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年终总结成了最大的形式主义!

旅行   2025-01-16 22:28   山西  
临近年关,一个特殊的"总结季"如约而至。各地机关单位摩拳擦掌,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作总结。然而,在这场看似正经的"比拼"中,不少总结却走入了形式主义的歧途,让人不禁唏嘘。
表面文章的陷阱
本应是总结过往、规划未来的工作总结,在一些单位却成了各显神通的"秀场"。为了彰显政绩,他们不惜在总结上"动刀动枪":
有的玩数字游戏,数字随意变换,只求自己好看。
有的热衷提炼概括,把一般工作冠以各种头衔,粉饰太平。
有的擅长东拼西凑,把网上现成的内容拿来"借鉴",敷衍了事。
这些看似亮眼的总结,实则是用华丽的辞藻掩盖了内在的空洞
形式主义的危害
花了大量时间"包装"出的总结,看似体面,实则后患无穷
过度追求总结的"颜值",势必挤占本该用于谋划工作的时间和精力。
层层加码的报表填写,无疑加重了基层的负担。面对"蜂拥而至"的材料要求,不少干部疲于应付,苦不堪言。
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表述,更是给监督问责制造了障碍。借助总结来粉饰太平、掩盖问题,最终将给管理和决策带来隐患。
根治顽疾的良方
整治总结中的形式主义,关键在于改变官僚主义作风,树立正确政绩观。这就要求:
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杜绝"材料出政绩"的歪风,多到基层一线倾听民意、解决实际问题。
"四不两直"走进现场,比"闭门造车"更能还原真实的工作全貌。
考核机制应当突出实绩导向,以"平时"论英雄,而非仅看"考场"表现。对弄虚作假者,要敢于亮剑问责,形成有力震慑。
文风也需随之转变。与其花里胡哨、冠冕堂皇,不如实事求是、开门见山
文风应当"接地气",写群众关心的事,而不是领导爱听的话。
工作总结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干部作风的冷暖。唯有去浮夸、崇实干,才能写出群众满意的"答卷"。
让我们携手除"四风",以良好作风开创新局面!让扎实的成果,而不是花哨的文章,成为年终总结的底色

感谢您的关注!喜欢本篇文章的朋友还请点亮点赞+在看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

免责声明: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职场文化笔记
专注分享公务员体制内职场、人事、经验、感悟、故事,带你洞悉体制内规则,精进做人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