代戏曲艺术兴起之后,民间歌舞的地位才逐渐为新兴的戏曲所代替,但是,歌舞和舞蹈并未因此而终止发展。在我国各民族里,歌舞依然是他们音乐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节日的集会中,歌舞是具有广泛群众性的一种文艺形式。
时至现代化转型之中的当代社会,民间歌舞的生命力仍未见衰退。除了与传统民俗相结合的原生态民间歌舞外,还有一些歌舞形式被新的时代赋予了健身娱情的新功能,由往日年节期间才热闹一两回的民俗活动,演变成天天进行的固定生活内容。
今天的张魏庄头村秧歌会已经不再是与祭神或者祈福等民间信仰相关的乐舞祭礼活动了,其文化功能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与传统社会有了很大不同。“传统是一条河流”,善于因时顺变,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恒久生命力的一个内在原因。但是无论文化功能如何变化,它在百姓生活中的不可或缺性是没有变化的。
我们衷心希望张魏庄头村秧歌会等民间原生态文化形式在当代社会受到应有的关注和支持,得到良性传承与保护,在未来的岁月里老树新枝再续辉煌。
注释:
[1]参见雄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雄县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42页。
[2]参见周大明:《河北舞蹈史》,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45页。
(文载河北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箫鼓春社·雄县卷》。)
雄县张魏庄头村秧歌会2016年正月初七出会表演视频
”土地与歌”微信公众号已经刊载京津冀学者音乐类非遗考察团队第一期、第二期对高碑店市、雄县、安新县、容城县考察的工作手记、表演视频及成果目录,可以点击蓝色链接文字进入阅读。
第三期工作是对涿州市、涞水县和易县的考察。涿州市的考察,“田野寻风”微信公众号已经刊出了涿州市非遗普查、华庄村吵子会、东下庄村张家吹打班、南横岐村横岐调、西韦坨村诗赋弦、涿州市京东大鼓西河大鼓、义和庄村河北梆子、泗各庄村马家吹打班、东古邱村道乐班、刁窝村子弟高跷会、长安城村吵子会、上庄村音乐会、东韦坨村河北梆子、上庄村旱船会、南胡宁村竹马会、常村河北梆子、三城村十不闲霸王鞭与八大扇、西茨村登云圣会、长安城村秧歌会、陶营村高跷会的考察手记,可以点击蓝色链接文字进入阅读。
涞水县的考察,“田野寻风”微信公众号已经刊出了南北高洛村四乐社、北白堡村音乐会、福山营村南乐会、东赵各庄村音乐会、张翠台村河北梆子、东南租村十番会、蔺家庄村南乐会、三义村旱船会、山南村霸王鞭、城内村高跷会、木井村花会、周家庄村小车会、南关村京剧、车厂村老调、东关村龙灯会、西义安村南乐会的考察手记,可以点击蓝色链接文字进入阅读。
除刊登考察工作手记外,“田野寻风”微信公众号还会陆续刊登团队学者在考察基础上撰写的一系列学术研究文章。已经刊出《田野上的一万个瞬间》(张振涛)《高碑店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荣英涛)《官民互动,礼俗兼具——高碑店市义店村冰雹会祭礼仪式用乐的历史民族音乐学考察》(常江涛)《石辛庄村音乐会音乐民族志研究》(荣英涛)《官护民养——撞河村吵子会考察探析》(张月)《高碑店市前南里村吵子会的考察与研究》(夏侯玲玲)《高碑店市吵子会考察研究》(张月)《老树新枝——曲堤村武术-吵子会考察纪实》(张月)《丁家庄村十番会田野考察与研究》(夏侯玲玲)《高碑店市地方剧照“上四调”产生、传播之文化分析》(刘小梅)《撞河村上四调戏会考察研究》(节选,陈铭方》)《高碑店市的民间戏曲(上)》《高碑店市的民间戏曲(下)》(齐易 刘潇潇)《传统瑰宝,鼓曲佳音——高碑店市王亮先生的西河大鼓演唱》《高碑店市河头村高跷会的调查研究》(赵聪)《孤株村秧歌会考察报告》(刘诗洋)《雄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齐易)《雄县亚古城村音乐会调查研究》(徐文正)《雄县开口村音乐会考察与研究》(陈瑜)《雄县赵岗村音乐会调查报告》(荣英涛)《冀中笙管,雄州雅韵——杜庄村音乐会考察报告》(李涛)《雄县十里铺村音乐会考察报告》(吴晓萍)《雄县韩庄村音乐会调查报告》(荣英涛)《雄县北大阳村音乐会考察与研究》(夏侯玲玲)《雄县葛各庄村音乐会考察报告》(吴晓萍)《高庄村音乐会实地调查报告》(林敬和)《雄县古庄头村音乐会调查研究》(王先艳)《邢村音乐会实地调查报告》(林敬和)《常庄村音乐会考察》(荣英涛)《雄县米黄庄村音乐会调查报告》(李欣)《雄县小庄村十番会调查研究》(陈瑜)《雄县杜庄村刘家吹打班研究》(齐易)《雄县南庄子村、张二村、张神堂村吵子会调查研究》(王先艳)《雄县荣河北梆子剧团调查研究》(张国强)《雄县东王村“云车会”小戏研究》(齐易)《西河古韵雄州扬——雄县赵连方先生的西河大鼓演唱》(袁亚婕)点击蓝色链接文字进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