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也是贺岁迎祥的时刻。然而对于基层干部而言,这个本该轻松喜庆的节日,却充斥着无奈与疲惫。让人叫苦不迭的,首推各种"领导与代表包饺子团拜会"。它们披着联欢聚会的外衣,实则变相加重了基层的负担。从采购食材到现场包饺子,从清场布置到节目表演,处处少不了干部们的身影。一些"积极分子"更把它视为向领导表忠心的良机,大肆吹捧拍马,让人不堪其扰。紧随其后的,是铺天盖地的迎新春活动。经费充裕的单位请来专业团队,还有余力玩花样。可资金紧张的部门只能靠员工"自力更生",从编排节目到组织观众,事无巨细均亲力亲为。其中备受煎熬的,莫过于那些没有背景的年轻人。他们是活动的"万金油",上能策划节目,下能搬运道具,还免不了挨领导的数落。而最后观众寥寥,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付出与收获完全不成正比。这股歪风之所以屡禁不止,根源在于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泛滥。一些领导为了政绩,热衷搞"盆景式"的活动,企图用表面的热闹掩盖内在的空洞。而下属部门迫于压力,只能层层加码、尽善尽美,生怕出纰漏、遭责难。于是,愈演愈烈,甚至异化成了不良习气。振兴乡村、团结民众的初衷本无可厚非,但刻板僵化、大搞形式的做法必须休矣。与其搞那些华而不实的"盛宴",不如真心实意为群众办点实事。让"强制性"的活动少一些,让"自发性"的祝福多一些,让干群共度的佳节回归质朴,基层干部的辛劳付出,群众的由衷点赞,方是春节应有的模样。一年之计在于春,新的一年已拉开帷幕。期盼在服务群众的康庄大道上,领导干部们多一些接地气,少一些表面功夫;多一些真诚奉献,少一些道貌岸然。唯有如此,才能让基层度过一个祥和喜庆的春节,也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春节关乎民生,关乎发展,更关乎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让我们携手共进,以优良作风和扎实工作,着力把这个节日过出该有的意义,过出百姓的欢歌笑语。感谢您的关注!喜欢本篇文章的朋友还请点亮点赞+在看!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
免责声明: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