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是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经典词句。该句写抗金战士们宴饮、阅兵的盛大场面。
句中“八百里”,不是指“广布八百里”的范围,以渲染驻地之广,而是用典,指代“牛”。据《晋书》记载:“王顗有牛名八百里驳,常莹其蹄角,王济与王顗赌射得胜,命左右探牛心作炙。”另有《世说新语·汰侈》“王君夫(顗)有牛,名八百里驳,常莹其蹄角。王武子(济)语君夫:‘我射不如卿,今指赌卿牛,以千万对之。’君夫既恃手快,且谓骏物无有杀理,便相然可,令武子先射。武子一起便破的,却据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来!’须臾炙至,一脔便去。”苏轼《约公择饮,是日大风》有“要当啖公八百里,豪气一洗儒生酸”之句,“八百里”也是用典。辛弃疾的“八百里分麾下炙”,是说将烤熟的牛肉犒劳军旗下的兵士们享用。
“五十弦翻塞外声”,古代的瑟有五十根弦,李商隐诗有“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之句。辛词此句泛指合奏的各种乐器。是说各种乐器合奏出雄壮悲凉的、以边塞为题材的军乐。这两句词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八百里”对“五十弦”,“分麾下炙”对“翻塞外声”,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描绘出了一种豪迈、壮阔的军营生活场景。兵士们围坐在一起分享香飘四溢的烤牛肉,军中乐器奏响激昂壮阔的塞外金戈之音,展现出军队的士气高昂和战斗前的紧张氛围。一方面表达了词人对往昔军旅生活的怀念和向往,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渴望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