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基层治理面临诸多新情况新挑战。基层干部作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往往处于矛盾的焦点,身心备受考验。电视剧《县委大院》以艺术化的方式,展现了当下基层干部群像,引发广泛共鸣。笔者结合一线调研,谈谈基层干部都有哪些烦心事,盼引起各方关注与重视。基层工作头绪繁杂,经常是这个村的纠纷刚平息,那个社区的矛盾又出现。村里老人去世要操办后事,镇上换届选举要组织会议……点多面广事无巨细,一个个急事难事争先恐后找上门。基层干部曾自嘲"白天不懂夜的黑",但如今却是"5+2""白+黑"。翻开一位村支书的工作日志:周一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周二筹备专题组织生活会,周三参加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周四召集村民代表讨论惠农补贴事宜……周末还要兼顾村里各类事务。填表报数是基层常态。一到季度月末,各类总结汇报、表格材料扎堆。单是惠民政策一项,就涉及低保、助学、养老等十多项内容,摸排上报、公示公告、入户核查、资金发放等环节,一个不漏全得做。材料报表层层审核把关,来来回回几个来回,稍有差错就得全盘重来。一份材料背后,是基层干部的心血和汗水。曾有乡镇负责人吐槽:"在编材料、做PPT中虚度时光。上面要材料总是急,下面干工作总是忙。年底一算,做材料时间比服务群众还多。"基层干部时刻绷紧"廉洁"这根弦。村干部微信求助:"快过年了,亲戚朋友送礼咋办?推辞不掉啊!""村民办满月酒非让去,去了面子上过得去,可又怕被小题大做。"此外,勤政为民的底线也不敢触碰。互联网时代,干部群众共享一个"村子",工作生活都在"聚光灯"下,稍不留神就会被放大成"新闻"。老王不慎在朋友圈玩笑似的吐槽工作,被别有用心之人截图上传,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一次偶然的失误,毁了老王十几年的清誉。基层干部是抓落实的"排头兵",但一味考核问责,反而磨灭斗志。某村主任接到支援防火的紧急通知,匆忙中忘记请示汇报,事后领导批评:"考核要求哪一条你做到了?""守规矩"变成"不担当",谁还敢主动作为?"上面千把号子,下面一根针","层层加码、一票否决"现象禁而不止。某乡镇干部坦言,有时面对群众利益诉求想做点事,结果却被上级以"借力打力,以权谋私"为由免职查办,巨大的落差感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不如"少干事,不出事"。基层干部面临的焦虑,根源在体制机制层面,也受人性弱点影响。解决之道,一方面要继续简政放权,合理配置资源,为基层减负松绑;另一方面要用好考核"指挥棒",激励担当作为,让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脱颖而出。期待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基层干部能轻装上阵,书写无愧于时代的芳华。感谢您的关注!喜欢本篇文章的朋友还请点亮点赞+在看!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
免责声明: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