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七山一水两分田”,山多地少的地貌造就了这里丰富的竹类资源。据乾隆《平阳县志》记载,当时的平阳县已有竹类17种。
南湖乡(今属水头镇)是平阳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地方之一,这里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江的富庶盆地,是著名的马蹄笋之乡,早在南宋时期湖西片(即南湖底)就有人在山边缓坡上栽种绿竹,并成一定规模,是南北港地区乡镇的马蹄笋供应地。
南湖乡(今属水头镇)
绿竹漫山的南湖,千年的耕读之风濡染了这一片沃野。近代,这里英才辈出,其中就包括一位世界竹类学术的权威——林维治。
林维治(1915-1995),平阳县南湖乡人。他曾到过世界二十多个国家考察竹类资源;他首创的竹类平插繁殖新法得到广泛推广和采用;他是英国皇家植物园成立三百周年纪念活动中,唯一受邀参加的亚洲地区学者;他卜居台湾和海外半世纪,始终心系桑梓,晚年一心想要回馈家乡。
林维治出生于1915年1月24日。他从小饱经沧桑,历尽磨难。他父母早逝,小学毕业后,兄姐又不幸相继亡故。在族亲的资助下,他才念完高小,后辍学在家。后来幸蒙堂兄维安教授照顾,见其天资聪颖,学业优异,遂将其接往南京,继续求学,这也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
1931年秋,林维治经族兄林刚推荐参加浙江建德林场的见习工作;1934年,他又到南京中央农业试验所工作。其间,在林刚的鼓励和指导下,自学金陵大学林科课程。1942年,他通过森林科高等考试,进入南京国立政治大学高等科。毕业后,他先后任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试验场森林组、贵州省农业改进所森林组。
抗战胜利后,林维治赴台,任台湾省营医疗物品公司药用植物农场奎宁总场场长兼技师。1951年,在马保之博士举荐下,他进入台湾省林业试验所,旋即升任六龟分所任技正兼分所长。从此,他开始从事竹分类及繁殖的研究,尤以新竹种的发现、命名、分类地位的确认,以及平插育苗繁殖研究,获得巨大成功。
台湾林业试验所六龟分所的巨竹
林维治一生致力于林业科学研究,尤其在竹类分类、引种、繁殖和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更是蜚声中外。
上世纪六十年代,林维治开辟台湾第一所“竹类种植园”,他又远赴驰名全球的英国伦敦皇家植物园专门从事竹分类的研究。他首创的竹类平插繁殖新法得到广泛推广和采用。
林维治到过世界二十多个国家考察竹类资源,并引进许多优良品种,其中马拉加西之巨竹,被蒋经国先生命名为“老浓巨竹”。1969年以后,他先后任马拉加西竹工队队长,哥伦比亚竹工团团长和哥斯达黎加竹工艺技术团团长,曾三度率竹工艺技术团到非洲和南美洲进行技术援外,为各国竹类资源培育和竹类工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而屡得各国总统召见和嘉勉。
1970年6月1日,英国伦敦爱丁堡皇家植物园成立三百周年纪念,林维治成为亚洲地区唯一受邀参加盛会的学者,一时享誉农林学界。是年,林维治还获得中华农学会学术奖。1973年开始,担任台湾林业试验所简任技正、研究员,大力引进外来巨竹和梨果竹,并栽培成功。
英国伦敦爱丁堡皇家植物园
林维治先后完成《台湾竹类植物分类之研究》《台湾竹类之新种》《泰国之竹》《竹花形态之研究》等重要著作,并有40余篇论文以中、英、法文分别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备受瞩目,奠定了他在国际竹类研究上的突出地位。1978年,他荣获明德基金会创作发明奖,并在“世界竹类专家”排名中名列第八。1980年,北京《参考消息》也曾专门报道了有关林维治的业绩。
林维治于1989年退休。他平生勤勉好学,科研之余还自学法语、西班牙语等。他不仅是公认的世界竹类学术权威,而且是学贯中西的大学者。
林维治的夫人为温州同乡同学吴梅英女士,二人于1950年10月10日完婚。吴夫人贤淑勤俭,知书达礼,相夫教子,为林维治一心从事科研工作解决后顾之忧。尤其是晚年,林维治健康欠佳,吴夫人尽心竭力,悉心入微照顾,诚属难能可贵。伉俪相濡以沫,可见一斑。
夫妻二人育有一子三女,由于幼承庭训,知所上进,子女个个是“学霸”,均学有所成,并任职于国内外,其女婿、媳妇也都是高学历的社会精英。
长女陆生,美国爱达荷大学企业管理硕士,任美国洛杉矶环保处电脑程式设计师;次女纳生,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生命科学博士,任“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儿子开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数学博士,任美国阿拉巴马大学数学系教授;三女旗生,美国加州阿苏莎大学企业管理硕士,任美国实胜股票投资公司股票经纪人。
长女婿张世清,美国加州波莫那工艺大学工程硕士,任职美国洛杉矶大都会自来水公司工程师;次女婿徐光辉,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生命科学博士,任台湾“国立”中兴大学教授兼遗传工程中心主任;媳妇张欣平,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商学硕士,任美国地中海船运公司会计师;三女婿张念原,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校区化工博士,任美国艾乐根制药公司资深研究员。
林维治雕像
卜居台湾和海外50年,林维治始终心系桑梓。因童年家贫的经历,让他格外关心家乡孩子的成长,其在弥留之际嘱咐儿女在家乡设立奖学基金以回馈。1998年,其女儿林纳生博士为完成父亲遗愿,捐资3万美元设立了“林维治奖学基金”,至今仍在乡里连续发放,资助众多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文源:雁山鳌水间)
— END 一
版式:安素
主管:平阳县水头历史学会
回顾历史,挖掘北港乡土文化。欢迎关注平阳县水头历史学会公众平台。如果您喜欢本平台文章,不妨点个“在看”或“赞”,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