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铺床,七十年代的你睡过吗?

文摘   2024-11-12 12:20   浙江  



       20世纪80年代之前,物质生活相对匮乏,在平阳西部的农村山区,稻草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稻草除了作为它用之外,其中之一便是用于铺床。每到稻收一过泛黄中还夹杂着泥土味道的稻草被一捆捆挑回家中。



       用稻草铺床,是个技术活。首先要选择干燥、鲜明、柔软的稻草。每当进入立冬,母亲都会把稻草放在太阳下暴晒几日,让每一根稻草都充分散发着淡淡好闻的干草香。然后在长条凳上使劲摔打,将其中的乱草和尘土处理干净,再将稻草整齐地铺在床板上。一般会铺得比较厚,因为地处浙南山区湿度比较高,稻草容易吸潮。刚铺好的床还是凹凸不平,十天半月睡过之后,稻草床垫像被驯服的野马,温良顺溜,不再有初铺时的草刺楞角。

       印象中以前的冬天特别冷,那年代更别说有暖气、电热毯之类,哪怕有一床像样的棉被就已经很奢侈了,故稻草便发挥了它神奇的保暖作用。当夜幕降临,人睡在稻草铺实的床上,是一种别样的体验,能感觉到稻草轻微的弹性。它不像现代床垫那样规整,但却有一种贴合身体的自然弧度,仿佛被温柔地拥抱着。稻草之间的缝隙,让空气能够自由流通,所以并不会觉得闷热。卷缩在稻草铺就的被窝里,听着窗外的风声,就像躲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世界中,很快便能酣然入梦,一觉到天明

       稻草铺床还有一个奇妙之处,那就是它会发出一种独特的声音。当你在夜间翻身时,稻草会沙沙作响,这声音在寂静的夜里,就像是大自然演奏的一首小夜曲。对于习惯了这种声音的人来说,它不是噪音,而是一种能让人带来安心感的韵律。有时候,甚至还能在稻草中找到一两颗遗漏的稻谷,小小的颗粒,像是意外的惊喜,让人在睡梦中能感受到收获的余韵。

      记忆中还有更让人惊讶的;那是在1983年冬天,随父母到山区帮外婆家挖蕉藕,呆上几天回来后,刚躺下感觉床有特殊的声响,掀开一看,竟然是老鼠在稻草铺里做窝,还生了一窝小老鼠。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居住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当年睡的稻草床现在已经远远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取代的是柔软舒适的床垫,让人享受着现代化家居设施所带来的便利但我还是深深迷恋当年用稻草铺床的感觉,那一股带着清香味道的稻草杆让人睡得舒坦、安恬。

      我不知道还有没有人会和我一样,如稻草铺床或与之类似的事物,因为这些曾经亲身经历过的记忆,是不可能也不应该轻易被抹去。它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折射出那个年代家乡农村的生活面貌,这是灵魂深处一抹永不褪色的温馨色彩。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段岁月的浸润,有了这些最为真实的过往,注定要在我们内心深处留置一块温润而柔软的地方,并永远保存着鲜活不朽的记忆。


—  END  一

   

编辑:黄伟


平阳县水头历史学会
回顾历史,挖掘北港乡土文化。欢迎关注平阳县水头历史学会公众平台。如果您喜欢本平台文章,不妨点个“在看”或“赞”,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北港文史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