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24小时值班制度却仍在许多单位顽固地存在着,这一陈旧落后的制度正在逐步吞噬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曾几何时,在那个物资匮乏、通讯闭塞的大院时代,值班制度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时人们普遍没有手机,信息靠口耳相传。大家集中居住在单位大院或集体宿舍楼内,一个电话、一声吆喝,就能快速集结人员,传达信息。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值班制度有其独特的历史意义。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腾飞,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成为了每个人的标配,微信这样的即时通讯工具让信息传播更加高效和广泛。集中居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人们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安居乐业。守在一部固定电话旁的老式值班模式,早已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曾经行之有效的制度,固守不变就可能成为桎梏前行的绊脚石。很多单位仍然要求24小时值班,甚至连档案、老干部局这样的几线部门都要执行。值班人员不许呼叫转移,电话响三声不接就要通报批评,更没有任何调休补贴。这套僵化的规定成为了压在基层干部身上的一座大山。事实上,许多安排纯属形式主义作祟。在天网监控、舆情系统普及的今天,重大突发事件其实早已不再依赖值班电话的传递。反倒是领导们动辄来个突击检查,没接到就是渎职失责,让干部们如坐针毡。在许多部门内部,排值班表简直是一场恶斗。要照顾女同志的安全,兼顾外地干部的探亲,周旋郊区同事的出行……种种现实困难让排班如同一盘散沙。人手充足的单位勉强周转,人员稀缺的部门被切得七零八落,基本与休假无缘。官僚体制的惯性导致新增制度轻而易举,而废除旧制度却难于上青天。即便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大家也习惯于在旧制度上修修补补,而不是推倒重来。久而久之,陈规陋习如泥淖般越陷越深。殊不知,发展至今,24小时值班的意义早已荡然无存。固守一成不变,只会让干部们疲于奔命,失去创新创造的动力;只盯着制度本身,不去审视其合理性,最终将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让干部从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才能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我们呼吁,与时俱进地审视和革新那些不合时宜的旧制度。取消非必要的24小时值班,为广大干部的工作热情正名,让他们的才华在岗位上绽放光芒。唯有如此,我们的事业才能蒸蒸日上,基层工作的活力才能充分迸发。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静水流深、因循守旧只会让我们越走越慢。撸起袖子加油干,需要的是思想解放和与时俱进。让我们携手共进,砥砺前行,以奋斗者的姿态拥抱新时代,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绚丽篇章。
感谢您的关注!喜欢本篇文章的朋友还请点亮点赞+在看!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
免责声明: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