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照四十章:花伴——清照荷影,流年沉香

文摘   2024-12-24 05:37   山东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武陵春·春晚》)在岁月的长河中溯源而上,于大宋的烟水之湄,我遇见了李清照,亦邂逅了那田田的荷花,它们在时光里交织,晕染出一幅诗意的丹青。
    李清照生于书香世家,自幼便对荷花情有独钟。乡,有一片荷红柳绿掩映的湖面,每逢夏日,荷花盛开,她便在池边嬉戏玩耍,那初绽的荷花如同她纯真的童年和少年,不染纤尘。“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那是怎样一段无忧的年少时光涣涣湖水,沉沉落日,隐隐溪亭,藕花摇曳,清香四溢,一叶扁舟在荷花丛中悠悠穿行,李清照轻轻的摇桨声惊起一滩鸥鹭,也惊起了岁月深处最美好的回忆。彼时的李清照,宛如一朵初绽的荷,在青春的湖面上亭亭而立,明媚而娇艳,不识愁滋味,满心沉醉于这自然的馈赠与生活的悠然。 

    后来,李清照遇见了赵明诚,情窦初开的她,眼中的荷花也似染上了爱情的甜蜜。两人常于荷花盛开之际,携手漫步湖畔,赏荷吟诗,互诉衷肠。然而好景不长,婚后赵明诚外出求学为官,离别之让李清照饱尝相思之苦“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荷花已残,香气渐消,竹席生凉,这一抹浓浓秋意,恰似她心底悄然涌起的情思与惆怅。她在荷香中等待,在舟楫上守望,盼云中锦书来,念着远方的爱人,相思无尽处。那残荷之影,倒映着她的寂寞与深情,见证了爱情的甜蜜与苦涩,在岁月里沉淀为婉约的诗行

靖康之变后,国破家亡,李清照随波逐流,辗转飘零。但她对荷花的喜爱未改,在流亡途中,每遇荷塘,她总会久久凝视,荷花她而言,已成为心灵的慰藉。“莲子已成荷叶老”(《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曾经的清新婉约被悲戚与沧桑取代。家国之殇,身世之叹,如重重阴霾笼罩,可她依旧如那历经风雨却坚韧不倒的残荷,在泥淖中坚守着内心的高洁与尊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乌江》),这是她掷地有声的呐喊,是她在乱世中绽放的生命最强音,其风骨不让须眉,其气节可比松柏,那已然枯萎的荷枝,也似在为这不屈的灵魂助威。

李清照的一生,是与荷相伴的一生。从藕花深处的烂漫,到红藕香残的幽怨,再到莲子荷叶的迟暮,荷花见证了她的欢笑泪水、爱恨情仇,她也赋予了荷花灵动的诗意与深沉的灵魂。在她的诗词里,荷花不仅是自然之花,更是情感之花、生命之花,绽放在历史的书页中,永不凋零,散发着悠悠的清香,让后世之人在那一字一句间,领略她的才情、她的人生,沉醉于那如荷般清雅、高洁、坚韧且多情的精神世界,岁岁年年,为其折服,为其神往。


别说学堂
别说,非常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