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心声:求求别放假了!不放假八小时班制,放假二十四小时?

旅行   职场   2025-01-10 22:31   山西  
谁来关注"节日加班族"的困境?
春节假期,大多数人沉浸在阖家团圆的喜悦中时,许多基层干部却仍在为工作奔波。这个特殊的群体,承载着维护节日期间社会稳定运行的重任,却常常陷入"节日加班"的困境。
节日坚守,他们在经历什么?
28岁的社区工作者小王,已经连续3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他每年都要值守在社区,随时处理各类突发情况。
50多岁的村支书老张,大年三十还在挨家挨户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初一早上,他又赶到村口检查节日值班情况。
 ......
像小王、老张这样的基层干部还有很多。节日期间,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
24小时不间断值班,手机不离身
上门走访慰问,不落一户
组织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生活
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然而,他们的辛劳付出,却鲜少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
 "看得见的加班,看不见的付出"
调研数据显示,节日期间坚守一线的基层干部,平均每天加班8小时以上,甚至通宵达旦。但与之不成比例的,是他们微薄的加班待遇:
90%的受访者表示,节日加班没有加班工资
75%的受访者称,节后无法享受调休
60%的受访者坦言,加班期间自己承担伙食费
正如一位基层干部所言:"看得见的加班,看不见的付出,这就是我们的真实写照。"
困境背后,谁之过?
基层干部节日加班困境的背后,是一系列制度和观念问题:
绩效考核重结果轻过程。许多地方对基层干部的考评,过于强调"干得漂亮",忽视了"干得辛苦"。这导致基层干部不得不透支自己,去完成各项任务指标。
人员编制严重不足。受财政预算限制,基层干部数量难以满足节日期间大量而繁杂的工作需求,加班变成常态。
权益保障措施缺失。在加班补助、调休等方面,缺乏硬性规定。即便有规定,执行起来也常常打折扣。
"能者多劳"思想盛行。面对"特殊时期、特殊任务",一些地方简单地把加班当成对干部能力的考验,变相纵容和固化加班行为。
种种顽疾交织,让基层干部的节日加班问题难以得到根本缓解。
破解困局,各方齐发力
保障基层干部合法权益,营造良好工作环境,需要方方面面共同努力:
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将加班情况纳入考核体系,并与之匹配合理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
盘活和扩充基层人员编制。打破各类编制壁垒,统筹使用现有人员。适度增加财政投入,为基层配备充足的工作力量。
强化法治保障和监督执行。出台硬性规定,明确节日加班的补偿标准和调休安排。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破除"能者多劳"的思维定式,尊重干部的职业尊严。为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
唯有政策、投入、法治、导向多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破解基层干部节日加班的困局。

感谢您的关注!喜欢本篇文章的朋友还请点亮点赞+在看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

免责声明: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职场文化笔记
专注分享公务员体制内职场、人事、经验、感悟、故事,带你洞悉体制内规则,精进做人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