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易|木井村花会考察手记

文摘   音乐   2024-07-20 16:02   河北  

京津冀学者音乐类非遗考察团队(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基地、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河北大学出版社等)

涞水县木井村花会表演视频之一——高跷

秧歌小车高跷会,传统艺术存古村

——木井村花会考察手记

文/齐易

“花会”这个词,是京津冀地区对年节期间一起出会的秧歌、旱船、龙灯、小车、高跷等民间艺术形式的概称。直至现在,各县区的政府文化部门为了活跃年节期间的城乡文化生活,同时也为了展示本地民间艺术的丰富性,常常举行花会进城展演活动。这次的工作计划中,我们准备考察木井村的秧歌、小车、高跷三种艺术形式,为了方便称呼,就用了花会这个词来做总称。

对木井村花会的考察,本来安排在了10月23日(周一)。但是高跷会的负责人闫凤合说他们的活动涉及到的人比较多,周日才好聚人,也便于利用本村学校的操场做为表演场地,问能不能和22日(周日)的周家庄村小车会考察时间对调一下?好在这两个项目都是吴艳辉老师任主研人,笔者就请吴老师协调一下,看看是不是两个项目的考察时间可以对调。周家庄村小车会的负责人丁春雷非常通情达理,说我们的人比较少,好组织,周一来考察也可以,这样就满足了木井村花会对考察时间的要求。

木井村位于涞水县城西北约20公里处,这是一个古老的村落,据说隋朝开皇年间此村就建有一座华严寺。至于村名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早年村中有一口水井,井内长出一棵树,年长日久树与井长为一体。后来树空,村民从树孔中打水,由此得名木井;另一说该村为黄帝战蚩尤时造兵车的木匠居住之地,当时称木匠村,随着时间推移因地方口音的原因改叫成了木井村。无论哪种说法,都昭示着这个村落历史的年代久远。

1.考察团队刚到木井村小学,齐易教授与高跷会的闫凤合(左一)、小车会的刘永利(右二)、秧歌会的王莉三位会长一起商量表演的顺序等问题  田薇摄
2.春节期间村里的几个花会是以“娱乐队”的总名称一起出会的,这是会旗  齐易摄
3.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以视频直播为职业的人士,哪里有热闹他们就到哪里去  于帅玲摄
4.高跷会表演开始了,这是药包和公子的拉腿表演  田薇摄

5.老窦(高跷会里的男孩角色)在做蹲腿表演  于帅玲摄

这是一个有约3000多口人的村落,并不算很大,但传统文化的积淀却比较丰厚。村里除了我们将要考察的三个民间艺术组织外,还有河北梆子剧团和另一个高跷会。淳朴的山区村民对国家的非遗保护政策不熟悉,也不太会与上级部门打交道,这些传统文化形式大多还没有申报非遗项目。在我们考察木井村花会后不久,村里剧团的负责人范克祥、范克兴就联系笔者,说他们的剧团在周边村落影响很大,能够演出许多整出的剧目,问为什么没有安排来他们的剧团考察?笔者说我们的团队在涞水县考察摄录什么项目,最初做计划时是县文旅局推荐的。问他们的剧团是不是申报了县级的非遗项目?回答说不知道怎么申报。笔者说一定要主动申报,这样才算在县文化部门那里立了一个“户口”,有什么事情也好联系你们。由此笔者想到,我们的非遗保护工作应该再主动些,全面摸清各个村落传统文化蕴藏的现状,才能更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保护。

2023年10月22日早上8点多钟,考察团队开车来到了木井村小学,和三个花会的负责人见面沟通后,大家立即展开工作。韩卫华老师昨天在电话中听笔者讲了他离开这两天里视频技术上发生的问题后,也抽时间赶赴木井村,今天的花会表演内容较多,他来到现场可以保证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凭经验尽快解决;今天参与表演的人众多,因为木井村的三个花会互不隶属,吴艳辉老师用三个表格分别进行人员信息的登记;田薇、于帅玲则到处找人拍摄单人照;三个花会的全部表演者及伴奏者姓名都要在所拍摄的视频成品里进行显示,笔者的片头片尾制作任务也显得非常繁重。

三个花会的表演者化妆接近完成时,我们的人员信息登录和单人照的拍摄工作还没有完成,但绑缚好腿子的高跷会员们已经在催促表演尽快开始了。今天的表演内容较多,稍不抓紧时间中午前就难以完成拍摄任务,吴艳辉老师决定先进行表演,随后再补录余下的人员信息。

6.在其他高跷会常常出现的“药先生”这一角色,在木井村被一分为二了。手拿药方、羽扇的是“万年春”,他是开药方的;手摇虎撑铃的是“药包”,他是串街卖药的  齐易摄
7.今天高跷会表演中年龄最小的踩跷者,是2016年出生的张梓陌  于帅玲摄
8.高跷会的“唱曲”。唱《渔女曲》时饰演渔女者唱不下来,走上来一位女孩帮唱  田薇摄
9.秧歌会的表演开始了  齐易摄

10.木井村的秧歌会表演的是一套与农耕生活相关的传统秧歌,这个动作是在“点种”  齐易摄

最先开始表演的是高跷会。木井村的高跷表演是早年从本县大赤土村请师傅学来的,所扮演的是《水浒传》里“三打祝家庄”的十二个角色,每个角色均由双人扮演。但今天由于有十多人因在外打工无法返回,有的角色仅由一个人扮演。

在村小学的操场上,随着走在前面的陀头用响棒敲响信号,老窦、俊公子、丑公子、俊作、丑作、寡妇、送饭的、渔翁、渔女、樵夫等角色陆续踩跷入场。“作子”是对高跷会年轻女性角色的称呼,在木井村作子一角又从化妆和表演上分为了俊作和丑作。俊作的步法有大八步、小八步、小拧步、小碎步等,表演上前仰后合,俗称“风摆荷叶”。丑作则多表现出轻浮之态;在其他高跷会常常出现的“药先生”这一角色,在木井村被一分为二了。手拿药方、羽扇的是“万年春”,他是开药方的,动作主要是揉肩膀、推药方;“药包”手上的虎撑铃声音清脆,他是串街卖药的,主要表演动作是晃动虎撑铃,步法有绕脚步、邋遢步等。同一种地方文化,在不同的村落往往会有不同样态的变体,呈现出某种差异性。

在一段技艺的表演之后,高跷会开始了“唱曲”。他们演唱的第一首曲目是本由渔女来主唱的“渔女曲”,名称为《绣九州》。但渔女的饰演者唱了几句唱不下去了,这时从场外走来了一个拿着小本子的女孩,照着上面记录的唱词来帮助她演唱。唱词内容是表现各地特有景致与出产的,如沧州狮子、赵州桥、祁州药材、苏州胭脂、易州烟叶等;随后大家又一领众和式地演唱了群曲《春翠萍》,这个曲目我们在涿州市考察时曾多次听到,唱词内容描写春日里的游春公子、学士、顽童、渔翁、樵夫、牧童等各种人物。前后两首曲目虽唱得都不甚连贯完整,但其唱词很雅,好似农耕年代的两幅世态民俗风景画。

接下来再次走圆场,然后是“跳板凳”和各种绝活的表演。其中俊公子、渔翁互动表演的“抢鱼”给人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公子要抢鱼,渔翁背过渔杆来躲避,并以撕髯表现其得意洋洋的神态。在表演中,渔翁常常用吹髯、甩髯等动作表现各种情绪。

11.木井村的秧歌会表演的是一套与农耕生活相关的传统秧歌,这个动作是在“收割”  齐易摄
12.秧歌会表演时的打击乐伴奏  齐易摄
13.小车会表演开始了,刘永利会长表演的拉车老婆非常出彩  齐易摄
14.小车会表演中,手拿大烟袋的媒婆与公子做互逗表演  齐易摄

15.小车会演唱民间叙事性小调《十二月》  齐易摄

高跷会表演最后的结束显得有些虎头蛇尾,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结束了,完全没有掀起一个高潮再正式结束的那种程式感。笔者看表演已经结束,就赶紧组织大家照合影。这个村的三个花会组织互不隶属,只好一个个地分别照合影。如果等三个花会都表演完了再一起照大合影,恐怕人都四散开来难以聚齐了。

接下来打击乐器演奏起喧闹的鼓乐,秧歌会的表演开始了。表演者们身穿彩衣腰束彩带,左手持彩带,右手持扇,迈着十字步出场,边表演边前行。木井村表演的是一套与农耕生活相关的传统秧歌,写意式地表现出刨坑、挑水、浇水、点种、埋坑、耙地、收割庄稼等一系列农耕劳动的动作与场景。表演时秧歌队伍呈二路纵队前行,每重复做完一种劳动的动作后,以“二龙出水”的队形迈着十字步向后返回表演始发点,再开始下一个模仿农耕劳动的动作。这种农耕劳动场景的艺术化再现,显然是典型的昔日农耕文化遗存。这样的传统秧歌表演,我们曾经在许多村落见到过,是冀中地区较为普遍的一种类型。

压轴表演的是小车会。小车会的主要角色有拉车老婆、坐车姑娘和推车老汉,小车的两侧还有两个媒婆、四个公子做陪衬。木井村的小车会表演,主要表现拉车老汉和推车老婆带着坐车姑娘去相亲,遇见媒婆和公子来说亲的情节。表演以哑剧互逗的形式展开,有公子与拉车老婆、媒婆的互动,媒婆拦截拉车老婆为公子求亲,拉车老婆教训推车老头,公子相互争坐车姑娘等表演。在表演中拉车老婆往往以比较大幅度的秧歌步和耸肩、甩烟袋等动作,表现出滑稽逗笑的样子。

木井村小车会的表演不是绕圆场转一圈然后唱一段这样周而复始,而是先做小车表演再做演唱。他们演唱的曲调为民间叙事性小调《十二月》,这是一首以十二个月令为序展开内容的民歌,其内容为或传说或真实的历史典故与人物。这些演唱者面对镜头往往显得非常紧张,或是忘记了唱词,或是断断续续,大家互相补充着演唱了其中前八个月令的唱词,再也唱不下去了,只好作罢。

16.(左起)齐易教授对小车会会长刘永利、秧歌会秧歌会会长王莉、高跷会会长闫凤合进行访谈  耿兆飞摄

17.闫凤合会长(左一)等人在配合吴艳辉老师撰写高跷会的表演视频解说词  齐易摄

18.考察团队与木井村高跷会的合影  耿兆飞摄
19.考察团队与木井村秧歌会的合影  耿兆飞摄

20.考察团队与木井村小车会的合影  耿兆飞摄

小车会表演完毕,拍摄了合影,正好是中午12点。安排好下午的访谈与表演视频解说词记录撰写的工作,大家到一个小饭店里去吃饭。

访谈于下午2:00左右在学校的一个教室内进行,本来这个项目的主研人吴艳辉老师应该参加访谈,但为了加快工作进度,她与田薇老师、于帅玲同学在另一个教室里正面对刚刚拷贝出来的表演视频,在表演者的帮助下梳理记录三个花会的表演说明与唱词。对高跷会会长闫凤合、小车会会长刘永利和秧歌会会长王莉进行的访谈,由笔者一个人来主持。这三位会长都是普通村民,出于对家乡文化的喜爱和服务会众的热心,分别操持起了各自组织的事务,遇到购置乐器、道具、化妆品等需要花销的时候,还要拿出自己的积蓄来支付。丛生于民间的这些艺术组织,正是由于这样一些人的无私奉献才得以维持下去,他们是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功臣。

做完访谈工作,刚刚记录完秧歌会表演说明的于帅玲同学说小车会的道具还没有拍,笔者又和小于一起在村民带领下到小车会会长刘永利家中进行拍摄。再次返回村小学时,吴艳辉、田薇两位老师对高跷会和小车会的表演说明已经记写完毕,大家将设备装车,告别村里人回到驻地时尚不算太晚,刚刚傍晚6:30左右

涞水县木井村花会表演视频之二——秧歌


木井村花会
考察、摄录、研究成果目录

考察者:齐 吴艳辉 于帅玲 韩卫华 耿兆飞 郭莫言  

考察时间:20231022

(一)视频

摄像、制作:齐易 韩卫华 耿兆飞 郭莫言  

1.表演

(1)高跷会表演

(2)秧歌会表演

(3)小车会表演

2.访谈

受访:闫凤合 刘永利  

采访:齐易     

(二)图片与说明文字

1.会社成员

(1)图片(76张)

摄影:于帅玲 田薇

(2)文字信息

录入:吴艳辉

2.乐器、道具

图片(29张)

摄影:田薇 于帅玲    

3.唱本

图片(18张)

摄影:于帅玲

4.工作花絮

(1)齐易摄工作照

(2)于帅玲摄工作照

(3)田薇摄工作照

(三)文字

1.考察手记

齐易

2.研究文章

吴艳

涞水县木井村花会表演视频之三——小车

“土地与歌”微信公众号已经刊载京津冀学者音乐类非遗考察团队第一期、第二期对高碑店市、雄县、安新县、容城县考察的工作手记、表演视频及成果目录,可以点击蓝色链接文字进入阅读。

第三期工作是对涿州市、涞水县和易县的考察。涿州市的考察,“田野寻风”微信公众号已经刊出了涿州市非遗普查华庄村吵子会东下庄村张家吹打南横岐村横岐调西韦坨村诗赋弦涿州市京东大鼓西河大鼓义和庄村河北梆子泗各庄村马家吹打班刁窝村子弟高跷会长安城村吵子会上庄村音乐会东韦坨村河北梆子上庄村旱船会南胡宁村竹马会常村河北梆子三城村十不闲霸王鞭与八大扇西茨村登云圣会长安城村秧歌会陶营村高跷会的考察手记,可以点击蓝色链接文字进入阅读。

涞水县的考察,“田野寻风”微信公众号已经刊出了南北高洛村四乐社北白堡村音乐会福山营村南乐会东赵各庄村音乐会张翠台村河北梆子东南租村十番会蔺家庄村南乐会三义村旱船会山南村霸王鞭城内村高跷会的考察手记,可以点击蓝色链接文字进入阅读

除刊登考察工作手记外,“田野寻风”微信公众号还会陆续刊登团队学者在考察基础上撰写的一系列学术研究文章。已经刊出《田野上的一万个瞬间》(张振涛)《高碑店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荣英涛)《官民互动,礼俗兼具——高碑店市义店村冰雹会祭礼仪式用乐的历史民族音乐学考察》(常江涛)《石辛庄村音乐会音乐民族志研究》(荣英涛)《官护民养——撞河村吵子会考察探析》(张月)《高碑店市前南里村吵子会的考察与研究》(夏侯玲玲)《高碑店市吵子会考察研究》(张月)《老树新枝——曲堤村武术-吵子会考察纪实》(张月)《丁家庄村十番会田野考察与研究》(夏侯玲玲)《高碑店市地方剧照“上四调”产生、传播之文化分析》(刘小梅)《撞河村上四调戏会考察研究》(节选,陈铭方》)《高碑店市的民间戏曲(上)》碑店市的民间戏曲(下)》(齐易 刘潇潇)《传统瑰宝,鼓曲佳音——高碑店市王亮先生的西河大鼓演唱》《高碑店市河头村高跷会的调查研究》(赵聪)《孤株村秧歌会考察报告》(刘诗洋)《雄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齐易)《雄县亚古城村音乐会调查研究》(徐文正)《雄县开口村音乐会考察与研究》(陈瑜《雄县赵岗村音乐会调查报告》(荣英涛)冀中笙管,雄州雅韵——杜庄村音乐会考察报告》(李涛《雄县十里铺村音乐会考察报告》(吴晓萍)《雄县韩庄村音乐会调查报告》(荣英涛)《雄县北大阳村音乐会考察与研究》(夏侯玲玲)《雄县葛各庄村音乐会考察报告》(吴晓萍)《高庄村音乐会实地调查报告》(林敬和)《雄县古庄头村音乐会调查研究》(王先艳)《邢村音乐会实地调查报告》(林敬和)《常庄村音乐会考察》(荣英涛)《雄县米黄庄村音乐会调查报告》(李欣)可以点击蓝色链接文字进入阅读。

田野寻风
京津冀学者音乐类非遗考察团队成果发布、学者研究文章刊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