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济南冬天挤油油

文摘   2025-01-17 07:41   山东  

老舍先生在1931年写过一篇《济南的冬天》。他说,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响晴的,“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小时候,曾读过老舍这篇散文,不过那时却全然没有先生这种“暖和安适”的感受。过去,物质条件没有现在这般优越,到了冬天,教室里没有暖气,虽然同学们都“刷筒子”穿着棉袄棉裤,但双臂平放课桌挺胸静坐45分钟一节课,身上自然也就没有了热乎气儿。

冷,怎么办?跺跺脚,暖和一下。这时,老师那严厉的目光会盯上你的。好歹盼到下课,同学们一窝蜂拥出教室。找一处朝阳的墙壁拐角处,十几个孩子挨着墙依次挤在一起,有人招呼“挤油油儿了!”孩子们一起高喊:“挤呀,挤呀,挤油油儿!”同时,一起用力向一个方向挤去。中间的同学被挤出队列,急忙跑到队尾顺势继续挤下去。有些孩子爱搞恶作剧,正当大家挤得“如火如荼”时,他们一使眼色,几个人突然出列,后边的同学毫无防备,便一下子“诳”倒在地。大家就会爆出一阵大笑。十分钟的课间转眼就过去了,挤完油油儿的同学浑身暖烘烘的。

那时的冬天,小孩儿取暖斗乐的游戏很多。在街头巷尾,除了“挤油油儿”外,还有支架起一条腿的“磕拐”大战、一个背着另一个的“骑马打仗”、以头抵裆一人当“墙”的“砸毛驴儿”、伴唱着“女英雄刘胡兰”的“跳皮筋儿”、“一童舞索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轮中”的“跳绳儿”,还有以雪团作“手榴弹”的“打雪仗”,等等。这些游戏既活动了身体,又玩得周身暖烘烘的。那趣味是今日孩童体会不到的。

白天“挤油油儿”被“诳”倒在地,身上自然就沾满了雪水和泥污,回到家面临的自然是家长的一顿臭骂。更糟糕的是,老妈点灯熬油做的布棉鞋,整天踩在雪地泥水里,湿透了。明天还得穿呢,赶紧放在煤球炉子旁烤吧。躺在被窝里,心里却还在想,预报明天零下八度,课间还得去“挤油油儿”啊。“挤油油儿去啊!”这一喊声里面有多少刺激和乐趣呀!如今,“挤油油儿”在凄然和忙乱中消弭了踪迹。不过年少时的欢喜尖叫,还有那取暖斗乐带给我们的诱惑,依然是那么真切可感。

济南老街的冬天,就这样被孩子们“挤”得“没了风声”,“挤”得“响晴”,“挤”成了春天。


别说学堂
别说,非常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