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从“郎君”到“老公”,中国丈夫称谓“堕落史”
文摘
2024-10-28 06:03
浙江
中国几千年来夫妻之间的称呼变化着实不少,其中变化最大和最悲哀的莫过于丈夫的称谓。
称谓的变化似乎证明了一个无情的事实——中国男人们的历史地位下降了。
良人
最早时妻子称呼自己的丈夫“良人”。
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古代丈夫们光辉高大的形象,古诗里就有“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
“良人”一词显示不出男女性别,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良人”;丈夫称自己的妻子亦为“良人”。
从这儿可以看出当时男女地位大抵还是比较平等的,
但这种不加区别也给夫妻间称呼带来很多不便。
郎
后来,根据“说文解字”,在“良”字音义上加以区别;在“良”右边加“阝”,变成“郎”;在“良”左边加“女”,衍成“娘”。
“郎”就代表丈夫,李白有“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义山诗有“
刘郎已恨蓬山远,又隔蓬山一万丛”
,花间词中有“
问郎花好侬颜好”
。
郎君
古人认为单音节词似乎太甜腻了,当时大约除了个别人如
郑袖
、钩弋之流,众多良家妇女们在人前还是羞于叫出口。
于是她们就在前头或尾后加一个字变
双音词
,即“郎”字后面加一个“君”字;
在“娘”字后面加一个“子”字,成了表示亲昵的“郎君”,“娘子”。
(注:起先,“娘子”一词仅用青春妙龄的少女。大约到了唐代就成了妻子的称呼。)
妻子称丈夫为“郎君”,是对丈夫的雅称;丈夫称妻子为“娘子”,是对妻子的爱称。
官人
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
在夫妻间的称呼上,由于当时的宫庭中出现了“官家”一词,平民百姓中,于是有了“官人”这一称谓。
有的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官人”。
至今,民间仍对新婚夫妻戏称为“新郎官”、“新娘子”。
从这个称呼也可看出随着宋代理学的兴盛,男人的家庭地位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啊。官人,管人嘛。
外子
在宋代,妻子也有称自己的丈夫 “外人”的,再文雅点的就叫称做“外子”,丈夫则除了称自己的妻子为“娘子”外,还称“内人”。
在别人面前,对妻子的谦称还有“贱内”;这都是那时的小资和伪小资们最喜欢喜欢的叫法了。
潘金莲称西门庆一定是甜甜的一声“偶官人”;但李清照称赵明诚则一定是“外子”。
相公
看过京剧,越剧,黄梅戏的话,你一定会对里面不时就有拉长了声音的一声娇呼“相--公--”,印象深刻。
由此可见这个称呼古时之流行。这比 “官人”又进了一步,已经不仅是“官”,而且是最高的官“相”了。
男人的家庭地位由此达到极盛。然而泰极否来,近代以来,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愈演愈烈。男人的地位也是每况愈下,从对丈夫的称呼中也可明显看出。
先生
近代以来,也称“丈夫”为先生。有本意,有引申意,也有通假意。有特指,也有泛指。
《辞海》“先生”目下载:“《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也引申为对年长有德业者的敬称’”。
有时,也泛用为对人的敬称。”
由此可见,这一称谓,除指某些特定身份,如丈夫等对象之外,是隐含着职业、年龄方面的因素的。
换言之,所谓先生,主要指有一定学识而又年庚较高的人。
用先生指代丈夫,文雅而又带有仰慕尊崇的意思。从中尤可见男性的尊严。至今在海外华人中和港台地区还在广泛使用。
爱人
“爱人” 这一称谓最早见于新文学作品之中。
上世纪20年代初郭沫若写的诗剧《湘累》中,
就有“
九嶷山的白云哟,有聚有消;洞庭湖的流水哟,有汐有潮。我的爱人哟,你什么时候回来哟。”
在小说中、情书中,更是多见。但那时没有被广泛地用于对妻子或丈夫的称呼。
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解放区一些受新文化运动熏陶的知识分子开始用“爱人”这一称谓。
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平等,不再使用如“屋里的”、“做饭的”等有歧视色彩的称谓;
而解放前在国统区使用的 “先生”、‘’太太”、“小姐”,又显出“资产阶级”的色彩。
于是“爱人”便被广泛地使用起来。
但是,海外华人拒绝使用“爱人”称谓。一位朋友说,他去英国留学,每当他说起自己的妻子时,使用国内的称呼“我爱人”,使得人家以为他在谈论“情人”。
因其直译lover就是“情人”的意思。
而且在日语中汉字“爱人”也是指“情人”。所以现在也用得少了,年轻人已很少再用这个词了。
老公
对于“老公”这个称呼,是目前最流行的叫法,但你或许不知,在古时
是称呼太监的。
宦官在古代,官名有寺人、黄门、貂珰之称;尊称有内官、内臣、中官、中贵;卑称则是阉宦、太监、阉人。而在民间的俗称,古代人叫
太监为老公。《枣林杂俎》中有记,李自成进北京后,有“打老公”一说。就是打太监。
如是看来“老公”一词,最早的身份,原是太监。不知“丈夫”若知道“老公”曾经是这个意思,会作如何感想?
— END 一
版式:黄伟
平阳县水头历史学会
回顾历史,挖掘北港乡土文化。欢迎关注平阳县水头历史学会公众平台。如果您喜欢本平台文章,不妨点个“在看”或“赞”,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北港文史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最新文章
大年初五│称“破五”
大年初四│一扔、二接、三吃、四忌的传统习俗
大年初三│小年朝
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
除夕│岁添暖意,人喜团圆
新年渐近,这些有关春节的冷知识你了解吗?
千年风情看顺溪
小年│到底是腊月二十三,还是二十四?
清代乡试两经魁│南湖黄步堂、坡南诸葛均生平略考
“雾乡”闹村,仙姑故里!
千余年来,大量闽民先后迁入平阳,尤其于明末清初,迁北港居多。
在清代,考中进士就能当官吗?
南雁荡山,开山之祖——愿齐
水头南湖走出的竹类专家——林维治
自宋代乾道至今,平阳北港遭受影响的台风、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记录
这些历史名作,唱遍中华五千年荣耀
《北港文史》与您一路前行、一路感恩│写在2024岁末
科举时代,举人如果没考上进士,还能做什么?
北港人文系列│千年凤巢、进士名村!
南宋时期,温州进士星罗棋布,簪缨迭出。
孟晓斌任平阳县委书记
票证年代,那一抹灰色的童年记忆!
顺溪│山高水远,宁和安详
1986年温州乐清“抬会”事件,涉及浙江省20多个县、镇
北港美食│腾蛟五香干
千年古横阳,历史上三次行政区划大变迁
古代巫蛊之术,“蛊”究竟是什么?
平阳北港民间传统岁时节俗
传统民俗│农历十一月初六水头庙会(物资交流会)
平阳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科进士
南雁山谷中的——岭街古市
霜叶初染,人间入冬│有关红叶的古人诗句送给你!
平阳北港民间丧葬习俗
平阳地名中的“谐音梗”
一首诗骂得十四万男儿无地自容
平阳北港民间传统婚嫁习俗
北港民间传统的乡风民俗,今已大部分废止或消失!
下元节│一个被遗忘,失去传承的中国节
旧社会的“花会”赌博
稻草铺床,七十年代的你睡过吗?
最是怀念八十年代的那一段岁月
看水头
中国历朝人口知多少?
平阳为何有这么多带“凤”字地名
刘伯温后裔,清代平阳诗人刘眉锡
古代平阳的台风往事
一本县志读懂平阳千年文化
节过霜降,要穿“秋裤”
从“郎君”到“老公”,中国丈夫称谓“堕落史”
“永嘉四灵”诗中的“不食姑”,是否就是南雁“朱仙姑”?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